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new4说课材料.ppt
35页第三章 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掌握:供应链体系的设计原则、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 及步骤 了解:供应链运作框架、供应链的体系结构模型第3章 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 第一节 供应链构建的体系框架 第二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原则 第三节 供应链构建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四节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第五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策略 第六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与优化方法2第一节 供应链构建的体系框架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架构模型 供应链环境下的运作组织与管理 供应链管理环境的物流管理 基于供应链的信息支持系统 3第二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原则 自顶向下的设计和自底而上相结合原则 简洁性原则 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应是精简、具有活力的能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 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 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的选择应遵循“强强”联合的原则 协调性原则 只有和谐而且协调的系统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能5第二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原则动态性(不确定性)原则 增加透明性,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预测的精度和时效性对降低不确定性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创新性原则 创新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没有创新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的管理模式战略性原则 供应链的建模应有战略性观点,通过战略的观点考虑减少不确定的影响6第三节 供应链构建的几个基本问题 供应链构建的系统观 供应链构建与物流系统 供应链构建与先进制造模式7供应链构建的系统观 供应链的整体性 系统整体不等于和组成元素之和,即非加和原则,112 供应链的相关性 供应链内的企业或部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了特定的关系 供应链的结构性和有序性 供应链的组成是按供需关系组成的结构 供应链的结构不是杂乱无章的,它呈现出有序的特性8供应链构建的系统观(续) 供应链的动态性 开放系统和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内部结构也可以随时间变化 供应链内部有三种形式的流在流动:物料流、信息流、资金流 供应链的目的性 供应链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企业增强参与企业的竞争力、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而建立的动态联盟 供应链的环境适应性 为了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特性,系统必须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9供应链构建与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是指原材料和零部件所经历的采购入厂存储投料加工制造装配包装运输分销零售等一系列物流过程的设计 设计结构合理的物流系统对于降低库存、减少成本、缩短提前期、实施JIT生产与供销、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都很重要 供应链构建设计 包括物流系统,信息和组织以及价值流和相应服务体系建设 要把供应链的整体思维观融入到供应链的构思和建设中 10供应链构建与先进制造模式 供应链构建既是从管理新思维的角度去改造企业,也是先进制造模式的客观要求和推动的结果 供应链的设计应使供应链管理成为适应先进制造模式发展的先进管理思想11第四节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供应链拓扑结构模型 供应链网模型12供应链拓扑结构模型 供应链的模型I:静态链状模型 如图3-2,产品从自然界到用户经历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三级传递,并在传递过程中完成产品加工、产品装配形成等转换过程图3-2 模型I:静态链状模型13供应链拓扑结构模型(续) 供应链的模型II:动态链状模型 供应链的方向:物流的方向一般都是从供应商流向制造商,再流向分销商。
