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岳阳楼》课件29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29页楼杜甫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文本,感知形象;品读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文本,感知形象;品读炼炼 字艺术,体会杜诗严整章法;赏析气象宏伟诗境字艺术,体会杜诗严整章法;赏析气象宏伟诗境,感悟悲苦孤寂诗情感悟悲苦孤寂诗情思维发展和提升:探究诗歌意蕴,诵读融情理于思维发展和提升:探究诗歌意蕴,诵读融情理于 一体;学习情景交融手法,丰富联想想象,感受一体;学习情景交融手法,丰富联想想象,感受 诗人苦痛忧思诗人苦痛忧思审美鉴赏和创造:了解杜甫沉郁顿挫诗风,把握 意象特征,体味雄浑阔大意境文化传承和理解:激发灵文化传承和理解:激发灵性,陶冶情操,学习杜性,陶冶情操,学习杜 甫的忧国忧民情怀,甫的忧国忧民情怀,积极面对人生中的积极面对人生中的“苦难苦难”,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导入导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作者简介作者简介(1)(1)读书游历时期读书游历时期(3535岁以前,即岁以前,即712-745),712-745),涉世未深涉世未深从小好学,从小好学,2020岁开始漫游吴越,岁开始漫游吴越,后认识李白、高适和李后认识李白、高适和李白登高怀古,寻幽访胜,饮登高怀古,寻幽访胜,饮酒论诗。
此时写了望岳酒论诗此时写了望岳 画鹰 等2)(2)困守长安时期困守长安时期(35-44(35-44岁,即岁,即746-746-755),755),忧国忧民忧国忧民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此外还此外还有兵车行等有兵车行等3)为官及流亡时期(45-48岁,即756-759),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安史之乱爆发,杜甫被抓安史之乱爆发,杜甫被抓一年后逃出,到一年后逃出,到达肃宗行在陕西凤翔,授左拾遗不久达肃宗行在陕西凤翔,授左拾遗不久弃官携家弃官携家 前往秦州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前往秦州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三吏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写于此期4)(4)漂泊西南时期漂泊西南时期(49-59(49-59岁去世,即岁去世,即75759-9-770),770),诗风更沉郁诗风更沉郁成都依靠严武,有了草堂安身后严武逝世成都依靠严武,有了草堂安身后严武逝世,他又飘泊西南、湖湘,最后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他又飘泊西南、湖湘,最后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 一条破船上此时律诗很多,如登高一条破船上。
此时律诗很多,如登高、登登 岳阳楼岳阳楼 闻官军收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南河北、蜀相、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江村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门城墙之 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前望 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215 年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 清光绪六年清光绪六年(1880(1880年年)重建时的形制重建时的形制 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洞庭天下水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 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江南 三大名楼三大名楼”,是是“中国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十大历史文化 名楼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 天天 下第一楼下第一楼有人说本诗前两联都有人说本诗前两联都“悲悲喜交加喜交加”,”,请联系时请联系时代背景代背景 并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并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看 法。
法品读品读悟情悟情品叙事品叙事悟情悟情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首联所叙之事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首联所叙之事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昔闻昔闻”对对“今上今上”“昔闻昔闻”:”:慕名已久、向往之久慕名已久、向往之久今上今上”:”:夙愿得偿,幸事一件夙愿得偿,幸事一件手法:虚实交错,今昔对比手法:虚实交错,今昔对比首联首联表达了诗人往昔对岳阳楼的表达了诗人往昔对岳阳楼的向往向往与眼前登楼的与眼前登楼的喜悦喜悦之情昔昔”和和“今今”之间之间的空白,这是一段漫长的空白,这是一段漫长的的时间距离,这期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时间距离,这期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 变,人也在变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 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并 随着诗人一起登上了岳阳楼随着诗人一起登上了岳阳楼请大家从炼字角度分析诗歌颔联是如何展现洞庭湖的宏大气象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赏景赏景悟情悟情“坼坼”为为“分裂、裂开分裂、裂开”之义,体现之义,体现 一种力量感;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干层一种力量感;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干层,方圆数干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方圆数干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 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显示出洞庭 湖的磅礴气势湖的磅礴气势!