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尖子生】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培优竞赛题(三) 1-4单元(原卷版).docx
9页名校尖子生】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培优竞赛题(三) 1-4单元一、选择题1.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化学发展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古代,陶器、纸、火药等的使用,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D.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物质燃烧的本质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石与稀盐酸 B.点燃蜡烛熄灭的白烟 C.肥皂遇到硬水起浮渣 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3.在H2、H2O、H2O2、H2S四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相同的( ) A.氢元素 B.氢分子 C.氢原子 D.氢气4.泾县湛岭钼矿中伴生稀有“超级金属”铼,现已探明铼储 11达30吨,实属罕见金属铼硬度大,熔点很高,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铼原子的质量是186.2B.铼元素的中子数是75C.伴生铼的钼矿属纯净物D.Re2O7和ReO4-中铼的化合价都是+7价5.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B.KClO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D.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6.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B.步骤①②主要是去除可溶性杂质C.步骤③④的作用完全相同D.x、y、z分别是明矾、活性炭、氯气7.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有几个( ) ①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②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⑤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⑦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A.2 个 B.3个 C.4 个 D.5个8.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C.“氮5”是一种化合物 D.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9.某物质经分析知道:它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B.这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这种物质属于化合物 D.这种物质不属于单质10.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H3、NO、NO2、NaNO3、NH4NO3,这六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11.2020 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研究表明喷洒过氧乙酸可有效灭杀病毒。
其结构式如图,有关过氧乙酸组成和结构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和酒精中所含有的元素的个数相同B.过氧乙酸分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40C.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D.过氧乙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12.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13.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同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D.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14.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MnO2中少量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D硬水软化过滤15.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O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 3 C.+4 D.+516.稀土元素又称“21世纪黄金”,广泛应用于电子、军事、石油化工等领域硝酸铈铵[(NH4)XCe(NO3)Y] (式中的X、Y为待定数值)是稀土元素铈(Ce)的化合物,已知硝酸铈铵中Ce的化合价为+4价,则由此可推知硝酸铈铵的正确化学式为( )A.(NH4)2Ce(NO3)2 B.(NH4)2Ce(NO3)3C.(NH4)2Ce(NO3)6 D.(NH4)6Ce(NO3)217.核电荷数为1~18的X、Y两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差的绝对值等于电子层数;Y元素比X元素的原子多2个最外层电子,则X与Y不可能形成的化合物是( )A.XY B.XY2 C.X2Y D.XY518.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19.在NO,NO2,N2O,N2O5,N2O4五种物质中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则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1:1 B.1:2:3:5:4 C.1:2:1:4:5 D.2:4:1:5:420.在由CO2和O2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 ) A.2:1 B.1:2 C.11:4 D.11:721.已知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原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 ) A.9:21:5 B.18:40:29 C.9:25:23 D.18:20:522.由氢氧化钠(NaOH)和过氧化钠(Na2O2)组成混合物,并检测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那么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6% B.57.5% C.58.4% D.无法计算23.由Na2SO4、Na2SO3、Na2S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质量分数为22% ,则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无法确定 B.23% C.45% D.32%24.为比较Fe3+和Cu2+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FeCl3溶液、CuSO4溶液中都含有阴阳离子和水分子),有关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②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③实验中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④滴加FeCl3或CuSO4溶液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则FeCl3或CuSO4是过氧化氢催化剂以上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二、综合题25.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
有关信息如下表:元素有关信息X可形成最轻的气体Y组成物质种类最多Z其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M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1)M元素的名称是 (2)写一个含有Y这种元素的化学式 (3)由X、Z两种元素且按原子个数比为2:1组成的化合物 (填化学式),写出由上述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 任意写一种) 26.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 (1)单质的是 ; (2)化合物的是 ; (3)纯净物的是 ; (4)混合物的是 ; (5)氧化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的字母). 27.(1)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锰酸钾、高锰酸钾,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7.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7、+5、+1、﹣1 等,由此推测钠元素、氧元素和+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 ,化学式为 (2)某种由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两种组分的个数之比为3:2,则670g混合物中Fe元素的质量是 g。
(3)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另一种氧化物可能是_________ A.SO2 B.Na2O C.CO2 D.MgO28.工业上生产电石(CaC2)并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xHy)流程如下:(查阅资料)①碳酸钙高温分解可得两种氧化物,且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②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碱石灰能吸收CO2和水③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不变问题讨论)(1)电石(CaC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C有毒,与B组成元素相同,但二者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3)D的水溶液可用于实验室检验气体B,D的化学式是 (4)(测定乙炔组成)资料:一个乙炔分子有四个原子构成将一定量的乙炔(CxHy)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如图的 (选填“甲”或“乙”)装置,并再缓缓通一段时间的N2,并记录实验数据于表中 装置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浓硫酸125.3g127.1g碱石灰78.2g87.0g(5)实验中“缓缓通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 。
(6)计算:乙炔中碳元素质量为 g,氢元素质量为 g,乙炔化学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29.(1)I.探究水的组成: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 L2)科学家们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电解时,水中可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收集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发生的反应为:H2+CuO →Δ Cu+H2O,装置中的碱石灰是一种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①装置A中玻璃管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