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花生栽培技术》ppt课件.ppt

75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69290494
  • 上传时间:2019-01-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77MB
  • / 7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迁安职教中心 全小翀,花生栽培技术,,一.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花生的品种类型 1.栽培花生的植物学归属 一个染色体基数为10的异源四倍体种 花生属于豆科 蝶形花亚科 合萌族 柱花草亚族 花生属,,所有花生属植物的共同特征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花为黄色蝶形花,一体雄蕊,花萼下部伸长成花萼管1、时间:花生种子萌发要求的最低温度为12—15℃,已萌发的种子在0—1℃条件下6—24个小时就会有大部分种子受冻,所以播种要在土壤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以上时才可进行在允许的条件下适期早播可使花生生长期相对延长,开花早、侧枝多、根系发达,为高产创造条件露地栽培花生适宜播期是4月25—5月10日地膜花生可适当提前 2、播种量:一般小粒带皮的种子每亩25斤左右;大粒带皮种子每亩35斤左右二)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3、播种方法; 花生一般采用等距点播的方法,可人工扎眼点播也可刨埯点播,每埯两粒种子,覆土3—5厘米,严重干旱时应坐水种 4、密度 :大粒花生在肥地种植每亩保苗应在8000株左右,60厘米宽的垅穴距4寸;小粒花生肥地种植每亩保苗1.1—1.5万株,60厘米宽的垅穴距2—3寸三)根据花生植株的株型指数和主茎 与侧枝所成的角度分为3种株型:,①蔓生型:株型指数为2或2,侧枝几乎近地生长,与主茎约是90°角,仅前端直立向上生长,其长度不及葡萄部分的1/2,如龙生型品种。

      ②半蔓型:株型指数约为1.5左右,第一对侧枝近基部与主茎约成60℃,侧枝中上部向上直立生长,直立部分大于葡萄的部分,如普通型品种 ③直立型:株型指数为1.1—1.2,第一对侧枝与主茎形成的角度<45°如珍珠型、中间型等 直立型和半蔓型一般含称丛生型,,蔓生型花生,,半蔓型花生,直立型花生,,(四)栽培花生的亚种和类型,1.花生栽培种分类系统及其对应关系,,,2、荚果 形态,①荚果的形态、大小: 荚果的形状因品种而异,大体上有以七种: 普通形:具两室,果腰浅,果嘴不明显或不甚明显 果腰极浅,果嘴不明显——茧形; 果嘴明显,后室与前室形成一拐角——斧头形 葫芦形:具两室,果腰深其中有一类,果腰深, 果形稍细长,称蜂腰形 曲棍形:荚果在三室以上,各室间有束腰,果壳背部形成几个龙骨突起,先端一室稍向内弯曲,似拐棍,果嘴突出 串珠形:荚果多在三定以上,名室间束腰极浅,排列像串珠花生荚果的不同形状,,(五)花生生育的时期及其特点,1、种子萌发出苗期 :从播种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为种子萌发出苗期 特点:子叶半出土 清棵蹲苗 :这是花生最具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措施当花生出齐苗后,用手将幼苗根际的浮土扒出,使两片子叶外露。

      花生的主要结果部位是第一对侧枝和第二对侧枝的茎部,特别是第一对侧枝对产量的影响量大,清棵的目的主要是使第一对侧枝早点露出地面,从而生长健壮,提高产量根据调查清棵的花生比不清棵的花生增产15%左右 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水分: 花生播种需要的适墒是相对含水量为60—80% 温度: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7℃ 氧气:萌芽出苗期间,呼吸旺盛,需氧较多,,,清棵就是用小锄将花生幼苗周围的土扒出来,使埋在土中的两片子叶露出地面接受阳光直接照射的技术过程,要充分发挥清棵的增产作用,应掌握好清棵的时间、清棵深度及平窝时间这三个技术环节 (1)清棵时间 花生齐苗后立即清棵效果较好,过早,幼苗太嫩弱,扒出根际周围的土壤,削弱了植株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太晚,第一对侧枝长时间埋在土中或已经出土,失去了清棵作用试验证明,齐苗后20天再清棵,基本无增产效果 (2)清棵深度 扒土深度以2片子叶露出地面为宜,浅了,子叶露不出来,第一对侧枝的基部仍然埋在土中,起不到促使第一对侧枝健壮发育的作用,深了,往往会把子叶下面的根颈扒出来,造成幼苗倾斜倒伏,不利于培育壮苗,在沙地上,更应注意不能清得过深,以免被风吹倒或将根系掘起。

