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9页2025 届届高高三上三上学期学期开学考开学考 物理试题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75 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 100 分分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1616 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小 C一定质量 0的水结成 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氢原子处于 n=4 能级上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 1.61eV 3.10eV 范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 4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 3 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C处于 n=3 能级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可见光光子而电离 D所发出的各种光子中最大频率约为最小频率的 15 倍 3如图中给出某一时刻 t的简谐波的图像和 x=1.0m 处的质元的振动图像,关于这列波的波速 v、传播方向和时刻 t可能是()Av=1.0m/s,t=0 Bv=1.0m/s,t=6s Ct=3s,波向 x 正方向传播 Dt=5s,波向 x正方向传播 4如图所示,左图为大型游乐设施跳楼机,右图为其结构简图跳楼机由静止从 a 自由下落到 b,再从 b 开始以恒力制动竖直下落到 c 停下已知跳楼机和游客的总质量为 m,ab高度差为 2h,bc高度差为 h,重力加速度为 g则()A从 a 到 b 与从 b 到 c 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2:1 B从 a到 b,跳楼机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与游客的重力大小相等 C从 a到 b,跳楼机和游客总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 gh D从 b 到 c,跳楼机受到制动力的大小等于 2mg 二、二、双双选题选题(共(共 4 4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2424 分,漏选得分,漏选得 3 3 分,多选、错选都不得分分,多选、错选都不得分)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可能变化 B气体温度每升高 1K 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C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6如图所示是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质点 1 在外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带动其余质点依次上下振动在4Tt=时,质点 1 到达最上方,质点 5 刚开始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 5 和质点 1 的振动频率相同 B在2Tt=时,质点 4 加速度方向向上 C从tT=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 11 的速度正在减小 D从tT=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 16 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7某同学记录教室内温度如下表 时刻 600 900 1200 1500 1800 温度 12 15 18 23 17 教室内气压可认为不变,则当天 1500 与 900 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温度升高,空气对教室墙壁单位面积的压力变大 B由于温度升高,教室内空气密度减小 C由于温度升高,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D教室内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一定增加 8如图所示,小车的上面是中突的两个对称的曲面组成,整个小车的质量为 m,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有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小球,质量也为 m,以水平速度 v 从左端滑上小车,恰好到达小车的最高点后,又从另一个曲面滑下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上曲面的竖直高度不会大于24vg B小球在滑上曲面的过程中,对小车压力的冲量大小是2mv C小球和小车作用前后,小车和小球的速度可能没有变化 D小球恰到达最高点后若从左侧曲面滑回,则掉落时小球一定做自由落体 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三、填空题(每空(每空 2 2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9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 100 km/h 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已知频率的超声波,结果该超声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比发出的低。
1)此现象属于_ A波的衍射 B波的干涉 C多普勒效应 D波的反射(2)若该路段限速 100 km/h,则该轿车_(填“超速”或“末超速”)10图示为半圆柱体玻璃砖的横截面,O 为圆心,一束由紫光和红光组成的复色光 a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以直径为分界线,在玻璃砖中分成两束光 b、c,则 c光的传播速度比 b 光的 (填“大”或“小”),b、c 两束光从射入玻璃砖至到达圆弧上的传播时间的关系为bt ct(填“”“”或“=”)1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pV图像中直线从 a状态缓慢的变化到b状态,此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变化情况是 (填“先增大后减小”、“始终不变”或“先减小后增大”);若 a 状态气体温度为1300KT=,则气体在b 状态的温度2T=K四、实验题四、实验题(每空(每空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2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所示,他用两折射面平行的玻璃砖进行实验1)为了提高准确度,1P与2P及3P与4P之间的距离应适当 (填“大些”或“小些”)2)若入射角1太大,则折射光线 (填“会”或“不会”)在平行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13 某问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小球 A 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 的遮光条,用悬线悬挂在 O 点,光电门固定在 O点正下方铁架台的托杆上,小球 B 放在竖直支撑杆上,杆下方悬挂一重锤,小球 A(包含遮光条)和 B 的质量用天平测出分别为Am、Bm,拉起小球 A 一定角度后释放,两小球碰撞前瞬间,遮光条刚好通过光电门,碰后小球 B 做平抛运动而落地,小球 A 