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每日文言一刻教师版61-64(去、劝、却、如).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d****y
  • 文档编号:97603782
  • 上传时间:2019-09-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9.0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每日文言一刻·第61课(教师版)1个实词(去)+特殊句式“判断句”+1个断句(孟尝君)一、 实词1.看视频,掌握“去” 去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上面是一个大小的“大”字,看起来像是一个人的正面,下面是一个“口”,表示“住处”,合起来就是人离开他的住处所以去的本义就是“离开”迫使离开,就是“去掉、去除”了;离开自然是要前往其它地方,到某地去,因此引申出“前往、到……去”的意思;离开住处前往某地, “距离”就产生了,因此“去”又引申出“距离”的意思;离开久了时间就过了,就成了过往,因而还引申出形容词“过去的”1)动词离开去掉、除掉前往、到……去(2)名词距离(3)形容词过去的去2.连连看,找对“去”连连看,给下面的实词“去”找到合适的意思1.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距离2.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 离开3.阿母问阿女:“汝可去应之《孔雀东南飞》) 去除4.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管仲列传》) 过去的5.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 前往3.听解析,铭记“去”二、特殊句式判断下面句子是否为判断句。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4.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5.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6.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解析: 1—√,2—√,3—╳, 4—╳, 5—√, 6—╳, 7—√, 三、断句请结合所学文言知识,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孟 尝 君 将 入 秦 宾 客 莫 欲 其 行 谏 不 听苏 代 谓 曰 今 旦 代 从 外 来 见 木 禺 人 与土 禺 人 相 与 语 木 禺 人 曰 天 雨 子 将 败矣 土 禺 人 曰 我 生 于 土 败 则 归 土 今 天雨 流 子 而 行 未 知 所 止 息 也 今 秦 虎 狼之 国 也 而 君 欲 往 如 有 不 得 还 君 得 无为 土 禺 人 所 笑 乎 孟 尝 君 乃 止 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答案与解析(老师出镜讲解,其他讲解均不出镜): 原文: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

      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木禺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译文: 孟尝君准备去秦国,而宾客都不赞成他出行,规劝他,他不听苏代对他说:“今天早上我从外面来,见到一个木偶人与一个土偶人正在交谈木偶人说:‘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了’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毁,也要归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冲着你跑,可不知把你冲到哪里去了’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执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来,您能不被土偶人嘲笑吗?”孟尝君听后才停止了出行的准备 每日文言一刻·第62课(教师版)1个实词(劝)+特殊句式“被动句”+1个断句(蹇叔)一、 实词1.看视频,掌握“劝” 劝是一个形声字,小篆字形的左边是一个“雚”字表声,右边的“力”表形,本义是“鼓励、勉励”的意思,利刃旁的字大多都含有“努力、力量”的意思,比如功劳的功,强劲的劲,勤劳的勤;鼓励他人努力上进、力争上游是一种 “劝说、劝告”,被鼓励的人受到鼓励之后勤勉努力,因而引申出“劝告、劝说、受到鼓励、勤勉”的意思。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饶人”,劝大家年少时努力拼搏追逐梦想,愿年老时都能幸福地回忆道“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动词鼓励、勉励劝告、劝说受到勉励、勤勉劝2.连连看,找对“劝”连连看,给下面的实词“迁”找到合适的意思1.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劝勉、勉励 (《逍遥游》)2.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屈原列传》) 勤勉3.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 劝告、劝说3.听解析,铭记“劝”二、特殊句式判断下面句子是否为被动句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4.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5.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7.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解析:1—√,2—√,3—√,4—√,5—√,6—√,7—√ 三、断句与翻译请结合所学文言知识,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并翻译划线的句子。

