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七章节茶园施肥幻灯片.ppt

185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90182884
  • 上传时间:2019-06-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04MB
  • / 18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节 茶园施肥,,一、营养元素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二、茶园土壤中主要养分的形态及对茶树养分吸收的影响 三、茶园施肥技术,一、营养元素与茶树生育的关系,●维持茶树正常发育的元素有: C、H、O、N、P、K、S、Mg、Ca、Mn、Fe、Zn、Mo、Cu、B、C l,,,,,,(一)三要素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1.氮素 (1)促进营养生长,提高茶叶产量 氮素充足:,,(2)促进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有利于绿茶品质 2.磷素 (1)促进茶苗生长和根糸分枝 (2)加强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3)提高茶叶多酚类、水浸出物和咖啡碱的含量,提高红茶品质 3.钾素 (1)提高茶树抗逆性 ( 2)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二)其它大量元素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1.钙 2.镁 (1)提高茶叶产量 (2)改善茶叶品质 ●与蛋白质、咖啡碱、儿茶素、香气成份的合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重要的品质元素 ●据报道:生产1000kg干毛茶,镁的吸收量达3.2~5.6kg 3.硫,(三)微量元素对茶树生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锌 ●促进茶树体内各种生理活动 ●提高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有利绿茶品质——“品质元素” 2.铜 3.铁 4.锰:茶树的含锰量可达1000mg/kg以上 5.硼,,6.钼 7.氯 (四)其它元素 1.铝 成熟叶:新梢:200~300mg/kg ;1000mg/kg以上;老叶:最高达20000mg/kg ——聚铝植物 ( 1)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 (2)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和运输 (3)对品质的影响 2.氟 二、茶园土壤中主要养分的形态及对茶树养分吸收的影响,三、茶园施肥技术,(一)茶园施肥原则 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2.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它元素相结合 3. 重视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4. 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 5. 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肥相结合 6. 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二)茶园主要肥料种类与特点,1.有机肥 2.无机肥料 氨态氮肥、硝态氮肥、酰氨态肥 3. 生物肥料,(三)茶园营养诊断与施肥量确定,1 . 营养诊断的意义及作用 (1) 营养诊断的基本概念 (2)内容 土壤营养诊断 植株营养诊断,,,,2、营养诊断技术 形态诊断(症状诊断及长相、长势诊断),①缺氮 生长减缓,新梢萌发轮次减少,叶小而薄→ 下部老叶由绿→黄→黄白色→开始脱落→上部新叶逐渐失绿转黄→顶芽枯死,侧芽不发→茶树矮小→开花结实增多→新梢生长停止→全株枯萎,,②缺磷 ●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吸收根提早木质化,逐步转变为红褐色 ●嫩叶暗红,叶柄叶脉呈现红色;老叶暗绿→无光泽→紫红色块状突起 ●花果少或无花果,植株十分矮小,③缺钾 生长减慢,嫩叶小而薄,呈淡黄色,叶脉、叶柄逐渐出现粉红色。

