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品课堂设计--薛万第.doc
6页课题:社会需要诚信 执教教师:薛万弟 通讯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上坝中学 邮编:735005 邮箱:xuewandi@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一、 课例名称:《社会需要诚信》二、 执教教师:甘肃酒泉肃州区上坝中学薛万弟三、 指导教师:四、 课型:活动性学习五、 年级:六年级(上)(未来出版社)六、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中年级“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从观点的外延“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这个广泛意义上认识对教育内容的深化和拓宽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将来才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适应时代的要求 课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讲明观点的 1、“诚实守信”的含义 2、诚实守信是美德,做人要以诚信为本 3、 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4、 要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本课共有两个栏目 栏目一“诚信的价值“:意在让学生首先回顾以往学过的关于诚实守信的内容,再联系一些自己的具体实例,将所学的内容作一概括,使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表现有一总体认识,由此引出本课所学内容------诚实守信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优良品质,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将一无所获。
栏目二“社会呼唤诚信”:意在让学生在联系正反两方面实际的同时,全面认识诚实守信的意义------诚信不仅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它也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二)教学理念: 1、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生动直观,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的资料如:如报刊上,电视中报道的实例利用诚实守信方面的正反实例教育学生使学生体会个人或企业诚实守信的好处以及不诚实守信的危害教师和学生尽可能形成双方的互动,使教学更有趣味性、针对性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2、课后,让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社会调查,了解有关的诚实守信和不诚实守信的实例,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从而提高对个人或企业诚实守信的好处以及不诚实守信的认识并通过总结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相关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知道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 2、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诚实守信 3、懂得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情感目标 1、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 2、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 行为目标 1、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
2、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 3、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四)板书设计: 为人之本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成功的保证------《七个背囊的故事》现代社会需要------ 企业、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第一课 社会需要诚信 传统美德 ------商鞅立木,取信于民 从小事做起------ 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做到……(五)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故事《立木为信》见课前准备中阅读材料) 你们佩服商鞅吗?你们觉得他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商鞅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他变法成功的关键) 小结:象商鞅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社会需要诚信》,从而使我们懂得:诚实守信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二、 学习新课 引出观点 1、 请同学们听一个真实的故事《五毛钱丢掉的信誉》 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一个人不诚实守信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的。
诚实守信是立人之本 对!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诚实待人,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请同学们读一读《商鞅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请同学们用自己知道的例子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 板书:为人之本 小结:看来一个人,只有能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 2、同学们阅读《七个背囊》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人丢掉了诚信,最终将一无所获讨论):一个诚信的人,他会得到什么?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他会失去什么? 3、请同学们看课文:某汽车公司为了保护公众的利益,召回汽车免费维修某制药公司为了消费者的利益而停止销售知名度高的药品 提问:以上的两个例子分别是关于售出商品召回和禁用的事例,对于厂家来说这样做的损失多大呀!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信誉,产品的质量,是赢得顾客信任的基本保障诚实守信也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你还能举出类似这样的例子吗? 4、学生活动:看书上的例子,它们属于什么行为?你有什么想法?(通过学生看书上的例子后,教师归纳: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让农民吃尽了苦头;假白酒使一些无辜的消费者因“甲醇中毒”而致残、致死;假药不能治病,反而产生副作用等等) 生活中你还看到、听到一些这样的事情吗?(学生讨论后归纳:“三鹿奶粉”事件,假冒伪劣产品…….)小结:以上这些事例都是不诚实守信的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行为。
在我们现代社会,对于小到一个人也好,大到一个企业也好,诚实守信是立足根本诚实守信既是做人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稳步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 板书:现代社会的需要 5、 小组活动,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市场;反之就会失去信誉,最终砸了自己的牌子"的事例 各小组汇报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追问:谁都知道应当诚实守信,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使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认识 6、 其实在我国历史上 ,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下边请听历史故事《诚实的晏殊》 小结:这个故事说明,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诚实守信作为一个人起码的道德品质 板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 联系实际 深化观点 1、 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方面的体会吗? (学生结合自己个人实际,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讲一讲对观点的体会 2、结合下列现象,进行辩论:现象一:期中考试时,有一道题数学题我不会做,我就抄了同桌的答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不抄别人的答案,虽然成绩一时不理想,但是一种诚实的表现成绩是可以改变的,人的品质最可贵;抄袭别人的答案,即使一时取得好成绩,也不光彩。
不仅不利于弥补学习上的漏洞,而且还养成了自欺欺人、不诚实的坏品质,最终害了自己 板书:从小时候要求自己诚实守信 现象二:星期下午五放学后,我和张天民约好明天去动物园,但妈妈要带我去看姥姥,我就没去动物园使学生懂得"讲信用要有原则"的道理学生由于年龄所限,看问题容易绝对化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讲信用一定要与诚实联系在一起 板书:在小事上要求自己诚实守信 现象三:因为要期中考试了,为了不使小明分心,我们没有把小明爷爷生病的消息告诉他,过后小明非常生气,好几天都不跟我们说话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事情往往是复杂的关心、体贴他人,灵活处事,善意的谎话,也是可以谅解的 小结:通过讨论大家都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在原则问题面前,必须以诚实为第一位同时不能与善意的谎言混为一谈 3、 夸一夸我们班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为同学们树立身边学习的榜样)四、运用观点 指导行为 1、 课后评议1 你喜欢和谁交朋友?你会对于晓飞或张天明说些什么? 2、 课后评议2 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陌生人”或邻居王叔叔,你会怎样做? 3、 学习这课后,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说一说真实的心里话,谈谈自己在这方面有什么真实的想法。
4、 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新的认识?五、总结全课 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是为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市场竞争信誉第一,无往不胜希望大家在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六、 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让大家一起来欣赏(例):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买卖讲信誉,售货路自通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以诚取信,以信取胜信是摇钱树,礼是聚宝盆信誉是种子,效益是果实做生意三件宝,人好货好信誉好言必行,行必果(六)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气氛活跃,紧扣主题,有条不紊通过这活动课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诚信”对于一个人乃至是一个社会的意义了解了全社会营造诚信氛围、构建信用机制的紧迫感和重要性并且树立了为诚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2、 新课程已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强调了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为思品课教师将面临更新的挑战课后探究活动 1.继续调查关于诚实守信方面的事例。
正反事例均可) 2.访问身边的人,请他们举例谈谈培养诚实守信品质的重要性 3.收集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古语、名言、警句等 4、收集靠信誉求生存的商家或企业的事迹,将给同学们听 5、学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是对某件事发表看法,也可概括地谈收获)附件:告家长书尊敬的 同学家长:您好!今天的《思品与社会》课上,我们学习了“社会需要诚信”这一课,通过学习本课,目的是让孩子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诚实守信,从小引导孩子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因此,老师希望家长以身作则,在诚信方面做孩子的表率同时,建议您指导孩子从小学会做人做事讲诚信,对不诚实、不诚信的行为进行校正,使自己的孩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健康成长 肃州区上坝中学六年级一班思品课教师:薛万弟 2009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