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客适航性和空中救护基础.ppt
65页第八章旅客适航性与空中救护基础 周毓瑾刘平 本章要点1 航空环境因素对机体的潜在影响 2 乘机前需进行适航性评价的对象 3 旅客适航性评价的原则与管理 4 体温的正常值 5 脉搏的正常值 6 机上意识障碍的快速检查程序 7 急救箱的使用指征 8 急救箱内医疗用品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9 应急医疗箱内药品或物品的使用指征 10 应急医疗箱内药品或物品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11 卫生防疫包的使用指征 12 卫生防疫包内物品性能及作用 13 机载应急医疗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 航空器安全 快捷 舒适 已成为现代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然而 飞行中存在各种航空环境因素 对伤病旅客是一种生理应激与生理负荷 具有潜在不良影响 甚至成为诱发疾病急性发作或加重病情的潜在危险因素 旅客一旦在空中突发疾病 因空中医疗资源有限 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据报道 英国民航旅客每年在飞行中突发医学事件死亡率约为1000人 106 加拿大3000人 106 美国为40000人 106 远高于地面救治死亡率 此外 航空运输在安全 技术和运行各方面要求严格 对旅客身体行为能力以及行李都有特殊的限制和要求 因此 基于对旅客身体健康 生命安全及飞行安全的考虑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航空公司对旅客实行适航性管理 机组人员是旅客适航管理的重要实施者之一 根据国内外法规 机长负有保护机上人员安全的职责和义务 对危及旅客自身或他人健康安全的旅客 机长有权劝阻或拒载 因此 了解旅客适航性相关知识极为必要 本节主要介绍航空环境因素对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旅客适航性评价原则和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有关旅客适航性管理法规 第一节旅客适航性 一 航空环境因素对机体的潜在影响 航空旅客在飞行中可能受到各种航空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低气压 飞机噪声 振动 颠簸 温湿度变化 空间狭小 强制体位以及繁杂登机程序 长时间飞行旅途劳顿和时差影响 这对伤病旅客具有潜在不良影响 存在诱发疾病急性发作或加重病情的潜在风险 1 低氧分压影响目前民航飞机巡航时的座舱高度为1525m 2438m 5000ft 8000ft 座舱内气体压力最低为560mmHg 74 7kPa 氧分压约为120mmHg 16 0kPa 相当于海平面水平氧分压160mmHg 21 3kPa 的75 在此低气压 低氧分压环境条件下 人体肺泡中氧气分压降低约32 动脉血氧分压从正常的95mmHg降低至53mmHg 64mmHg 血氧饱和度从海平面时的97 降低至85 91 祥见图8 1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的解离曲线 图8 1血氧饱和度解离曲线 大量研究证实 在航空低氧分压环境中 健康人体对轻度缺氧具有生理代偿能力和耐受性 几乎不受轻度缺氧因素的不良影响 但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贫血的患者 因疾病本身已经导致氧气摄入 运输和释放功能受损 机体处于组织缺氧状态 座舱缺氧环境势必加重组织缺氧程度 并存在加重病情或诱发疾病急性发作的潜在风险 2 低气压影响 飞机处于最大巡航高度时 座舱大气压力下降25 仅为海平面的75 在这种减压环境下 人体体内积存的气体将膨胀 体积比正常大气压时约增加30 由此可导致一系列气压性损伤和不良影响 尤其是近期进行外科手术 某些特殊检查或其他创伤的病人 可能因手术 创伤或检查时在体腔中积存有气体 此时乘机 在座舱低气压环境下 积存于体腔 如腹腔 胸腔 眼 中耳 中的气体将膨胀 从而导致不良影响 例如 由眼部穿透性创伤或眼部手术而进入眼内的气体可导致虹膜剥离脱落 补牙不完全的牙齿可引起剧烈牙痛 气胸能引起纵膈向胸膜健康侧位移 各种临床诊断检测 充气造影 可损害气体积存的器官 此外 大面积开放性创口在减压环境中存在大出血的可能性 3 其他因素影响 飞行中还存在各种环境因素 诸如飞机噪声 振动 颠簸 强制固定体位以及繁杂登机程序 机场安全检查 携带沉重行李 长时间飞行旅途劳顿和时差等影响 可能成为诱发疾病急性发作或加重病情的潜在危险因素 4 机上医疗资源有限 机上配备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极为有限 且缺乏地面充足的急救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的救治资源 旅客在空中突发疾病 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 二 