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分析(DOC 43页).docx
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课程作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分析姓名 行超 学号 04351147 班级 04工商管理 课程 企业战略管理 教师 王玉 日期 2006年1月2号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分析 目录一、四要素分析 3二、通讯业产业环境分析 4(一)现有企业竞争分析 4(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6(三)供应商分析 7(四)买方分析 9(五)替代产品分析 10三、中国移动企业远景分析 11四、中国移动企业使命分析 12六、中国移动内部环境分析 14七、SWOT综合分析 16(一)优势分析 19(二)劣势分析 20(三)机遇分析 21(四)威胁分析 21八、中国移动业务组合分析 22九、公司战略选择 23(一)集中战略 24(二)一体化战略 25(三)国际化战略 26十、差别化战略 26十一、人力资源战略 28(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81.员工队伍年轻 282.员工知识层次较高 283.人力资源供给充足 28(二)确立目的和使命 28(三) 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29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介:随着1998年国家对通信体制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先后经历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电信重组等过程,电信企业也因此从原来中国电信一家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垄断时代重组为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和中国移动共六大集团公司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竞争时代。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截至2006年11月底 ,中国移动与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84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漫游业务,并与128个国家和地区的117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国际短信共通达104个国家和地区的206家运营商,彩信通达19个国家和地区的27家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经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连续5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第224位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评选中,列中国企业500强综合榜第四位,列服务企业500强第二位上市公司成为连续三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 中国移动通信既是一个财务稳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赢利性公司,又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具有发展前景的持续成长性公司。
一、四要素分析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短信,IP和GPRS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提供多种增值业务,GSM移动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提供基本话音业务是中国移动的核心能力,他们不断将核心能力扩散运用到移动梦网,以及3G的发展中..中国移动利用其价格低和网络好占据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80%以上的份额,规模至少是联通的三倍以上,其全球通品牌更是囊括了中国用户中95%的高端用户 中国移动号段占据从139到134外加159有7个段位,而中国联通则只有可怜的3个段位通讯市场增长迅速,年增量达到6000万户,市场潜力巨大,网络稳定是移动的最大优势移动通信业务极具活力,新业务层出不穷,在由第二代移动通信(2G)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转移过程中,对中国移动运营商来说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机会二、通讯业产业环境分析(一)现有企业竞争分析目前来看,整个通讯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虽然固定网络已经很普及,但是移动网络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像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等企业已经将自己的发展方向瞄准了移动网络这个部分在市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一价值链上的竞争对手的数量增加,在共同的产业轰动规律性的支配下,各企业在获取资源的能力、为了争夺市场所能支配的资源量、可能采取的竞争方式、能够利用的产业协作体系,甚至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等方面都是相近的,由此,通讯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竞争强度增强。
另一方面,3G时代的带来,给固定网络运营商带来了进一步开展移动网络业务的希望发展3G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利用更新的技术来实现业务创新,不断利用固网的优势与移动业务的融合推出新的增值业务,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以提升其企业的竞争力3G技术的使用可促进移动新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出层出不穷的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通过3G技术不断开发新业务,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使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以价格战转取胜逐步转向以创造差异化取胜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原有固定网络运营商不断扩大移动业务,使得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移动运营商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总体来说,信息产业的同质化使通讯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强电信业是典型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产业,某些业务领域从技术角度看存在着自然垄断每个运营商都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络、铁塔、电缆、终端等等固定设施,因此,固定投资很大,在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的比重较大,投资所对应的盈亏平衡产量一般也较大,企业要求将较多的固定成本分摊在尽可能多的产出量上,使企业能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所以,在通讯这个领域当中,拥有规模经济效应是企业的优势,中国电信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成员单位包括遍布全国的31个省级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电信业务。
