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ppt
23页《黄帝内经素问注》序,王冰,本文选自《黄帝内经素问》,关于作者: 王冰,号启玄子,唐代中期医学家王冰的生平不详据宋代林亿等新校正引《唐人物志》云“冰仕唐为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可知,王冰曾任太仆令,八十多岁死去后人因称“王太仆” 关于《素问》: (名称的来源: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 张仲景的《伤寒论序》:《素问》、《九卷》 皇甫谧的《甲乙经序》:《素问》、《针经》 王叔和的《脉经》:《素问》、《针经》),,《素问》成书后,后世的传抄本颇为紊乱:《内经》成书于汉代汉代的书写在竹简上,容易蛀蚀、脱简,出现错乱;魏晋时期以后用纸书写,手写手抄,也容易出现错误到了唐代,《素问》的传抄本颇为紊乱,再加上《素问》的道理深,文辞古奥,需要注解王冰用十二年的时间,收集整理,注释编排,撰成《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共24卷,81篇这是继南朝全元起之后,对《素问》进行的又一次重要的整理注释工作经王冰整理和注释的《素问》,成为后世的通行本,千余年来,授学不衰,对祖国医药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序文高度评价《内经》的学术价值及影响,认为它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阐明训诂是学通经文的必由之路,历代名医莫不得益于《内经》,从而使医学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提出前代版本的种种错误,表明编次整理的方法、目的及深远意义第一段 概述《内经》的源流及其重要意义,释缚脱艰:解除疾病的缠绕和痛苦本是道家语言,认为人在世上受罪,应解除捆绑,脱离艰险 释,解开缚,捆绑 全真导气:保全真精,通导元气 黎元:百姓 仁寿:长寿 语本《论语·雍也》:“智者乐,仁者寿 即有仁爱之心的人长寿 济:帮助 羸劣:瘦弱多病 羸,瘦 三圣道:指伏羲、神农、黄帝的学说伏羲,我国神话传说中的远古圣人,传说他造书契,画八卦,创针术; 神农,传说他教人稼穑,尝百草发现药物,教人治病; 黄帝,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发明甚多,尤善医学,创医理 致之:达到这个目的之,代“释缚脱艰……获安者 孔安国:西汉经学家,孔子二十二代孙以研究《尚书》而为汉武帝博士 序:为……作序 三坟:孔颖达《尚书正义》:“坟,大也以所论三皇之事,其道至大,故曰言大道也后人常以“三坟五典”泛指三皇五帝时期的古籍兼:加上,合并 迺:“乃”的异体字 焉,句末语气词 革:更改,变革 其人:真正适合的继承人 师氏:官名古代负责掌管贵族子弟的教育,此指主管教育的官员 尔:句末语气词 趣:旨趣,旨意 阴阳之候:阴阳变化的征候。
由:缘由,原因 彰:揭示遐迩:远近此指远近的事理 幽明:指无形的和有形的事物 斯:就 契:符合 稽:考查 征:根据 验之事:检验它的实践 忒:差误 宗:本源 奉生:养生 始:基础二 强调训诂是学通经文的必由之路天机:天赋的机谋,即天资 迅发:聪明敏捷 妙识玄通:即识妙通玄认识通晓玄妙深奥的道理 蒇谋:完备而周密的见解 蒇,完备,完善 乎:于 标格:风范、标准此指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 资:借助 诂训:即训诂诂,对古代语言文字的解释训,解释词语意义此指训释注解 行不由迳:走路不遵循道路 由,遵循 迳,“径”的异体字刻意:专心致志 或:如果 契:符合 真要:指经文的真谛要旨 目牛无全:即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精深纯熟,运用自如语见《庄子·养生主》 动:常常,往往 命世:闻名于世命世,犹名世 时时:经常 间:交替迭出 日新其用:天天使医学有创新 日,天天,时时名词作状语 新,使……创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蒸:通“烝”,众多 华叶递荣:像红花绿叶一样地递相繁荣花叶,名词活用作状语 华,“花”的古字 教之著也:医经教化的显著作用教,指《素问》理论对历代医家的哺育教化 假:借助三 指出前代版本的种种错误,说明整理编 次《素问》的缘由。