“浮浮”为为“漂浮、浮漂浮、浮动动”之义,之义,体现体现 一种动态感一种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天 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 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一派雄 浑壮阔的图景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展现在读者眼前手法:想象、夸张想象、夸张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山河破碎的祖国,景色越美,诗人破碎的祖国,景色越美,诗人为无法保护此为无法保护此 等美景更加悲伤,等美景更加悲伤,国家战国家战乱不已乱不已、前途渺茫、前途渺茫,可谓可谓百感交集百感交集面对如此大好河山,洞庭湖面对如此大好河山,洞庭湖 水势浩瀚无边的宏伟景象水势浩瀚无边的宏伟景象,置身其境,置身其境,诗人的心灵受到诗人的心灵受到 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 得到愉悦得到愉悦品人物品人物悟情悟情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颈联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颈联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杜甫这首诗创作于杜甫5757岁岁时,距离他生命时,距离他生命的终点仅有的终点仅有2 2年时间,当时诗人的年时间,当时诗人的处境十分艰处境十分艰 难难他身体衰弱不堪他身体衰弱不堪患肺病及风痹症,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历三年(768)(768)冬,杜甫从公安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今湖北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岳阳楼,创作了这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岳阳楼,创作了这 首诗歌。
首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无无 一一 字字”:诗人漂泊西南数十载,与家中亲诗人漂泊西南数十载,与家中亲人失去 联系,十分孤独寂寞联系,十分孤独寂寞老病老病”:诗人时年诗人时年5757岁,身体一直衰弱不堪,而眼岁,身体一直衰弱不堪,而眼前又是如此的孤独无依孤舟孤舟”:”:只身漂泊,穷愁潦倒明末清初王夫之唐明末清初王夫之唐 诗评选诗评选“戎马关山戎马关山 北北”五字卓炼,请你五字卓炼,请你 谈谈你的看法谈谈你的看法戎马关山北戎马关山北“五字破空而五字破空而下,下,别开奇境,上应别开奇境,上应“吴楚吴楚“乾坤乾坤”之之 壮阔,下开涕泗横流之壮阔,下开涕泗横流之哀时,可谓哀时,可谓 天设地造之绝唱,天设地造之绝唱,顿时将个人的老顿时将个人的老 病哀伤之感提升到国运民生的关怀病哀伤之感提升到国运民生的关怀 上来,极大地突显诗人胸襟之高远、上来,极大地突显诗人胸襟之高远、博爱之无垠了。
博爱之无垠了正是这种孤舟老病而正是这种孤舟老病而不忘社稷民不忘社稷民 生的生的大爱深情与宏规远略大爱深情与宏规远略,赋予此诗,赋予此诗 以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与道德力量以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与道德力量这样的干古绝唱,必将光景长新,与这样的干古绝唱,必将光景长新,与 大地山河同其永久大地山河同其永久杜甫的眼泪为谁而流杜甫的眼泪为谁而流?感时花溅感时花溅泪泪,恨别鸟惊心,恨别鸟惊心,这泪是为这泪是为山河破碎山河破碎而流而流;丛菊两开他日丛菊两开他日泪泪,孤舟,孤舟一系故园心,这泪是为一系故园心,这泪是为故国故国经久难复而流;经久难复而流;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泪沾巾,这泪是为沾巾,这泪是为百姓百姓一贫如洗、哀哀无助而流;一贫如洗、哀哀无助而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泪满襟,这泪是为满襟,这泪是为壮志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流;难酬,报国无门而流;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涕泪满衣裳,这泪是为满衣裳,这泪是为君王君王平定叛军,中兴有望而流;平定叛军,中兴有望而流;颈联(转):想自身 老病孤舟(狭窄)无限辛酸尾联(合):念家国 戎马关山(宽阔)忧国忧民颌联(承):眼前景 浩瀚壮阔(空)博大胸襟 景首联(起):叙登临 昔 今(时间)人世沧桑 事小结小结情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雄伟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雄伟 壮阔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壮阔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身世凄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身世凄 凉的孤寂感伤之情以及报国无凉的孤寂感伤之情以及报国无 门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门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 民的情怀。
民的情怀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 心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襟 之悲壮,互为表里,故之悲壮,互为表里,故悲伤悲伤 沉郁风格特点风格特点沉郁:沉郁: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顿挫:顿挫:诗歌情感表达波澜起伏,反复低诗歌情感表达波澜起伏,反复低回迁移拓展迁移拓展对 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和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内容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李 白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留下 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15.下面是对两首诗歌内容与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诗颔联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上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B.李诗尾联想象楼高风急,凉风四起,虚写诗人醉后的感受,着笔仍然在写 楼高C.杜诗首联以“昔”字起句,写早闻洞庭盛名,然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之愿望既有初登之喜悦,又有今非昔比、世事沧桑的伤感,百感交集、思绪万 千D.杜诗颔联的妙处在“坼”“浮”两字,一“坼”一“浮”,以动写静,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16.有人说,李杜两位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