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聚德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5页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聚德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大量事实证明,水溶液中并不存在H+、AlO2﹣等离子,实际存在的是H30+、[Al(OH)4]﹣.铝和强碱溶液的反应可以理解为铝在碱性环境下先与水反应,而后进一步与强碱反应(反应均不可逆).对于Al与重氢氧化钠(NaOD)的水溶液反应(假定水中不含氘和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D2B.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H2C.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2、HD、D2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参考答案:C解:Al与重氢氧化钠(NaOD)的水溶液反应的过程中,水是氧化剂,金属铝是还原剂,根据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2Al+2H2O+2NaOH=2NaAlO2+3H2↑),Al(OH)3与NaOD反应生成HDO,则Al(OH)3中的H与NaOD中的D可结合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2、HD、D2,故选C.2. 已知X、Y、Z、E、F五种常见物质含有同一元素M,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Z是NO,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X可能是一种氢化物B.若Y为单质,Y生成Z属于化合反应C.E可能是一种有色气体D.F中M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为+5参考答案:B略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1 mol溶质的任何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配制1 mol/L NaCl溶液1 L,其方法是:将58.5 g NaCl溶于1 L水中即可 C.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一定相同 D.1 L 0.5 mol/L CaCl2溶液中,Ca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5 mol/L参考答案:C解析:因缺少溶液的体积,含1mol溶质的任何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法确定,也就无法比较大小,故A错误; 58.5gNaCl溶于1 L水中,所配溶液体积大于1L,溶液浓度不等于1 mol/L,故B错误; 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必相同,故C正确; 1L0.5mol/LCaCl2溶液中,Ca2+、Cl﹣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5 mol/L,1mol/L,故D错误;4. 现有a mol/L NaX和b mol/L NaY两种盐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b且c(X-)=c(Y-)+c(HY),则HX为强酸 B.若a=b且pH(NaX)>pH(NaY),则c(X-)+c(OH-)>c(Y-)+c(OH-) C.若a>b且c(X-)=c(Y-),则酸性HX>HY 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Na+)=(a+b)mol/L参考答案:A略5. 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mol/L氢氧化钾溶液V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c=1000b/11.2V B.p=m+cV/62.5 C.n=m+17Vc /1000 D.(5/3)m< p<(17/9)m参考答案:B略6. 固体NH5属离子晶体它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它也能跟乙醇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
下列有关NH5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 NH5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1 mol NH5中含有5NA个N—H键 D.与乙醇反应时,NH5被还原 参考答案:A略7.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结构 T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X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Y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Z单质是银白色固体、导电、密度比水小,与水剧烈反应、和氧气反应不同条件下产物不同A.离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Y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得食盐和淡水B. 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C. 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D. 回收废旧电池主要是防止电池中的NH4Cl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参考答案:D略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B.1 mo1/L盐酸中含1 mo1HCl分子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分子数均为NAD.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参考答案:C略11. 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气体M NO 气体N HCl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B 略12. 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 2CO2(g)+H2O(g)△H = -1256kJ/mol ,表示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 kJ/mol B.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2MnO4-+ 5C2O42- + 16H+ = 2Mn2+ + 10CO2↑+ 8H2OC.在稀氨水中通入少量CO2:2NH3·H2O+CO2=2NH+CO2+H2O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3NH3+2Ag↓+H2O参考答案:CD略13. 对于相同体积的K2CO3溶液(浓度为c1)和(NH4)2CO3溶液(浓度为c2),若其中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它们物谢谢质的量浓度c1和c2的关系是 ( ) A.c1<c2 B.c1>c2 C.c1=c2 D.c1=2c2 参考答案:A略14. 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Na2ONaClAlF3AlCl3BCl3Al2O3CO2SiO29208011291190-1072073-571723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B.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参考答案:B解析:熔点高的含离子的是离子晶体如Na2O、NaCl、AlF3、Al2O3或熔点高,不含离子的是原子晶体如二氧化硅,低的是分子晶体,如AlCl3、BCl3、CO2,因此B错误。 15.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Y是金属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Q与W同主族,且Q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Q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Y的氧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与强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Q与X形成简单化合物的分子为三角锥形B. Z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 原子半径Y>Z>X>QD. W与X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W3X参考答案:B【分析】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Q与W同主族,且Q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Q为H元素,W为Li元素,Q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X为N元素W、Y是金属元素,Y的氧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与强碱溶液反应Y为Al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Z为Si元素详解】A. Q与X形成简单化合物NH3的分子为三角锥形,故A正确;B. Z为Si元素,硅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Z的氧化物SiO2,是共价化合物,不导电,故B错误;C. 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Y>Z>X>Q,故C正确;D. W与X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3N,故D正确;故选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过碳酸钠是由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氧系漂白剂,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其分子式为2Na2CO3·3H2O2,已知过渡元素的金属离子可作为催化剂使之分解它的制备原理和湿法生产路线如下:2Na2CO3 + 3H2O2 → 2 Na2CO3·3H2O2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控制在0~5℃条件下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流程中的“分离”指的是实验操作中的 ;(2)工业碳酸钠中一般含有少量锰、铜等金属离子(用M2+表示),加入稳定剂的作用是将M2+沉淀而除去,M2+对产品的不良影响是 ,若加入的稳定剂是Na2Si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加入的食盐为盐析剂,其原理是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使之析出盐析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4)过碳酸钠在生产上的应用是利用它分解所释放的H2O2。 以铜为原料用H2O2氧化是工业上制胆矾的方法之一做法是:将铜丝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反应0.5h后,升温到60℃,再持续反应1 h,过滤后取滤液,再经过“某些操作”、减压抽滤,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可得CuSO4·5H2O①在反应中,起氧化作用的是H2O2,写出H2O2在稀硫酸中氧化单质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处理滤液时的“某些操作”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