乘机前需进行适航性评价的对象 存在下列情形的旅客 在乘机前需经过医学评价并持有 医学证明 方可办理乘机手续 1 近期患有严重疾病或病情不稳定 外伤 住院或外科手术以及乘机可能危及自身健康的旅客 2 不能自理或飞行中需使用特殊医疗设备和治疗的 如在飞行中需吸氧 注射治疗或需担架等 3 精神行为异常者 如精神病 酗酒 吸毒等旅客 4 妊娠晚期 妊娠36周以上 预产期在4周内 或有并发症超32周或有先兆流产临床表现和症状 活动性出血 的旅客 5 为转院治疗或跨地区求医而乘坐飞机的患者 6 患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旅客 根据国际通行做法 对于上述旅客 目前普遍实行医学告知制度和乘机医学证明制度 旅客预先填写医学信息表 并经承运人依据对飞行安全影响的评价 同意后经采取必要的措施方准予乘机 三 旅客适航性评价的原则与管理 世界各国和航空公司对旅客适航性管理的标准不同 把握的宽严尺度也各有差异 但遵循的原则基本一致 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旅客是否适航进行评估和管理 一 乘机对伤病乘客健康的影响 即从保障伤病旅客自身健康与安全的角度 评估飞行环境因素对其身体的潜在不良影响 确保伤病旅客避免因乘机导致的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在评估时 主要考虑低气压 缺氧及其他航空环境因素对伤病旅客的综合影响 一般而言 以下伤病旅客和状况 不仅限于 不宜乘机 易受低气压的影响而导致体腔内气体膨胀的疾病与生理状况 胸部疾病 胸部手术后13d内 气胸肺复张后6d内 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出血24h内 胃肠道手术或腹部大手术9d内 阑尾切除术后4d内 腹腔镜手术4d内 腹腔镜检查24h内 外伤 石膏固定24h内 航程小于2h 和48h内 航程大于2h 心脏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 5d内 耳 鼻和咽喉疾病 急性中耳炎和副鼻窦炎 咽鼓管功能严重障碍 中耳手术9d内 扁桃体摘除术后6d内 眼部伤病 眼球穿通伤6d内 内眼手术6d内 白内障手术和角膜激光手术24h内 水肺潜水 潜水后24h内 无并发症 出现减压症状 屈肢症 减压性眩晕 且未经治疗的患者9d内 易受缺氧影响而有诱发或使病情恶化风险的疾病 1 呼吸系统疾病 有症状的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 哮喘 肺纤维化 胸腔积液等疾病 近期病情加重恶化或地面供氧状态下PO2 55mmHg的患者 2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合并并发症4 6W内 无并发症7d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手术10d内 脑血管事件发作10d内 心血管造影术后24h内 严重心律失常 且药物难以控制 有严重症状瓣膜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 5d内 3 血液系统 非慢性病引起的血红蛋白 Hb 8 5g dl 4 中枢神经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发病2d内 脑卒中 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 CVA 病程4d内 癫痫发作24h内 颅脑手术9d内 5 新生儿 健康婴儿出生48h内 但建议7d后为宜 3 易受强制固定体位影响而有诱发或使病情恶化风险的疾病和身体状况 飞机座舱空间狭小 旅客处于长时间的固定体位 对有血管疾病的旅客具有潜在不良影响 甚至可诱发疾病急性发作 以下伤病患者不宜乘机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期 肺深静脉血栓发病4d内 不能耐受强制固定体位的状况 如患有脊椎疾病等 4 飞机条件不能满足有特殊医疗需求的旅客 许多患者身体状况不能中断治疗 在长途飞行或转机飞行中 需定时进行治疗 例如静脉注射 吸氧气或携带特殊医疗设备等 乘机前需进行适航性评价 此外 乘机旅行需要一定的体力和精神负荷 对于病情不稳定 病情较重或大病恢复期间的病人是否耐受乘机旅行所需的体力负荷和精神负荷也是适航性评估重要因素 必须指出的是 以上所述仅仅是旅客适航性评价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和标准 事实上 各种病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因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在评判某一病人是否适航时 还需依据医生对病情的准确诊断与建议 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判断 二 乘机对公共健康与安全的影响 即从乘机对公共健康与安全的角度评估是否会对其他旅客身体健康 安全和舒适性构成伤害 航空旅客因身体或行为能力等原因 对同机其他旅客的身体健康 安全和舒适性可能构成伤害 例如 传染病患者在国家规定的隔离期内乘机 