      老叶叶尖变黄→叶缘呈焦灼、干枯状,并向上或向下卷曲,下表皮有明显的焦斑→组织坏死→提早脱落;顶芽枯死,枝条灰色、枯枝增多 ④缺钙症 嫩叶皱缩卷曲,叶尖呈钩状或匙状,色焦黄,逐渐向叶基发展 中期顶芽开始枯死,叶上出现紫红色斑块,斑块中央为灰褐色,边缘呈棕红色,质脆易破裂 后期老叶出现黄白色花斑,茎细节短,根系有腐烂枯死现象,,⑤缺镁症 上部新叶绿色,下部老叶干燥粗糙,上表皮呈灰褐色,无光泽,有黑褐色或铁锈色突起斑块 中期老叶灰白或棕黄色,叶尖、叶缘开始坏死 后期幼叶失绿,老叶全部变灰白,出现严重的缺绿症有的老叶表面有点状锈色病斑;顶芽生长缓慢或停止 ⑥缺硫症 嫩叶先失绿黄化,叶脉失绿比叶肉严重,上表皮有时出现紫红色斑块后期下部老叶出现黄白色病斑,顶芽枯死;茎细节短,发黑腐烂2)土壤化学诊断 茶树缺氮的标准:土壤水解氮含量低于20mg/kg (3) 茶树化学诊断 ●方法: ●取样时间:新梢生长旺盛期 ●取样部位:春茶一芽二、三和成熟叶 缺氮的标准:幼嫩芽叶含氮量约为4.5%,老叶平均约为3.5%,成叶约为0.5% (4)酶学诊断,,3. 施肥量确定 养分丰缺指标法、肥料效应…… ◐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 ★土壤肥力水平 ★茶叶采收量 ★肥料利用率 (N:20~50% P:3~25% K:20~45%) ★每百斤干茶所需的养分数 (N:5kg P:1kg K:3kg) ★鲜叶产量占茶叶生物产量的比率 (分配到新梢的比率30%-40%),,◐以氮肥为例: ★肥料利用率以50%计 ★每生产100kg干茶需N5kg ★分配到新梢的比率以40%计 则每生产100kg干茶应给茶园补充纯氮25kg 按基肥1/3,追肥2/3分配,则全年追肥用量应为16.6kg ◐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经验:一般成龄茶园每生产100kg干茶,大约归还土壤12~15kg纯N,才能保证土壤氮素平衡 ◐追肥用量参考,,(四)茶园施肥时期与方法 1. 施肥的时期和方法 (1)底肥 (2)基肥 ◐基肥的作用 ★满足根系活动的需要,营养树体 ★改良土壤 ★为翌年春茶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助长越冬芽,,◐基肥用量 ★根据树龄、茶园生产能力、肥料种类而定 ★幼龄茶园:堆、厩肥500~1000kg/亩,或饼肥50~100 kg/亩, 过磷酸钙25-50 kg/亩,硫酸钾10~20 kg/亩 ★成龄茶园:堆、厩肥1500~2500kg/亩,或饼肥100~150 kg/亩,隔年或隔两年施过磷酸钙100-20 0kg/亩,硫酸钾15~25 kg/亩(参考用量),,◐施肥方法 ★条栽茶园:条施 ★丛栽茶园:按丛环施 ★幼龄茶园:按丛(苗)穴施 ★1~2年生茶苗:距根颈10~15cm处开宽约15 cm、深约10~15cm的施肥沟; ★3 ~4年生茶树:距根颈20~25cm处开深20~25cm的施肥沟 ★成年茶树:沿树冠垂直下位置(茶蓬滴水线处)开沟,沟深20~30cm。

      ◐施用时期:一般在10月前后,(3)追肥 ①追肥的时期和次数:一般全年进行三次 ★第一次追肥(催芽肥) 同位素示踪试验(在长江中下游茶区)表明: 3月下旬施入的春肥 春茶回收率为12.6% 夏茶回收率为24.3%,,根据物候期、品种发芽的早迟和早春的发芽情况来确定一般以在春梢处于鳞片至鱼叶初展时施下较宜 ★第二次追肥 春茶结束后或春梢生长基本停止时进行,一般在5月下旬前 ★第三次追肥 在夏茶结束后或夏梢生长基本停止时进行(7月中下旬),③追肥分配比例 按茶园类型和茶区具体情况而定 一年二次追肥:60:40或70:30 一年三次追肥:60:15:25或60:20:20 一年四次追肥:4:2:2:2 一年五次追肥:2.5 :1.5: 25 :2:1.5,,④追肥施用的位置 ★幼龄茶园: 在树冠外围沿10cm处开沟 ★ 成龄茶园:沿树冠垂直开沟 ◐施肥沟深度:视肥料种类而异 ★移动性小挥发性强的肥料:应深施,沟深10cm左右 ★易流失而不易挥发的肥料可浅施,沟深3~5cm左右,,2、三要素在茶园中的使用 (1)氮、磷、钾配施的增产提质效应 (2)氮、磷、钾的比例用量 ●根据生育时期、生产茶类、生产量等确定 幼年期 2:1:1 成年期:绿茶区:3~4:1:1 红茶区:4:2:1 乌龙茶区:2~3:1:1,(五)叶面追肥 1、优点和效应 ◐不受土壤对养分的固定、化合、淋溶等影响 ◐吸收快,效果好 ◐活化茶树体内酶体系,加强根系的吸收能力 ◐可与治虫、人工喷灌等结合,,2、根外追肥施用的浓度 3、茶园叶面追肥的注意事项 ①肥料溶液用量为50-100kg/亩 ②叶片正反面同时喷 ③喷施适期 ★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每季喷1-2次,在茶芽初展时喷施较好。