在特殊情况下(如产品退货),产品在供应链上的流向与上述方向相反依照物流的方向来定义供应链的方向,以确定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顺序关系模型II中的箭头方向即表示供应链的物流方向 供应链的级:在模型II中,定义C为制造商时,可以相应地认为B为一级供应商,A为二级供应商,而且还可递归地定义三级供应商、四级供应商图3-3模型II:动态链状模型14供应链拓扑结构模型(续) 供应链的模型III: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更能说明现实世界中产品的复杂供应关系在理论上,网状模型可以涵盖世界上所有厂家,把所有厂家都看作是其上面的一个节点,并认为这些节点存在着联系 入点和出点、子网、虚拟企业图3-4模型III:网状模型15入点和出点A1A2BDEC图3-6包含出点和入点的厂家AEB2B1图3-7既是供应商又是分销商的厂家图3-5入点和出点子网ABDFEC1C2C4C3图3-7子网模型虚拟企业ABHIGECFD图3-8虚拟企业的网状模型供应链网模型 供应链网的结构特性 供应链网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特征 供应链网的结构表现为双向性(物流从供应商客户、资金流-供应链,信息流是双向的) 供应链网的结构呈多级性 供应链网的结构是动态的 供应链网具有跨地区的特性 19供应链网模型(续) 供应链网结构分析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加深理解供应链的内涵和外延 有助于企业制定恰当的供应链构建策略 能够区分不同行业的供应链网,为企业建立合适的供应链网提供参考 供应链网结构研究分析了不同行业供应链网管理的主要问题,有利于改进供应链管理 20第五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策略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思想与方法 在产品开发初期设计供应链21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产品类型:产品类型分为功能型产品和创新型产品创新型产品:高边际利润、不稳定需求的功能型产品:边际利润低、需求稳定的22需求特征功能性产品创新性产品产品寿命周期/年213边际贡 献(%)5202060产品多样性低(每一目录10到20个)高(每一目录上千)预测 的平均边际错误 率(%)1040100平均缺货率(%)121040季末降价率(%)0 1025按订单 生产的提前期6个月1年1天2周供应链设计与产品类型策略矩阵功能性产品 创新性产品有效性供应链匹配不匹配反应性供应链不匹配匹配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241:分析产品的市场竞争环境(产品需求)2:分析企业现状(现有供应链分析)3:提出供应链设计(分析必要性)4:建立供应链设计目标5:分析供应链的组成6:分析和评价的可能性7:设计和产生新的供应链8:检验新供应链9:完成供应链设计比较新旧供应链决策点工具和技术反馈反馈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思想与方法 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模式25代理1代理2代理3实体世界软体世界 两个世界三维集成模式 实体世界的人-人、组织-组织集成 软环境世界的信息集成(横向集成) 实体与软环境世界的人-机集成(纵向集成)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思想与方法(续) 动态建模基本思想26协调/控制精细化/集成业务流程重构多维系统分析理论支持 动态建模基本流程: 多维系统分析 业务流程重构 建模 精简/集成 协调/控制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思想与方法(续) 建模方法集成动态建模过程27需求特征目标模型优化模型执行模型确认模型环境分析系统诊断业务重组代理选择建模机制思想库(用中学)绩效评估基于商业规则建模法基于信息流建模法基于过程优化建模法基于案例分析建模法图3-17集成化动态建模过程在产品开发初期设计供应链 为供应链管理设计产品(DesigneForSupplyChainManagement)目的在于设计产品和工艺以使供应链相关的成本和业务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必须在产品开发设计的早期就开始同时考虑供应链的设计问题,以获得最大化的潜在利益28供应链设计的评价指标柔性稳定 协调简洁集成第六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供应链分析诊断技术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方法与工具 供应链设计的一般过程 供应链的重构与优化30供应链分析诊断技术 供应链不确定性分析 信息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对库存和服务水平的影响、提前期的不确定性 供应链性能定位分析 供应链综合性能指数=价值增值率用户满意度 供应链诊断方法 主要的诊断方法有定位分析法、AHP法 其他方法: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法、物元模型法 、熵模型法 31供应链构建的设计方法与工具 网络图形法 数学模型法 把供应链作为一个经济系统问题来描述,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其数学模型来描述其经济数量特征 计算机仿真分析法 实际供应链构建问题根据不同的仿真软件要求,先进行模型化,再按照方针软件的要求进行仿真运行,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CIMS-OSA框架法 4个建模视图:功能视图、信息视图、资源视图和组织视图32供应链设计的一般过程 螺旋循环设计模型 从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系统设计过程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供应链的设计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螺旋设计过程 组织元模型 供应链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的人、信息和组织的集成体 供应链建模或设计最为重要的就是组织元的确定 流程的合理性布置 任务协调与匹配 从供应链的整体进行合理配置,保持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综合平衡33供应链的重构与优化 供应链重构优化流程34重构优化目标变化矩阵重构优化策略跃进渐进式供应链诊断识别瓶颈识别潜力行动方案创新组织学习型组织生物化结构分形结构创新机制委托代理机制激励机制协商机制重构优化供应链评价重构优化效果运行或进入新一轮重构优化优化流程要点: 明确重构的目标 进行企业的诊断和重构策略的研究,根据企业诊断的结果来选择重构策略 变化矩阵是重构目标和现有供应链的转换过程 确立变化矩阵后可以实施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可以从创新组织和创新机制两方面进行本章完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