      (3)平窝时间 清棵20天左右,第一对侧枝已长出地面并发育健壮,结合第二次中耕平窝,效果较好2、苗期,从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为苗期 主要特点: 主要结果枝已经形成 有效花芽大量分化 根系和根瘤形成 营养生长为主,氮代谢旺盛 3、开花下针期,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简称花针期 特点: ①营养器官的生长仍处于指数增长期,还未达到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最盛期 ②叶片数迅速增加,叶面积迅速增长 ③根系在继续伸长,同时主侧根上大量有效根瘤形成,固氮能力不断增强 ④开花数通常可占总花量的50%~60%,形成的果针数可达总数的30%~50%4、结荚期,从幼果出现到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 特点 花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盛期 叶面积系数、群体光合强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花生荚果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决定荚果数量的时期5、饱果成熟期,特点 ①营养生长逐渐衰退,生殖生长为主 ②根系吸收下降,固氮逐渐停止 ③叶片逐渐变黄衰老脱落,叶面积迅速减少 ④果针数、总果数基本上不再增加,饱果数和果重则大量增加二、花生常见病害及防治,花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根茎腐病、叶斑病、锈病、青枯病、白绢病、病毒病等,(一)花生常见病害,,,,1、花生颈腐病,,花生茎腐病,症状 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花生茎腐病发生严重,发病面积80%左右,一般发病率在60%—70%,严重发病菌块高达80%—90%,有些重病植株已整株枯死 症状:茎腐病多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发病,成株发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第一对侧枝处初为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为黑褐色,并向四周扩展包围茎基部,引起黑褐色腐烂,使地上部萎缩枯死,潮湿时病部密生黑色小粒(分生孢子器)病株荚果腐烂,或种仁不饱满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的种子和抗病品种;轮作换茬,轻病地块可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2年,重病地块轮作3—4年,可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此外,做好田间开沟排水,勿用混有病残的土杂肥,增施磷钾肥料②药剂防治,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0.5%),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水50—60公斤冷浸种子100公斤,浸种24小时播种,防治效果显著;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间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上述药剂还可兼治花生叶斑病花生根腐病,,花生根腐病,症状:茎基部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该病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感病植株矮小,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干枯脱落,主根外皮变黑腐烂,直到整株死亡该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间传播 苗期田间积水,地温低或播种过早、过深,均易引发该病 防治方法:1、整地改土,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防涝排水,加强田间管理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全田喷雾2、花生叶斑病,,A黑斑病,,B褐斑病,,C混合叶斑病,,D网斑病,,花生叶斑病的危害:,症状: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1)轮作倒茬:花生叶斑病的寄主比较单一,只侵染花生,与其它作物轮作,使病菌得不到适宜的寄主,可减少为害,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轮作周期2年以上 (2)减少病源:花生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叶,使用有病株沤制的粪肥时,要使其充分腐熟后再用,以减少病源 (3)选用耐病品种:虽然目前生产上还没有高抗叶斑病的品种,但品种间的耐病性差异较大,一般叶片厚,叶色深的品种较抗病,在河南重病区宜选用豫花1号、海花1号、豫花4 号和豫花7号等耐病性较强的品种。

      (4)加强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采取有效措施,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5)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当田间病叶率达到10%~15%时,应开始第一次喷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烩剂600倍~800倍液;或抗枯宁700倍液;或波美0.3度~0.5度的石硫合剂等以后每隔10天~15天喷药1次,连喷2次~3次,每次每亩喷药液50千克~75千克由于花生叶面光滑,喷药时可适当加入粘着剂,防治效果更佳抗枯宁对褐斑病效果较佳,代森锰锌对网斑病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多菌灵在叶斑病与锈病混发区,不宜使用3、花生锈病,,花生锈病,,花生锈病发病因素:,底叶最先开始发生,叶片产生黄色疱斑,小形,周围有很窄的黄色晕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沫,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 花生锈病是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普遍发生,为害较重的病害近年来,北方花生产区也有扩展蔓延的趋势花生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到后期病情严重时也为害叶柄、茎枝、果柄和果壳一般自花期开始为害,先从植株底部叶片发生,后逐渐向上扩展到顶叶,使叶色变黄。

      发病初期,首先叶片背面出现针尖大小的白斑,同时相应的叶片正面出现黄色小点,以后叶背面病斑变成淡黄色并逐渐扩大,呈黄褐色隆起,表皮破裂后,用手摸可粘满铁锈色末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黄枯干,全株枯死,远望和火烧状不仅严重降低产量,而且也影响品质花生锈病以风和雨水传染,一般夏季雨量多,相对湿度大,日照少,锈病往往比较严重 防治方法:除选用抗病品种外,要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做好防旱排涝工作,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田间病株率达到10%-20%时,可选用50%的胶体硫150倍液;或敌锈钠600倍-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1:2:200(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 000倍-5 000倍,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次-4次敌锈钠不宜连续使用,应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每次每亩喷药液60千克-75千克www.the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