弱龄: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左右此指年轻时 夙:向来 式:用 龟镜:喻借鉴古人卜龟甲以占吉凶,照镜子以见美丑 纰缪:错误缪,通谬 淹:久 都:总括重经合”句:在重出的《经合篇》前加上《针服》的题目据考《素问》中无《针服》篇名,疑指篇首有“用针之服”句的《八正神明论》《经合》,一作《合经》,全元起本第一卷有《经合》篇,第二卷又重出,名《真邪篇》今为《离合真邪论篇》 冠,在前面加上 “并方宜”句:把《异法方宜论》合并到《咳论》篇中指全元起本将《异法方宜论》与《咳论》都并列于第九卷中,统名为《咳篇》,王氏始分之隔虚实”句:指全元起本将《四时刺逆从论》割裂成二段据新校正,“厥阴有余”至“筋急目痛”,全元起本在第六卷,“春气在经脉”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一卷 “合经络”句:把《诊要经终论》合并到《玉版论要》中经络,似为“经终”之讹《素问》中《玉版论要》与《诊要经终论》相连 “节皮部”句:把《皮部论》分解开来,节录一部分而归入《经络论》中据新校正:全元起本把《经络论》附在《皮部论》之末,王氏分之 节:分开,分解退至教”句:把有“至教”内容的《上古天真论》退放于后,而把论述针法的诸篇列在前面指全元起本把记载有“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等语的《上古天真论》退置于第九卷,而将论针法的《调经论》、《四时刺逆从论》前置于第一卷。
先:放在前面名词活用作动词胜数:数完 胜,尽 且将:将要 岱嶽:泰山之别称 嶽:岳的异体字 诣:到 扶桑:古代神话中海上日出之处 适:到 并:兼 其人:指精通《素问》的人 方臻理要:才达到理解要旨 询谋得失:考查收获得失,义偏在得,收获 斋堂:书房义理环周:内容全面周详 冰释:像冰块消融一样地解开了 师资:授学的依据 勒:刻此指编辑 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希望读者能够探明前后文义,寻求注释领会经文 开发童蒙:开导启发初学医的人童蒙,无知的儿童,此指初学医的人四 编次整理的方法、目的及深远意义,昭其义:使其文义明晰昭,使动用法 别目:另立篇名 冠:名词活用作动词 光其义:使其文义明显 错简碎文:书简的次序错乱,文字残缺不全 秘密:深奥 玄珠:指《玄珠密语》现传《玄珠密语》十卷,为后人托名之作 朱书其文:用红色书写它的文字朱,用红色名词作状语 今古:指今文(增加的文字)古文(素问原文)庶:希望 厥:它,代词指王冰的《素问注》 昭彰圣旨:使圣人的旨意清楚明白昭彰,使动用法 敷畅玄言:全面陈述阐发《素问》深奥的理论 列宿:众星宿此指二十八星宿 奎张:二十八星宿中的奎宿和张宿奎,俗作“魁”,由16颗小星组成。
张,又称鹑尾,由6颗小星组成奎,俗作“魁”,由16颗小星组成张,又称鹑尾,由6颗小星组成中国古代的星官,古人为了认识星星、研究天体,很早便人为 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中国称之为星官,西 方唤之为星座中国古代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 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记录见诸于《史记·天官 书》中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区,称作四象,以动物命名之: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等七宿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七宿返回主页,返回,,夭枉:夭折早死 夷夏:各族人民夷,泛指少数民族夏,汉民族 工徒:医生 惟:句中语气副词 徽音:福音、德音 累属:连续承继属,接续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宝应,唐代宗李豫的年号 次:当,值总结归纳,字:迺-乃 迳-径 蒸-烝 华-花 缪-谬 嶽-岳 实词活用: 目(目牛无全) 冠(冠篇首) 先(以先《针》) [日 ]新其用 [华叶]递荣 群疑[冰]释 皆[朱]书其文 加字以昭其义 增益以光其义 庶厥昭彰圣旨,,重点词语 之(验之事) 惟(学者惟明) 得失 累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