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30篇精选课内文言文考点 《答谢中书书》(原卷版+解析版).docx
13页专题07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答谢中书书》(原卷版) 考点:文学常识 谢中书,即谢征(500一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陶弘景(456一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考点:课后注释(1)风烟俱净:都2)从流飘荡:跟、随3)一百许里:表示约数4)水皆缥碧:都5)直视无碍:障碍6)急湍甚箭:超过7)负势竞上:凭借8)互相轩邈:高;远这里均作动词用9)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10)在昼犹昏:好像11)疏条交映:掩映考点:重点译句(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答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案】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答案】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案】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案】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6)实是欲界之仙都答案】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案】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省略句,“甚”的后面省略介词“于”)【答案】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答案】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息下来;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考点:课后习题《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答案】《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补充:1.本文主旨: 【答案】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及在美景中发现无尽乐趣的自豪感。
2.《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答案】景物秀美,山高水净,充满生机3.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答案】表现对谢灵运的钦慕,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期与谢公比肩之意.2023:中考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歌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艾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古来共谈 共:共同 ②高峰入云 入: 耸入B.①五色交辉 交:交相 ②四时俱备 俱:都C.①猿鸟乱鸣 乱:纷乱 ②沉鳞竞跃 竞:争相,争着D.①盖竹柏影也 盖: 只是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大概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略无:一点都没有B.属引凄异 属引:连续不断C.五色交辉 五色: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D.自康乐以来 康乐:指南朝年号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树木和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B.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山水各异,其美略同,古来共谈,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来共谈 共:共同 B.晓雾将歇 晓:知道 C.天下独绝 绝:绝妙 D.鸢飞戾天者 戾:至、到达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 孔子云:何陋之有?B.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C.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自康乐以来 以刀劈狼首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 何陋之有B.鸢飞戾天者 念无与为乐者C.猿则百叫无绝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D.自康乐以来 可以调素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专题07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答谢中书书》(解析版) 考点:文学常识 谢中书,即谢征(500一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陶弘景(456一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考点:课后注释(1)风烟俱净:都2)从流飘荡:跟、随3)一百许里:表示约数4)水皆缥碧:都5)直视无碍:障碍6)急湍甚箭:超过7)负势竞上:凭借8)互相轩邈:高;远这里均作动词用9)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10)在昼犹昏:好像11)疏条交映:掩映考点:重点译句(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答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案】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答案】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案】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案】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6)实是欲界之仙都答案】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案】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省略句,“甚”的后面省略介词“于”)【答案】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答案】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息下来;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考点:课后习题《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答案】《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补充:1.本文主旨: 【答案】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及在美景中发现无尽乐趣的自豪感2.《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答案】景物秀美,山高水净,充满生机3.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答案】表现对谢灵运的钦慕,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期与谢公比肩之意.2023:中考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歌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艾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古来共谈 共:共同 ②高峰入云 入: 耸入B.①五色交辉 交:交相 ②四时俱备 俱:都C.①猿鸟乱鸣 乱:纷乱 ②沉鳞竞跃 竞:争相,争着D.①盖竹柏影也 盖: 只是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大概【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在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C.正确;D.有误,盖:原来是/但。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