      ★氮素叶面肥:在新梢生育期隔10天左右喷一次 ★磷、钾素作叶面肥,与氮肥交替或混合喷④与农药配合施用时,应与化学性质相同的配合 ⑤叶面追肥不能代替根部施肥,,二、茶园间作,三、茶园地面覆盖 (一)生物覆盖 生物覆盖:利用生草(物)栽培,使园地全面长草或种草,并在它的生长期刈割数次,铺盖行间和作物根部 1、防治土壤冲刷 ●据日本4年试验(在25°坡地上): 土壤冲刷量:中耕区 100% 草区 48% 生草区 45%,,,,,,,●斯里兰卡研究: 土壤流失量:裸露行间为143t/hm2,生草区 为9.5-38.9t/hm2,降低了6.6%-27.2% ●据徐赛禄(1986)试验:减少水土流失量3.68倍,雨水径流量减少27.45%. 2、旱季降温,减少热害 3、增加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 徐赛禄试验(1986):在茶园 种三年爬地兰,与对照相比土壤中全氮增加0.04%;全磷增加0.05%,全钾增加0.83%,有机质增加0.64%,4、改善土壤结构,促使根系分布 ●据日本试验:土壤团粒结构中1mm以上的团粒,中耕区为100%,生草区为213%-218%。

      在0-60cm的土层中,中耕区细根量为14.55g,铺草区为21.91g,生草区为26.88g ●据徐赛禄(1986)试验:生物覆盖区土壤气相增加8.37%,微生物数量增加6.31—258%(表),,,5、增加产量 据徐赛禄(1986)试验:生物栽培第一年比对照增产15.17%,第二至四年平均增产31.91% 6、节省劳力 以标准中耕区为100%,生草区的为55%二)人工覆盖 1、铺草覆盖 (1)铺草的综合效应 ★保水保土,提高土壤水分含量 日本今西实(1971-1973)研究:铺草一般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3%-5%,同样坡度的土壤流失量,铺草茶园为裸地中耕茶园和1/20★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据日本今西实(1971-1973)研究: 全氮 有效态磷 土壤容重(40-60cm深处) 裸地区 0.93% 125mg/kg 22.5kg/m3 铺草区 1.20%-1.34% 185-450mg/kg 12.5-14.0kg/m3 (表) (图),★防除杂草,调节地温 据浙江余杭茶试场测定:铺草厚15-16cm,杂草重为6.8克/33.3cm2;裸露茶园为 12.8克 据汲长岁研究: 地表平均温度 10cm深处 夏季覆草茶园 26.9℃ 25.3℃ 对照园 33.1℃ 28.7℃ 冬季覆草茶园 4.9℃ 2.3 ℃ 对照园 2.4℃ 0.4℃,,,,,★促进茶树生长,提高产量品质 据研究:幼龄茶园连续铺草4-7年,茶叶产量又不铺草的提高1.5倍,对于成龄茶园,茶叶产量比不铺草的提高10-39%。

      汲长岁研究:覆草茶园亩产为161.3kg,未覆草茶园亩产为109.2kg/亩(4年平均);氨基酸由2.35%增加到3.21%,咖啡碱由1.29%增加到2.08% 根际铺草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表) (图),,,(2)铺草技术 ★草源:稻草、麦草、藁秆、多种间作物残茬和野草等 ★铺草标准 全园覆盖:15-45t/公顷; 局部覆盖:250-500kg/亩 厚度约为8-10cm ★铺草时间:根据所达到的目的而定 ★铺草方法 平地与梯式茶园:散铺,稍加土块压镇 坡地茶园:沿等高线横铺,并成复瓦状层层首尾搭盖 2、地膜覆盖,第六章结束,,,2、根外追肥施用的浓度 尿素0.5%~1% 硫酸铵1%~2% 过磷酸钙1%~2% 硫酸钾0.5%~1% 硫酸镁0.01%~0.05% 硫酸铜10~20ppm 硫酸锌0.1%~0.5% 钼酸钠0.1% 稀土元素100~300ppm,,一、营养的连续性 ● 对营养物质需求不间断 ●前期积累供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营养的阶段性 ●幼年期:形成树型骨架时期,需较多的磷、钾肥 ●青壮年期:吸肥能力强,需肥多,应增施氮肥以加强营养生长 ●衰老期:生机逐渐减退,吸收能力减弱,需肥量随之减少,,,三、营养的集中性 月份 养份吸收量 4~9月 65%~70% 10~3月 30%~35% ●春茶期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