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资料.doc
76页Q / GDW 179 — 2008目 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符号 14 总则 45 路径 46 气象条件 57 导线和地线 68 绝缘子和金具 99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1010 导线布置 1311 杆塔型式 1512 杆塔荷载及材料 1513 杆塔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2114 基础设计 2415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2516 环境保护 3017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3018 附属设施 30附录A 典型气象区 31附录B 高压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 32附录C 各种绝缘子的m1参考值 33附录D 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水平线间距离与档距的关系 35附录E 基础上拔土计算容重和上拔角 36附录F 弱电线路等级 37附录G 公路等级 38附录H 用词和用语说明 39参考文献 40条文说明 41前 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等级从500kV发展到750kV电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在加强现有电网技术改造和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正在得到广泛运用和大力推广,成为电网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设计,统一标准,确保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合理,编制本规定本规定编制的指导思想是:贯彻电力建设基本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认真落实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原则,体现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本规定编制的技术原则:遵照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和参照Q/GDW 102—2003《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中的原则,并充分吸收规程颁发以来电力行业标准化、信息化研究推广应用的成果,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规定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设了环境保护章节本规定根据国家法规对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要求,设置了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章节本规定根据电网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在路径、导线和地线、绝缘子和金具、杆塔结构等章节,增加了相关的内容本规定则体现了“基建为生产服务”的理念,认真研究生产运行提出的问题,在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的条文规定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规定主要编制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本规定参加编制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本规定主要起草人:舒印彪、于刚、刘开俊、郭日彩、梁政平、吴建生、李勇伟、李喜来、葛旭波、张强、张卫东、张鹏飞、廖宗高、龚永光、李永双、黄伟中、薛春林、何江、叶鸿声、扬元春、魏顺炎、王勇、张芳杰、王虎长、朱永平、管顺清、孙波、张华77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交流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技术规定和要求,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计算公式适用于新建110kV、220kV、330kV、500kV和750kV交流输电线路设计,对已建线路的改造和扩建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运行经验参照本规定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GB 15707—1995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 700—1988 碳素结构钢GB/T 1591—1994 低合金结构钢GB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GB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GB 1200—1988 镀锌钢绞线GB 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7349—2002 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7—2005 220~500kV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919—2005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864—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DL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Q/GDW 102—2003 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HJ/T24—1998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3 术语和符号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规定。
3.1术语3.1.1架空输电线路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架设于地面上,空气绝缘的电力线路3.1.2弱电线路 telecommunication line泛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3.1.3大跨越 large crossing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3.1.4中、重冰区 medium-heavy icing area 设计冰厚为10~20mm的地区3.1.5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按沿线气象台站10m高度处10min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3.1.6稀有风速,稀有覆冰 rare wind speed,rare ice thicknees根据历史上记录存在,并显著地超过历年记录频率曲线的严重大风、覆冰3.1.7耐张段 section两耐张杆塔间的线路部分3.1.8平均运行张力 everyday tension年平均气温情况下,弧垂最低点的导线或地线张力。
3.1.9等值附盐密度(简称等值盐密) equivalent salt deposit density(ESDD)溶解后具有与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自然沉积物溶解后相同电导率的氯化钠总量除以表面积,一般表示为mg/cm²3.1.10不溶物密度(简称灰密) non-soluble deposit density(NSDD)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非可溶性残留物总量除以表面积,一般表示为mg/cm²3.1.11重力式基础 weighting foundation基础上拔稳定主要靠基础的重力,且其重力大于上拔力标准值的基础3.1.12钢筋混凝土杆 reinforced concrete pole钢筋混凝土杆是普通混凝土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杆及预应力混凝土杆的总称3.1.13居民区 residential area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等人口密集区3.1.14非居民区 non-residential area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未遇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非居民区3.1.15交通困难地区 difficult transport area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
3.1.16间隙 electrical clearance线路任何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距离3.1.17对地距离 ground clearance线路任何带电部分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3.1.18保护角 shielding angle在杆塔处地线的垂直平面与通过导、地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3.2符号AI ——绝缘子串承受风压面积计算值,m²;As ——构件承受风压面积计算值,m2;D ——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Dp ——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m;Dx ——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m;Dz ——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m;d ——导线或地线的外径或覆冰时的计算外径;分裂导线取所有子导线外径的总和,mm;fc ——导线最大弧垂,m;f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H ——海拔高度,km;Ka ——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Kc ——导、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Ke ——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Ki ——悬垂绝缘子串系数;KI ——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L ——档距,m;Lk ——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Lo ——单片悬式绝缘子的几何爬电距离或杆件的计算长度,cm;Lp ——杆塔的水平档距,m;m ——海拔修正因子;m1 ——特征指数;n ——每串绝缘子所需片数;nH ——高海拔地区每串绝缘子所需片数;R ——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S ——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m;SGK——重力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Qik——第i项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T ——绝缘子承受的最大使用荷载、断线、断联荷载或常年荷载,kN;Tmax——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N;Tp ——导、地线的额定抗拉力,N;TR ——绝缘子的额定机械破坏负荷,kN;Um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kV;Un ——系统标称电压,kV;Us ——操作过电压,kV;WI ——绝缘子串风荷载标准值,kN;Wo ——基准风压标准值,kN/m2;Ws ——杆塔风荷载标准值,kN;Wx ——垂直于导线及地线方向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kN;a ——风压不均匀系数;bc ——导线及地线风荷载调整系数;bz ——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q ——风向与导线或地线方向之间的夹角,°;l ——泄漏比距,cm/kV;ms ——构件的体型系数;msc ——导线或地线的体型系数;Y ——可变荷载组合系数;grf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4 总则4.1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应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符合国情4.2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4.3 在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发的强制性条文4.4 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对重要的送电线路提高一个安全等级,即对110kV~330kV采用二级,对±500kV、500kV、750kV采用一级,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1.24.5 本规定根据输电线路的重要性按电压等级将线路分为三类:a)一类:750kV,500kV,重要330kV;b)二类:330kV,重要220kV;c)三类:220kV及110kV4.6 编写本规定条款时所使用的助动词见附录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