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小学心理咨询第一次离线作业答案.doc
5页《小学心理咨询》第一次离线作业答案第一至第四章一、填空1. 指导、自我开放、影响性摘要2. 发展性咨询、适应性咨询3. 非言语关注、重读、情感反应4. 准确的共情、真诚5. 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代币法、放松疗法6. 自由联想、认知与领悟、暗示疗法7. 直接咨询、书信咨询、咨询二、名词解释1、厌恶疗法厌恶疗法(“惩罚疗法” )是将某些不愉快、具有惩罚性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需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其适用于戒除不良习惯,如儿童不良习惯、行为矫正、强迫观念等2、开放式询问开放式询问是咨询教师用“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样”等词向来访学生询问其特点是交谈自由,信息量大来访学生必须以较详细的语言来回答3、重复重复就是咨询教师对来访学生所表达的内容再向其作全部或部分的复述咨询教师可以用简单的、混合的、复杂的甚至不完全的句子,来复述来访学生所表达的内容4、解释解释就是为来访学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某种看法,或者说,是咨询教师依据某一理论架构或个人经验,对来访学生的问题、困扰做出合理化的说明,为来访学生提供其自身情境之外的另一种参照体系,从而使来访学生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问题,并进一步改变其思想、观念与行为。
5、小学生心理咨询小学生心理咨询即专指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狭义的小学生心理咨询是指学校内的心理咨询人员对于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6、指导指导就是咨询教师直截了当地指示来访学生做什么和说什么,或者如何做和如何说本质在于直接地传达要求,即咨询教师直接指示来访学生去做某一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7、自我开放自我开放(自我暴露、自我揭示)是指咨询教师说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及生活等与来访学生共同分担或分享8、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就是通过各种技巧和方法,把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招回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以便使症状消失三、简答1、 什么是指导技术?指导就是咨询教师直截了当地指示来访学生做什么和说什么,或者如何做和如何说,其本质在于直接地传达要求指导技术的使用,与不同的咨询理论直接相关,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指导行为指导分为两类:一般性指导是咨询教师基于自己掌握的心理原理和自身实践经验,创造性设计出的,针对来访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的指导,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内容;特异性指导是依据某一理论派别进行的专门指导合理运用指导技术,一方面要求咨询教师熟悉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及其方法技术,另一方面要求指导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尤其是来访学生对咨询教师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同时,指导要具体、表达要清楚。
2、 如何合理运用解释技术?解释就是为来访学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某种看法,或者说,是咨询教师依据某一理论架构或个人经验,对来访学生的问题、困扰做出合理化的说明,从而使来访学生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问题,并进一步改变其思想、观念与行为由于所依据的咨询理论不同,对同一心理问题常会做出极不相同的解释解释的有效性也与咨询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创造性运用理论有直接关系运用解释技术时应注意:(1)解释应能够与来访学生的思想方式相符合2)最好的解释是来访学生的自我解释3)解释的运用要适度4)解释的方式需要有个别差异3、 简述你对适应性咨询的理解适应性咨询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很好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学习任务适应性咨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咨询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或者说, “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 2.心理咨询所着重处理或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其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大部分工作是在咨询对象的认识水平上加以帮助。
3.强调教育的原则,重视咨询对象理性的作用,咨询人员并不是要亲自帮助其直接去解决问题,满足其需要,而是帮助他分析情况,提出合理解决的途径和办法4.适应性咨询的工作侧重于学习指导、交往指导、生活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方面,主要解决在这些方面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涉及一些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5.适应性咨询伴随学生学校生涯的整个过程,关注他们的身心状况,支持和帮助他们适应各阶段的学校生活,指导他们完成各年龄段的自我发展任务4、 什么是认知疗法及其主要目标认知疗法是根据人认知过程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从而减轻或消除其情绪问题和非适应性行为其咨询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头脑中不现实的、不合理的错误、扭曲的观念,并帮助他建立较为现实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减少扭曲的认知所造成的情绪及行为的不良后果,不仅要帮助来访者消除已有的症状,同时也帮助他尽可能地减少产生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倾向性,改变其人生哲学,促使其人格产生深刻的变化5、 简述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的基本步骤1)让学生生动地想象引起其情绪困扰的情景,特别是让他心烦意乱,承受不了的情景,体验这种情景下不适的情绪反应,并报告此时的感受。
