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与默写0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原卷版.docx
4页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与理解性默写考点实训0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赏析】《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悲秋的作品,秋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和终结,难免让人感到悲伤整首小令只有五句,但是却描绘出了一副凄凉动人的场景,表达出旅人远在他乡的凄苦心境这首小令的前三句都是名词和形容词,作者根据意向将它们排列起来,表达出了自己丰富的情感,抒发了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总之,《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主题】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写法】1.对比映衬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2.情景交融考点】一、理解性默写1.散曲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2.《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3.《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5.该曲的主旨句是: 6.《天净沙·秋思》中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反面拱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旅图)的句子是: 7.用一幅清雅、安适的画面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二、阅读鉴赏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人名),号 ,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描写自然景物的不朽之作,被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抒发了诗人 的情绪2.曲中的“昏鸦”是指 3.这首小令描写了九种景象,渲染了 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的异乡人的悲伤惆怅之情,表现全曲中心的句子是 4.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下列各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6.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萧条暗淡的气氛B.“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冬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
C.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D.这首诗句法 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义丰7.下列对“夕阳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B.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C.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D.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8.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9.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10.用简要的语言欣赏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1.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1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3.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积累句子1)积累两句有关“秋”的诗句或词句 (2)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的诗句或词句。
(3)积累两句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