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二三四汇编.ppt
106页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资格培训,基础知识 二,主 讲:管 雪,主要内容:,第二章 出版发行基础 第三章 出版物知识 第四章 出版物消费者知识,第二章 出版发行基础,第一节 出版基础知识 第二节 出版物发行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性质、方针和基本任务,第一节 出版基础知识,出版活动 出版业 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一、出版活动,1.出版是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狭义的出版,是指图书报刊的编辑、印刷和发行; 广义的出版,不仅是指图书报刊,还包括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其他文字语言和图像等媒介载体的编辑、制作和传播2.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编辑:设计、组织、审读和加工作品 复制: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与其相同的物件 发行: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三要素之间的关系:P18 缺一不可;三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出版是一种“发表”、“公于众”的形式编辑 复制 出版,精神产品生产,物质产品生产,文化传播性商业劳动,,,,3.出版活动的性质,政治性和思想性 文化性和科技性 经济性和产业性,二、出版业,1.出版业的性质和特点 出版业 是从事出版活动的社会行业,是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或传播,以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
出版的特点: 文化事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组合2.出版业的构成,出版单位:报社期刊社、出版社、互联网出版机构 印刷单位:印刷厂、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的复制厂 发行单位:总发、批发、零售 制作单位:内容技术加工为母版的单位 其他单位:教育、科研和社团,三、出版业的发展,文字的发明和文化的发展是出版产生的前提和基本条件甲骨文,最古老的文字,造纸术,东汉 蔡伦,活字印刷,北宋 毕昇,竹简、帛书,距今3000多年,雕版印刷,公元7世纪,铅活字印刷,15世纪50年代 德国 古登堡,练习1:,下列说法中,( )不是我国古代对出版活动的称谓 A.版刻 B.雕印 C.梓行 D.版印 以下关于出版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发表”和“公于众”都是出版 B.我国很早有出版活动,古代已使用“出版”一词 C.出版活动由编辑、发行和传播构成,缺一不可 D.在网络时代,某些出版物的发行活动可直接体现为传播活动,A,D,第二节 出版物发行活动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书报发行 近现代书报刊发行 当代出版物发行 出版物发行体制沿革,一、古代书报发行,萌芽:西汉景帝时的河间献王刘德、淮南王刘安汉武帝向民间征集散失先秦古籍。
产生:槐市(西汉出现的第一个书籍集市);西汉长安书肆;东汉佣书兴起:唐朝雕版印刷发展,长安、成都、苏州、扬州贸易活跃:书坊形成 发展:宋代雕版印刷书籍印卖繁荣明代四大书籍集散地:北京、南京、苏州和杭州 清:北京琉璃厂、南京三山街、苏州阊门,,古代报纸发行:,1.唐代:邸报,《敦煌进奏院状》,3.明、清:可私营《京报》,2.宋:官报,二、近现代书报刊发行,近代: 19世纪中,外国传教士:上海广学会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翻译出版机构;维新派:强学书局 1897年,创办商务印书馆、荣宝斋,1912年中华书局在上海成立,世界书局、开明书局影响也大 近代报刊:第一份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份报纸《中外晚报》,《申报》现代: 1.20世纪30年代,上海是全国出版物发行中心 “商、中、世、大、开”民族资本五大书店; 2.国民党官办书局:正中书局青年书店、中国文化服务社; 3.日伪书店:长春满洲图书株式会社、中央书报发行所 4.党领导的革命和进步书店:利群、文化、新青年社,,党的第一个发行机构:上海书店; 三联书店:邹韬奋-生活书店;钱俊瑞-新知书店;李公朴-读书出版社,1948年三店联合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新华书店成立:1937年4月在延安诞生三、当代出版物发行,社会主义发行业,是以新华书店、国际书店为基础,三联书店等为骨干,接管国民党官办书店,改造私营,扩展供销社等逐步壮大初创阶段(1949-1956):统一新华书店;古籍:中国书店、上海书店;报刊“邮发合一” 曲折发展(1956—1965):古旧书收发繁荣兴旺,珍稀善本和革命史料被抢救整理 文革时期(1966—1976):出版业萎缩,书报刊荒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跻身出版大国,1996年建立出版物大市场30年改革开放成绩:,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出版物发行体系 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 形成了一批治理结构规范、积极采用新型经营业态的市场主体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整个发行队伍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法律法规逐步健全,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四、出版物发行体制的沿革,1.集中统一阶段(1949-1953):新华书店统一领导,集中经营,报纸邮局“邮发合一” 2.业务专业化和管理权下放(1954-1958):1956年公私合营进新华书店,省级店下放 3.调整和全面下放(1959-1965):总店和省级店管理权适当集中,4、改革发展阶段: 1976-1981:省级店集中权限,民营书报刊作为补充应运而生 1982-1987:“一主三多一少” 1988-1995:“三放一联” 1996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大市场 21世纪:发行集团、连锁和总发行权向民营和外企开放,出版物分销权向外资开放,以新华书店为主体,组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图书发行网,放权承包,放开批发渠道,放开购销形式和折扣,推动横向联合,练习2:,下列关于近现代书报刊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间,我国书籍的印制方式逐渐从传统的木刻为主发展到石印、铅印 B.洋务派设立了翻译机构,但不公开出售其出版物 C.商务印书馆属于国民党官办的书局 D.中国的近代书报刊最早是由民族资本创办的,A,第三节 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性质、方针 和基本任务,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性质 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指导思想 发行工作的方针原则 出版发行主要任务,1.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性质 出版物是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具有精神产品的文化宣传属性,是文化宣传工作; 以商品形式进入市场,货币交换,又具有商品属性 ,又是商业工作。