2)要求学生保持想象这一情景,但帮助他把消极的情绪改变为适度的情绪(3)停止想象,要求学生讲述他是怎样想才使发生变化的,一般学生往往是通过形成合理信念才做到改变的,此时教师要注意帮助他进一步强化合理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信念,必要时可补充其它的有关合理信念6、 简述交朋友小组咨询方法的原理和进展阶段交朋友小组是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是利用集体的形式和氛围来帮助人们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或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途径它试图创造适当的人际环境,使小组的每个成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个人的潜能,消除心理障碍,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交朋友小组的活动是渐进的,其活动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相互了解和接受阶段;② 正式活动和治疗阶段;③ 活动结束阶段7、 使用重复技术时必须注意那几点?正确使用重复,咨询教师必须注意:第一,咨询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话,对来访学生表达的内容进行重复,但某些敏感性的词汇和重要的词句,仍以来访学生用过的词(句)为好第二,重复不能增加或减少来访学生表达的基本思想;第三,重复要尽可能避免用专业性或生僻的词汇,语言要清楚、简洁并尽可能口语化;第四、重复不可过度使用,否则会产生“鹦鹉学舌”的效果。
8、 倾听别人说话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要认真地听对方说话时,要全神贯注,不让任何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对方可以从中体味到你对他的尊重2)要耐心地听,耐心听对方讲话是对对方的尊重,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神色,不要轻易打断或插话如果确有需要,应先征得对方的同意,这样可以避免一些误解3)要积极地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及时给予对方反馈9、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 学习、升学竞争引起的过度焦虑2.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3. 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4.个性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心理问题四、论述1、 介绍一下三栏目技术这是认知重建的一种常用技术,通过改变认知失真进而改变人的消极情绪基本假设为:人的感觉反映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事件,而是受人的认知影响的人的不良情绪往往源自于失真的认知,特别是内心的自责思想,改变它必须采取三个步骤:(1)训练学生自己认识到并记录下内心的自责思想2)弄清这些思想失真的根源3)练习对它们进行反击,并发展出一个更加现实的自我评价系统2、 怎样使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亦称“交互抑制法” ,是行为疗法中的一项基本方法和技术,在行为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的目的运用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理是: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系统脱敏法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一是排列出焦虑的等级层次表即首先找出使来访者感到焦虑的事件,并用 0~100 之间的分值表示出对每一事件感到焦虑的主观程度然后将标出的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弱到强依次排列二是进行放松训练,以全身肌肉能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一般要 6~10 次练习,每次需时 30 分钟,每天 12 次三是进入系统脱敏过程,进行焦虑反应与肌肉放松技术的结合训练此时系统脱敏法可分为想象系统脱敏和现实系统脱敏想象系统脱敏的过程即让来访者处于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由咨询者做口头描述,让来访者进行想象,从最低层开始,想象 30 秒,停止想象时报告此时感到主观焦虑的等级分数,以不感到紧张害怕为止,再进入下一个层次,如此渐进直到通过最后一个层次现实脱敏是让来访者直接进入或接触导致焦虑的现实刺激或情境,使之体验焦虑和恐惧,反映多次后,适应环境,不再恐惧焦虑,再将来访者引入下一层级的现实情境。
如此,逐级反复进行,直到每一层级焦虑反应均被消除为止系统脱敏法可以治疗学生的考试焦虑和社交恐惧3、什么是行为主义疗法,其理论假设和基本目标是什么?行为疗法也叫行为矫正,它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行为疗法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从实验中发展而来的;认为心理问题是不适应的条件反射造成的,是错误学习的证据,因此把咨询的着重点放在直接消除或纠正适应不良或异常行为上,不去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其咨询理论的基本假定为:异常行为习惯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果;既然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除其咨询的主要目标是消除不良行为,并代之以更有效能的行为4、你怎样理解无条件的积极尊重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无条件积极的尊重,就是指要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独特而有价值的人,既接纳他的长处,也容许他的短处,这样就创造出了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大程度地表达自己我认为,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具有以下基本要求:1、绝对接纳来访学生不论来访学生的种族、年龄、性别、人格特征,心理问题的性质和内容等,把每一个来访学生视作是平等的人,与咨询教师是平等的,来访学生之间是平等的,而且视作是有价值的、独特的人。
2、完整接纳来访学生一是指把来访学生的几个方面作为一个独特整体的组成部分全面接纳,并不仅仅接受其光明面、长处而拒绝阴暗面、短处;二是指咨询教师不能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和习惯爱好对来访学生的信息予以接纳或排斥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求咨询教师同意,迎合、赞成来访学生的一切方面,只是需要咨询教师承认存在的事实并如实地接受这些事实3、充分信任来访学生咨询教师必须确立“来访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的信念有价值的人和其个别行为的价值是两回事,即有价值的人完全可能发生愚蠢的行为不因为其某个( 些) 行为价值而对作为人的价值发生怀疑,甚或否定;坚信来访学生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潜力;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始终与来访学生平等相处,充分调动起来访学生自身的力量,让其自己去改变现状,获得发展等等4、无私关爱来访学生就是要对来访学生拥有无私的爱心,热情、耐心、细心、礼貌相待,维护来访学生的权益,保护来访学生的自尊和隐私,为来访学生分忧解愁,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以来访学生为中心,提供审慎、积极有效的咨询服务5、某一来访者向咨询则透露学校最近丢失的 V8 摄影机是他偷的,你认为这位咨询者应该保密呢,还是向学校报告?说明理由应引导来询者直接面对错误,承认错误,主动向有关部门或人员坦白。
不然咨询者应向学校报告学生如因此受到相应的处罚既是体现了社会公认的责任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也是对其本人以及他人的一种教育这是对保密原则的维护和坚守保密原则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学生的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