      蹇 叔 曰 劳 师 以 袭 远 非 所 闻 也 师 劳 力 竭 远 主 备 之 无 乃 不 可 乎 师 之 所 为 郑 必 知 之 勤 而 无 所 必 有 悖 心 且 行 千 里 其 谁 不 知 选自《蹇叔哭师》答案与解析(老师出镜讲解,其他讲解均不出镜): 原文: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译文:蹇叔说:“使军队辛勤劳苦地来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每日文言一刻·第63课(教师版)1个实词(却)+特殊句式“宾前句”+1个断句(子鱼)一、 实词1.看视频,掌握“却” “却”是个会意字,本来写作“卻”, 左边山谷的谷表示让人进退维谷的困境,左边是人屈膝跪地,表示“屈服退让”,合起来就是人在困境中妥协退让因此本义是“退”用于使动意义,就是“使……退”,“击退”的意思;“却”有时是为了消除麻烦,比如“却病延年”,有时是为了推却好意,比如“却之不恭”,因而“却”有“消除去掉、推却推脱”的意思。

      却之不恭,经常拒绝别人也是不礼貌的,所以偶尔也会“回头”接受,所以又引申出“回头”的意思除了以上这些实实在在的含义外,还虚化出“又、再”的意思,你可要好好记住哦!(1)动词击退消除、去掉推却、推脱回头(2)副词又、再却2.连连看,找对“却”连连看,给下面的实词“却”找到合适的意思1.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击退2.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退后 3.却之为不恭《孟子》) 又、再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 推却、推脱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去掉、消除3.听解析,铭记“却”二、特殊句式判断下面句子是否为宾前句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3.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解析: 1—√,2—√,1—√ 三、断句请结合所学文言知识,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并翻译划线的句子阻 而 鼓 之 不 亦 可 乎 犹 有 惧 焉 且 今 之 勍 者 皆 我 敌 也 虽 及 胡 耇 获 则 取 之 何 有 于 二 毛 明 耻 教 战 求 杀 敌 也 伤 未 及 死 如 何 勿 重 若 爱 重 伤 则 如 勿 伤 爱 其 二 毛 则 如 服 焉 选自左丘明《子鱼论战》答案与解析(老师出镜讲解,其他讲解均不出镜): 原文: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参考翻译: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每日文言一刻·第64课(教师版)1个实词(如)+特殊句式“定后句”+1个断句(子产)一、 实词1.看视频,掌握“如” “如”是会意字,左边是女,右边是口,指的是女子说话,古人发现女孩子说话更像大人,因此“如”的本义是“像”。

      要学得像自然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因此“如”引申出“按照、依照”的意思才能、品行像某人,才能“比得上、赶得上”他,因此引申出“比得上、赶得上”的意思;既然是像,说明还不是完全一样,所以还只是一种假想,因而引申出“如果、假如”的意思又因为是像,所以可用作描摹事物情态的词缀“……的样子”,形容词词缀还因为是像,所以一直在“去往、到”的路上,因此还有“到、往”的意思1)动词像按照、依照赶得上、比得上到、往(2)连词假如、如果(3)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2.连连看,找对“如”连连看,给下面的实词“如”找到合适的意思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像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去、到3.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的样子4.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高祖本纪》) 及、赶得上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按照6.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 假如、如果(《李将军列传》)3.听解析,铭记“如”二、特殊句式判断下面句子是否为定后句。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解析: 1—√, 2—√, 3—√,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考语文复习-边塞诗鉴赏课件(共36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题 课件(共33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的种类+课件(共32张PPT).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过 第10讲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统编版)-语言文字运用之鉴赏语句的表达效果 课件(共43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于小说的特征及命题+课件(共35张PPT).ppt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与复数第一讲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课件.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诗歌阅读+课件(共33张PPT).ppt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与复数第五讲复数课件.ppt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9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节 曲线与方程.pptx 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如何做好观点推断题课件(共31张PPT).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意象 课件(共39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作品阅读:如何快速准确把握高考小说文本+课件(共29张PPT).ppt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02讲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练)(解析版) 讲练测.doc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01讲 平面向量(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讲练测.doc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8章 立体几何 第4节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讲义.doc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20讲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课件(共35张PPT).ppt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03讲 直线、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练)(解析版) 讲练测.docx 考点7-1 平行垂直与动点(文理)-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10讲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课件(共20张PPT).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