中国网通覆盖北方十省的电信业务中国移动、联通在全国各地都设有网点企业为收回投资而不断扩大产出量的行为也加剧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通讯行业从总体来分,有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附带横向的相关业务在行业发展初期,固定网络跟移动网络的界限很明确,产品差异程度也很明显,有不同的顾客群,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对特定产品的忠诚随着需求的多元化,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业务相互交融,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固定网络运营商向移动网络进军的行为也使产品趋于同质化虽然总体表现出同质化,但每个电信运营商都尽力创出新型业务,比如中国电信的号码百事通业务,中国联通的CDMA等业务另外,3G技术的使用也促进了移动新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出层出不穷的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通过3G技术不断开发新业务,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使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以价格战转取胜逐步转向以创造差异化取胜通讯行业的退出障碍和转移成本一般都较大从制度方面来看,政府或社会对企业的投资退出有所限制中国电信的重组就是为了消除垄断,鼓励竞争,维护通讯行业的良好发展企业的退出会有制度障碍的限制从经济障碍来看说,通讯业电信业是典型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产业,企业资产的专门性比较强,企业在转出投资时,不可能按具备产出能力的资产成功地收回附着于这些资产上的资源,因此转移成本相对较高。
在产业不断成熟以后,企业只有在原有资源和业务基础上不断有技术创新才能使该产业获得新生今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发布的公告显示,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前9月收入分别达到2126.9亿元、1272亿元和649.6亿元,三大电信运营商前三季度总收入高达4050亿元投资银行预计,中联通前3季的收入也有望接近600亿元 中移动前9月税前利润高达1211.9亿元人民币,利润率达到惊人的57%国内第二大运营商中国电信的税前利润则为654.7亿元中国移动财经报称,其业绩增长强劲的原因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电信市场的持续旺盛需求,包括农村低端用户的迅速增长,中移动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以上 网通和电信的财经报则显示,固网用户的增长已经陷于停滞状态网通和电信固定的用户增长几乎完全依靠小灵通业务不过,包括宽带、固定增值业务等新兴业务领域,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由此可见,移动网络是通讯行业的主流,固定网络已经处于市场饱和的状态,因此,固往运营商的战略转型是企业生存的关键3G时代的到来更是为移动业务打开了一大片市场,是企业提高获利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新型业务二)潜在进入者分析我国固定和移动网平均每年扩容4600万线、新增用户1亿户,发展速度创下了世界之最。
截至2006年6月底全国用户总数达到7.91亿户其中固定3.65亿户,移动4.26亿11个省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如此大的用户量是明显的规模,而明显的规模经济是传统的进入障碍用户的不断增加,通信业的单位成本也在随着降低因为价格不会改变2005年通信业务总量达到1.2万亿元如此高的产出使得通信业采用了更进一步的组织生产方式2005年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万亿元要建立一张技术优良的通信网络就要建立包括电缆、铁塔、服务终端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而这些投资的总和至少要700-1000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要分摊在更多的产出量上才能收回投资,产出量的扩大又要建立在不断的更新基础设施上,于是形成了“投资-产出-投资-产出”的循环,使得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规模效应而且,网络的重复建设对全社会而言,是缺乏效率的,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由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运营者提供服务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增加和电信技术的发展,在产业的“下游”,需要多个运营商开展竞争对于新的进入者而言,为了能参与竞争就必须有接口,于是这些接入部分将成为进入者的瓶颈通信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虽然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特色业务,但是从总体来看,通信产品也逐渐趋于同质化。
现有的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形成了品牌优势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要进入一个已经具有一定结构的产业,并且创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的产品从而占有一定的市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产品差异化也形成了较高的进入障碍三)供应商分析供应商是电信商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其综合研发生产制造水平,直接关系到电信商的发展与进步按照供应商与企业战略相关性来分析,我们可将供应商分为战略级,常规级,离散级战略级供应商与省级通信企业发展战略正相关,生产规模经济性显著,自主研发能力强,具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在长期的合作中,彼此间建立了相互信任基础,如果将买卖双方的交易关系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运营企业的价值将大为提升就目前中国通信产业供应商中,中兴,华为,爱立信可以称之为战略级供应商这些战略级供应商都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市场上最主要的设备供应商,形成了具有一定寡头垄断性质的市场对他们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从供应能力来看,这些寡头垄断企业一方面占有市场一半以上份额,具有很强的供应能力,并且已经具备了供应链管理经验多数通信运营商将供应业务委托给主要供应商,实现了供应效果的大幅提高,减少了自己在供应管理上的各类资源投入,巩固了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中兴通讯已成为中国电信市场最主要的设备提供商之一,并为100多个国家的500多家运营商,及全球近3亿人口提供优质的、高性价比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