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高二语文《离别》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66793102
  • 上传时间:2024-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0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高二语文《离别》教案 苏教版必修5【教学目的】1、加强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2、体会诗歌内在的情绪,深邃的哲理3、体会诗歌严谨的结构教学过程】师: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诗,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生:(齐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师:春天将尽,百花凋谢,催生百花的东风已经无力在这种环境中遇到朋友离别之苦,实在难以承受李商隐的这首诗里充满了对别离的伤感南朝文学家江淹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因离别而落泪,因伤怀而赋诗,那么冯至笔下的《别离》诗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课前布置同学们登陆学校电子图书馆,查找有关冯至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交流学习的成果生1:冯至是文学翻译家,译作有《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生2:冯至是现代作家,他的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不拘泥于历史的故事传说,运用想象和虚构进行创作,用以借古讽今。

      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等,散文集《山水》,以清朗而有情致的文字,在山光水色的描写中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显示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生3:冯至是学者,有论文集《诗与遗产》等生4:冯至是诗人,他的《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40年代文学,以至整个现代文学之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另一方面,冯至《十四行集》的成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生5:冯至还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师:鲁迅先生为人率真直爽,为文切峻犀利,但他对冯至的诗评价极高,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冯至的《别离》歌不唱不足以感肺腑,诗不读不足以怡性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学生自由朗读)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觉?生6:老师,不好意思,我有好几句没有读懂,总之感觉很拗口,可能我本来就不是学诗的料子!(同学大笑)生7:老师,人生如同一张磁盘,不同的人在磁道上留下的音符是不相同的不同的人又有不同思维方式,更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冯至好像是深沉而且有思想的人,所以读他的诗要慢慢“品”,而不是牛“饮”。

      生8:我在查资料时看到以下内容,感觉冯至的确是一个深邃的思想的诗人:(学生投影)冯至的《十四行集》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是由27首诗组成的,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诗人关于人的生命的这种体验与形而上的思考,与从歌德到存在主义的西方思潮的关系,是比较容易注意到的——既存在着影响,也有平行思考另一面与传统思想的联系也是明显的,例如诗人关于自我与万物的沟通的体验与思考,就显然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思想因素他选择了“十四行诗体”,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连关联词也很少使用,却将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鼓掌)师:说得太好了,“思”是心上一块田,冯至在这块田地上辛勤地耕耘、播种、收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道独特的风景吧下面请同学们划出在阅读中遇到困难的句子,与学习小组同学讨论理解学生讨论)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难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生9:老师,“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这句话我不理解生10: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在把世界劈成两半。

      诗人的这种奇特想象,完全有现实依据因为彼此工作都很忙,再加上相距遥远,相聚的机会就更少了想到这里,一股悲凉的情绪不禁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生11:这个是一个立体的镜头,让我想起了李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模样,人生别离常有事,转瞬天涯孤旅人!师:你是我们的班级诗人,你写过离别诗吗?生12:老师,最近我的生活里似乎没有了诗歌般跳荡的音符,我也一直在寻找着不过我很喜欢网络上的一首别离诗,我给大家吟诵一下吧我挥挥手,往事又涌上心头,/我回过头,凝视你痴痴的双眸,/我轻声唱,用那已沙哑的歌喉//我知道,此一走天涯路远,/我相信,你会在风雨中等候,/我要走,不是一去不回头,/我希望,归来时人景依旧//一抹斜阳,带上我无言的离愁,/再次挥手,/只是分离,/不是分手学生鼓掌)师:多么真实的感受,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柳永词中洋溢着离愁别绪的几句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生13:老师,可我不觉得冯至的这首诗也是愁情缠绕,挥之不去的当我读到“身边感到冷,眼前突然辽阔,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句话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之读了不会让我落泪!生14:我也觉得这首诗与众不同,但我又不知如何解读。

      师:读冯至的诗如品茗,自然要细品慢咽,字斟句酌刚刚降生的婴儿有什么特点?生15:初降生的婴儿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或她睁开懵懂的双眼,眼前一定豁然开朗,封闭的空间陡然开阔了,单调的色彩倏忽间五彩缤纷了生16:我明白了,诗人是用“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样奇特的比喻来表达分别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阔起来,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别离是痛苦的,但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愁丝之中不能自拔,更没有悲观厌世师:你说得很有道理生17:我们小组在讨论诗歌第二节时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这句话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师:同学们将第二小节齐读一遍,然后联系上下文讨论这句话的含义呵,一次别离,一次降生,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学生齐读、热烈讨论)生18:第二节是诗人承上一节把别离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一切从零开始,投人生活,努力工作,“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各人的世界耘耕”,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生19:说得太好了,别离是痛苦的,但痛苦不是表达友情的唯一方式在别离的苦痛中沉沦的人是懦夫,将别离的苦痛化作耕耘世界的力量和勇气,这才是回馈友情的最佳方式。

