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荣县五宝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版.doc
12页四川省荣县五宝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班级: 姓名: 考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深湛(zhèn) 矜( jīng) 持 以讹(é)传讹B、斑斓(nán) 摇曳(yì) 弄巧成拙(zhuó)C、 娴(xián)熟 安谧(bì) 娓娓(wěi)动听D、倏(shū)地 虚无缥缈(miǎo) 悲天悯(mǐn)人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得天独厚——单独得到上天的厚爱 B、矢志不移——立下志愿不移动C、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D、一劳永逸——辛劳一次,以后就永远安逸了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分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 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 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 、创新的过程A、凝结 积淀 汇合 B、凝聚 积淀 融合 C、凝结 积累 融合 D、凝聚 积累 汇合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康有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B、《答谢中书书》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七言绝句C、《小石潭记》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都名列唐宋八大家D、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其中施耐庵的《水浒传》问世于元末明初,写的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5、古诗文名句默写 4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3)、我们可以用陆游的诗句“ , ”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4)、《浣溪沙》中抒发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句子是: ?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标题15字以内) 2分正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副标题: 得票数微高于巴黎据新华社电 持续了一年多的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花落谁家的悬念在6日晚终于大白天下,经过四轮的激烈争夺,伦敦以54比50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呼声最高的巴黎,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本届奥运会的申办阵容堪称豪华,除巴黎和伦敦外,还包括马德里、纽约和莫斯科,被认为是奥运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申办当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在前三轮相继被淘汰出局后,竞争最后演变成巴黎和伦敦的“双城记”。
在申办期间一直最被看好的巴黎已是第三次申办奥运会,前两次分别是在申办1992年奥运会时输给巴塞罗那和2008年奥运会败给北京,但这依然无法给他们带来胜利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申奥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比赛,而这一次申奥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残酷在罗格宣布最终结果后,伦敦代表团沸腾了,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胜利,而巴黎代表团成员则沉寂了很长时间,久久没有离去,不少人眼里已是泪水盈盈,巴黎市长德拉努埃则眼含泪水和代表团成员拥抱……据悉,当五个申办城市在6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进行陈述时,伦敦的陈述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而且他们强调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尤其是奥申委主席塞•科声情并茂的演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7、仿照划线句,在后面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3分人心与社会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濡养,同时,也需激发、提升和传递“正能量”它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面是《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的作文片断,读后修改里面的3处错误。
3分 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学习语文非下苦功夫不可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①学习语文是艰难的一个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远远不够鲁迅年轻时为了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他在学生时代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②为我们留下了大约1000多万字的宝贵财富,从而成为文学大师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比亚作品的词句,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句,因此讲话、作文得心应手……这类事例不胜枚举早在很多年以前,毛泽东主席就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可见,凡是善于驾驭语言的人,无不经过一番刻苦磨炼③谁能否认不下功夫就能学好语文呢?A、 ①处语序不当,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②处用词前后矛盾,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③处与上下文语气不连贯,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 40分(一) 15分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种,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
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带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
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位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獒……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散文选刊》, 有删改)9、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10、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 (4分) 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2分)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2分)11、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4分)12、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15分 将兴趣进行到底 葛玲玲 廖奎斗 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
7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魔技”不断提高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