反弹右摆一定角度,计时器的两次示数分别为1t、2t,测量 O点到球心的距离为 L,小球 B 离地面的高度为 h,小球 B平抛的水平位移为 x1)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小球 A 和小球 B 发生对心碰撞 B小球 A 的质量要大于小球 B 的质量 C应使小球 A 由静止释放(2)某次测量实验中,该同学测量数据如下:d=0.5cm,L=0.5m,h=0.45m,x=0.30m,10.0025st=,20.0050st=,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2,若小球 A(包含遮光条)与小球 B 的质量之比为AB:mm=,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根据数据可以得知小球 A 和小球 B 发生的碰撞是 碰撞(“弹性”或“非弹性”)五、解答题五、解答题(共(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3838 分分)14(8 分)如图甲所示的玻璃管上端开口,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密封住密闭气体,上管足够长,上、下管的横截面分别为213cmS=、226cmS=,封闭气体初始温度为 27,图乙为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过程中气体压强随体积变化的图线。
1)求封闭气体初始状态在管中的长度 L;(2)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高至多少可将所有水银全部压入细管内15(12 分)如图所示,平静湖面岸边的垂钓者,眼睛恰好位于岸边 P点正上方某一高度处,水面与 P 点等高,浮标 Q离 P点 S1=3m 远,鱼饵灯 M在浮标水面正前方 S2=1m 处的水下(即 QM间的水平距离 1m),垂钓者发现鱼饵灯刚好被浮标挡住,已知眼睛与浮标Q之间的距离等于鱼饵灯M与浮标Q之间的距离,且眼睛、P、Q、M 点在同一竖直面内求:(1)水的折射率;(2)若鱼饵灯缓慢竖直上浮,当它离水面多深时,鱼饵灯发出的光恰好无法从水面 PQ 间射出16(18 分)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形轨道 CD在竖直平面内,与水平轨道 AC 相切于 C点,水平轨道 AC 上有一弹簧,左端连接在固定的挡板上,弹簧自由端所在的 B 点与轨道最低点 C距离为 4R,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一个电荷量为 q 的小球(甲球)放在水平轨道的 C点;不带电的小球(乙球)压缩弹簧(不拴接),当弹簧的压缩量为 l时,释放乙球,乙球在 C 点与甲球正碰,粘在一起后恰好能通过光滑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D;若回到初始状态第二次由乙球压缩弹簧,释放后两小球在 C 点发生弹性正碰(碰撞过程无电荷转移),甲球经过 BCD后恰好落在 B 点,已知每个小球的质量均为 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电场强度的大小mgqE=。
1)求第一次压缩时,弹簧的弹性势能;(2)若弹簧压缩时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二次方成正比,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求弹簧第二次的压缩量龙岩一中龙岩一中 2025 届届高高三上三上学期学期开学考开学考物理试题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C处于 n=3 能级氢原子电离需要的能量最小为 1.51eV,而可见光光子能量最小为 1.61eV,所以处于 n=3 能级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可见光光子而电离,故 C 正确;D所发出的各种光子中最大频率的光子能量1410.85eV(13.6eV)12.75eVhEE=最小频率的光子能量2430.85eV(1.51eV)0.66eVhEE=所以1219Vv故选项 D 错误3【答案】D【详解】AB由图中读出该波的波长12m=周期12sT=则波速1m/svT=由振动图像可知 t=0和 t=6s 两个时刻,在 x=1.0m 处的质元都在平衡位置,与波动图像不符,故 AB 错误;C t=3s时,由振动图像知质元在最高点,而由波动图像可看出t时刻x=1.0m处的质元的位移为2cm,与波动图像不符,故 C 错误;D由振动图像可知当 t=5s 时,x=1.0m 处的质元的位移为 2cm,与波动图像相符,振动方向向下,由“逆向波形法”可判断知波向 x 正方向传播,故 D 正确。
4【答案】A【详解】A.由题意可知,跳楼机从 a 运动 b 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由21122hgt=可得,下落时间 142hhtgg=由222bvgh=可知,运动到 b的速度大小为42bvghgh=跳楼机从 b运动 c过程中做减速运动,同理可得2212hat=,22bvah=解得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ag=,时间为2htg=,故从 a 到 b与从 b 到 c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2:2:2:1hhttgg=故 A 正确;B.从 a到 b,跳楼机做自由落体运动,故跳楼机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为零,故 B 错误;C.从 a到 b,根据动量定理可得2GbImvm gh=则跳楼机和游客总重力的冲量大小为2m gh,故C 错误;D.从 b 到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Fmgmamg=解得跳楼机受到制动力的大小为3Fmg=,故 D 错误 5【答案】BC【详解】A 项: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CT=可知,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和体积都不变时,温度也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故 A 错误;B 项:该气体经过等容变化后温度升高 1K 与其经过等压过程后温度升高 1K 相比,气体的内能增加量U相等,而前者外界做功 W=0,而后者 W0 时,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可知,前者气体吸收的热量 Q=U,而后者 QU,故 B 正确;C 项:理想气体的内能仅仅与温度有关,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故 C 正确;D 项: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CT=可知,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断升高时,其压强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故 D 错误 6【答案】AD【详解】A质点 5 和质点 1 的振动频率相同,都等于振源的振动频率,A 正确;B在2Tt=时,质点 5 达到最高点,质点 4 运动到平衡位置上方,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向下,B 错误;C从tT=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 11 在平衡位置上方向下振动,速度正在增大,C 错误;D从tT=时,波恰好传播到质点 16,质点 16 在平衡位置处向上振动,则从 t=T 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 16 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加速度正在增大,D 正确。
7【答案】BC【详解】A气压不变,空气对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