是两个属性的统一2.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指导思想: 马列、毛邓、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发行工作的方针原则: “两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用”:古为今用、西为中用; 勤俭节约,开拓创新3.出版发行主要任务: 宣传马列和科学发展观; 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4.出版物发行的两个效益: 社会效益:出版物阅读欣赏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作用 包括社会效果和服务效果两方面 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是出版物发行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讲求经济效益要守法经营;要注重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要加强市场调查,掌握信息,少投入多发好书 处理好两个效益: 力求双效;若有矛盾,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练习3:,下列关于我国出版物发行两个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B.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C.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总是相一致 D.要实现社会效益,发行企业必须努力用好出版物和优良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E.要实现经济效益,只要少投入多发好书就可以,AD,第四节 出版物发行方式,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出版物发行环节和业务流程 总发行、批发 出版物的购销形式 出版物零售 读者俱乐部、连锁经营与网上书店 古旧书发行,一、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出版物发行是出版物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商品流通过程,是四流的统一。
商流是出版物商品价值的流通; 物流是出版物实体形态的流通; 信息流是出版物交易中相关信息的流通; 资金流是出版物商品货币形态的流通四流的关系: 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信息流对商流和物流起着支撑和制约的作用;商流决定资金流,资金流又有反作用 四流由分离趋向于合一尤其是在网络订货和第三方物流等新的购销形式下二、出版物发行环节,1.发行方式: 总发行:出版物总发行单位统一包销出版物 批发:向其他出版物经营者销售出版物 零售: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出版物,总发行 资质:出版社、新华书店总店、省新华书店或集团、计划单列市新华书店,经批准的发行企业 特点:排他,批发,对象批发单位和大型零售 批发 不与消费者直接交易,批量性一级批发权,二级批发权,,2.发行范围 指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主要流通区域和流通规模重点发行 控制发行 内部发行 公开发行,,信息交换,实物交割,⑤信息反馈,确定购销关系,④结算货款,三、出版物的业务流程,四、出版物的购销形式,1.购销形式 转移出版物所有权的方式 目前出版物购销形式五种:包销、经销、经销包退、寄销和代理包销即征订包销具有出版物总发行权的单位向出版社承包出版物专有销售权的购销形式。
出版社的图书由发货店总发行,负责全面安排图书市场,分级备货并担负库存图书的经济责任 出版社只能在自办书店零售和邮购,不得开展征订、批发和委托第三方发行国家规定由新华书店总发行,实行征订包销的有五类出版物:,①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 由党和政府统一布置学习的政治理论书籍; ②大中专教材、中小学课本; ③年画、年历、挂历、台历; ④内部发行图书; ⑤出版行政机关规定的控制发行量的图书经销:即由出版社负责总发行,新华书店选销 出版社负责安排图书市场和备货,并可自行决定补充征订和开展对集体、个体书店的批发 经销包退:按订货数量销售,未销完可退的购销形式,,寄销:以寄卖方式委托发行方销售的购销形式 出版社图书通过发货店委托销货店销售,书店不负担存货责任,延期付款,实销实结;售不完的存书,根据社店双方协议在限期内全部或部分退出版社,也可增加折扣让书店继续销售 寄销有征订寄销、分配寄销、协商寄销;基数主发式、主动发货式、滚动式寄销等数种形式 代理:销售代理,委托人授权销售,提取佣金,不承担风险有总、独家和佣金代理等五、出版物零售,零售是出版物发行的最后一环,作用大 特点: 交易对象是最终消费者; 有特定营业场所和设备; 批量购进零散售出; 非销售服务多。
零售方式:,A.门市:综合门市、专业书店和专卖店、读者服务部、书报亭、摊售 B.订阅和预订; C.集团供应即团购; D.投递和送货; E.流动服务:向工厂农村矿山部队流动供应出版物; F.邮购服务:通过函购和网购,通过邮寄方式销售出版物; G.展销和书市:展销为特定时间和场合集中某类出版物的展览销售;书市是大型出版物文化集市六、读者俱乐部、连锁经营与网上书店,1.读者俱乐部: 通过吸引读者为成员,介绍推荐并给予优惠的出版物销售组织和机构 1891年德国最早出现-贝塔斯曼 分盈利性和非盈利性两类2.连锁经营: 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在总店管理下,拥有若干门店,风格一致,从美国60年代开始风靡全球 分三种:直营连锁为总店全资和控股; 自由连锁为独立核算的中小商店自愿组成; 特许连锁也称加盟连锁和契约连锁3.网上书店: 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对上网消费者的新型零售业态 特点:全天、规模不限、无界、信息畅通、优惠七、古旧书发行,1.收购:是销售的前提和货源基础,是首要环节 收购员:热爱,懂书,了解藏书和特点要熟悉价格和能合理作价 收购范围:贯彻全收原则,历代出版物及手抄、稿本、包括书刊碑拓画书报纸等,进步、落后和反动只要有参考和资料价值均收。
收购方式:门市坐收,上门、到废品站和旧货市场、流动收购、书刊交换、委托寄售、征购,,2.销售:古旧书流通的中心环节 门市供应、上门服务、展销书市、集团供应、开展邮购 3.管理 对收购书审查 价格管理:据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