同机旅客受到传染的风险增大 精神病急性发病期 如躁狂症 精神分裂症 药物性精神病 醉酒乘客 在乘机过程中可能危及其他旅客身体健康 安全 犯人等特殊旅客可能对其他乘客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三 乘机对航空安全的影响 即从航空安全的角度 评估旅客乘机是否危及飞机安全或影响正常飞行计划 航空运输在安全 技术和运行各方面要求严格 旅客身体状况 行为能力 携带特殊设备等可能危及飞机安全或影响正常飞行计划 在实际飞行中 因旅客突发疾病或出现异常情况 孕妇早产 导致飞机返航 该航线或延误飞机起飞时间的事件屡有发生 这对飞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对此 世界各国航空公司从飞行安全与运行技术角度 对航空旅客身体行为能力和携带医疗装置有特殊的限制和要求 国际通行惯例有 不允许旅客自带氧气 担架 轮椅等特殊设备 一般由航空公司专门提供 需携带氧气 担架 轮椅等特殊设备的旅客应提前告知航空公司 提出具体需求 严格限制携带电子医疗设备和使用外电源设备 特殊生理状态或身体状况 可能影响正常飞机计划 例如妊娠晚期或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 在飞行中可能提前生产或发生其他紧急状况 从而影响正常飞机计划 导致返航 转场 延误起飞 四 乘机对座舱安全的影响 即从座舱安全的角度 评估残疾 特殊生理状态和配带医疗装置旅客对飞机应急撤离与救护的影响 飞机运行中可能遇到各种紧急情况 如座舱失火 飞机冲出跑道等等 此时 机上旅客紧急撤离对降低事故损害程度 提高旅客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 从飞机应急撤离与救援角度考虑 有些国家按照国际通行惯例 根据航班座位数对飞机上伤残旅客比例有所限制 常规限制标准为 航班座位数51 100个时 载运无人陪伴 但需他人协助的残疾人数不得超过2名 航班座位数为101 200个时 不得超过4名 航班座位数为201 400个时 不得超过6名 含6名 航班座位数为400个以上时 不得超过8名 含8名 四 旅客适航性管理法规 国际民航组织 ICAO 在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 SARPs 中规定 航空承运人和机长有权力和责任劝阻或拒载威胁公共健康和安全的旅客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 建议航空公司建立旅客适航性管理程序和制度 对有健康问题 残障或配带医疗装置的旅客进行飞行前医学评价 实行医学证明和医学告知制度 世界各国从国家法律层面 对威胁公共健康和安全的旅客实行强制适航性管理 赋予航空公司和机长对可能危及机上旅客身体和生命安全的旅客有劝阻和拒载的权力 1996年中国民航局出台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 行李国内运输规则 CAR 271TR R1 第33条规定 无成人陪伴儿童 病残旅客 孕妇 盲人 聋人或犯人等特殊旅客 只有在符合承运人规定的条件下经承运人预先同意并在必要时做出安排后方予载运 传染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况可能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 承运人不予承运 第二节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 VitalSigns 是指反映机体生命活动的指征 临床上把体温 脉搏 呼吸和血压称做四大生命体征 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支柱 缺一不可 不论哪一项严重异常都是严重的 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表现 因此 如何判断生命体征是正常还是异常的 是我们每个空中乘务员作为 第一目击者 进行施救时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一 体温 体温 Temperature T 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 它是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 同时又是机体功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人体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中 通过对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的调节来保持体内温度的相对稳定 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临床上导致体温变化的疾病主要是各种感染性疾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等 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