      生20:世界总是那么辨证,痛苦、悲伤的另一面却是快乐、欢欣我想起了巴金的散文《朋友》,巴金前半生几乎居无定所,全靠朋友的帮助才能安然活下来,一次次别离,一次次黯然落泪巴金说他想还这一辈子也还不完的“感情债”,可他所能做的只是辛勤写作,用自己的笔犁开朋友间时空阻隔的群山,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回报朋友们没有奢望回报的真挚情谊冯至说出了一个思想者才能看到的真理师:你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阅读的好学生生21:哦,我懂了!刚才我还看不懂第三小节的意思,现在明白了第三小节诗人是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诗人一定是认为:人间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彼此的勉励和相互支持,寒冷的可以变成温暖的,陌生的可以变成熟悉的,离别的痛苦也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并使每次重逢都有初次见面的新鲜感,使从前的体验也因为距离而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友情永不衰老为了再见,好像初次相逢,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情不自禁地朗诵)生22:我特别喜欢“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这句话,但我又不知为什么喜欢,是不是喜欢到说不出是喜欢的最高境界?(学生笑)师:天地间最深的是宇宙,人世间最深的是情感,一切的语言在真挚的情感面前都是苍白的。

      但我们总不能一直不说,老舍爱北平,爱到说不出的境地,但他还是写了令人回味悠长的《想北平》我们喜欢一个诗句,可能暂时说不出内心潜涌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增多,也许在某个时刻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好作品应当是一辈子的经典生23:我们小组刚才讨论了对这几句话的理解,我们认为,这三句诗是诗人对别离的思考的升华:我们的人生仿佛是由一次次别离和欢聚组成,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只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会使人觉得不知老之将至,“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友谊常青,人生不老师:大家同意吗他们的见解吗?(学生点头赞同)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冯至的《别离》,读出一点思考的味道学生齐读)请同学们概括地说说这首诗表现了友情的哪些内涵?生24:这首诗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内涵上侧重指出友情是朋友彼此的勉励和支持,友情是生活的动力,揭示了友情的价值师:概括得很准确这首诗写于1941年,那是一个特殊的年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疯狂地蹂躏着华夏大地,为躲避日寇的飞机轰炸,诗人冯至告别朋友,从昆明来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他没有抒发乱世流离的苦痛,也没有慨叹知音难聚的凄凉,而是理性地思考了友情的价值那么,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每人至少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思考。

      学生沉默、思考……)生25:一般说来,中国的离别诗侧重借景抒情,叙事传情而这首诗以抽象的思索为主,没有具体的场景没有具体的分别对象,也没有特定的离别时间和地点柳永的《雨霖铃》上阕中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词人突现的是某一个具体的送别场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得十分明确生26:中国传统诗歌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通过环境的渲染与反复咏叹来表达情感我很喜欢现当代诗人吴奔星的一首别离诗诗名叫《别》师:(有些激动)他是我仰慕的一位前辈诗人,他一生坎坷却人格高尚,臧克家说他“人品作品立高峰”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一直说要见我,可我却因为拿不出像样的作品谒见他,所以一直没有谋面一年多前惊闻他仙逝的消息,我真的不知所措,觉得亏欠他的太多!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诗好吗?(师哽咽)生26:好!师生朗诵吴奔星先生的《别》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串笑容/在露珠里;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你走了/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学生鼓掌)生26:这首诗虽然也没有具体的情节,但有电影“蒙太奇”式的画面,“你”的笑容融化在夕阳里,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因此,“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 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生27:我现在明白冯至的《别离》为什么一开始看不怎么明白了,我们总喜欢寻找具体事件、具体画面,因为这样才刺激中国文学好像就是情节多余思索的冯至是个翻译家,吸收了西方的哲学思维,所以思索的味道浓烈一些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作为学习和积累阶段的我们来说,还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我们只要意识到这首诗的重点不在交代事实,而在刻画内在情绪和表达深邃的哲理,便可品尝这首“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师:这首诗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中间缺少了传统诗歌的摹情状物,而多了西方诗歌的哲理思索生28:我觉得这样写避免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不良倾向,在我看来,中国诗歌有堆砌辞藻、罗列现象、强加情感的弊病,应当适当向西方诗歌学习,多向思想的纵深处开掘师:(师鼓掌)你能读诗而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而“成一家之言”,给我国诗歌创作指明方向了嘛!(学生微笑)同学们,冯至的《别离》是一首“十四行诗”,它的节奏往往含有“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渐渐解开,以及它的错综而又整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北师版七下数学-4.1.3 三角形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课件】.pptx 2025届高考数学的最后一课【课件】.pptx 2024年新高考数学阅卷经验分享评分细则及2025年备考建议【课件】.pptx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10.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课件】.pptx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6.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ppt 北师版九下数学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pptx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复习巩固题+++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docx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课后练习+++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卷(无答案).docx 安徽省淮北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检测卷物理试题.docx 安徽省芜湖市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期末模拟物理试卷.docx 【物理】辽宁省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docx 【物理】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 【物理】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docx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 安徽省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联考物理试卷(12月).docx 2025届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甘肃省白银 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试卷.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