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版]地理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ppt.ppt
67页第二单元 大气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月球表面白天的的温度可达127℃,夜间温度可降 至-183℃,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法想象的 而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约为15℃,昼夜温差比月球 小得多,原因何在呢?,为什么呢?,大气的受热过程,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课表解读: 1.根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示意图认识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 其特点; 2.结合“大气的温室效应” 示意图理解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从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认识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学会运用大气受热的基本原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为后面大气运动的学习打好基础学习目标,太阳光线首先到达地球的大气上界,穿过大气层后才到达地面,那么: 1.大气层对太阳辐射有什么反应呢? 2.地面接收到太阳辐射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削弱作用,(1)太阳辐射通过哪些环节被削弱了? (2)哪些环节的削弱作用具有选择性特征? (3)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有哪些? (4)到达地面的辐射能被地面全部吸收吗?,,,,,,,,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反射,云,臭氧,,散射,空气分子、细小尘埃,,,,,,一、大气的热力作用,(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选择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
(2)云的反射作用: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 (3)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的散射波长较短的蓝光易被散射 (4)太阳高度角:使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不同,是太阳辐射由低纬向极地递减的原因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参与 的大气成分:,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无选择性,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 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大气上界,地 球,臭氧(平流层) 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大部分可 见光可穿透,云层、尘埃,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射 ,有选择性,(二)大气的温室效应,1、原理: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 3、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4、大气逆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75%--95%的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长波辐射大部分射向地面,叫大气逆辐射。
5、大气温室效应:(见下页图),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75%--95%的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长波辐射大部分射向地面,叫大气逆辐射透明体,隔热层,(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和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提高到15℃,维持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直接 热源,直接 热源,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 2、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3、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主要是反射作用〉),(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因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5、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6、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各纬度太阳辐射差异 大气运动,二、 大气的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气流上升,气流下沉,,风,(二)热力环流的形成,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之间 的冷热不均 3、大气运动的重要意义—热量交换、水汽输送 4、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先垂直,后水平 5、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受热,遇冷,热力环流 (演示),A,B,C,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1、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风向: ⑴ 风吹来的方向 ⑵规律概括: ※高空风—两个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行于等压线吹 ※近地面—三个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斜穿等压线吹 ※北半球近地面风压定律: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前方,低压在右后方 (3)实际:低压中心—逆时针辐合; 高压中心—顺时针辐散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同一海平面等压线图的判读 1、判断高、低气压中心,槽线、脊线; 2、判断风向(高空、近地面),并会画风向; 3、依据风向反过来判断高低气压、南北半球、近地面还是高空; 4、在同一幅图或比例尺相同的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力的大小: ⑴、若等压线数值相同,则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⑵、若等压线密集程度相同,则差值越大,风力越大; 5、在不同比例尺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力的大小: 若等压线间差值相同,且等压线密度相同,则比例尺 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四)等压线图的判读,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引起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等压面图的判读 1、等压线的弯曲与气压的高低:[高高低低] 2、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3、近地面与高空的高、低气压相反;,1、海陆风,(五)热力环流的主要类型,2、高原风,3、城市风—热岛效应 (1)、影响最低、最高温[温差] (2)、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3)、缓解并消除北京“热岛”的措施: ①、搬迁或疏散处于市区的工业企业、特别是 高耗能企业; ②、植树种草,大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以及采取引水入街坊方式降温 (4)注意的问题:研究城市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的距离,将污染严重的工业及卫星城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4、山谷风,谷风,,山风,,主要内容: 一、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二、近地面风带、气压带的名称、成因、 分布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季节移动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北半球中纬度:1月、7月 2、南北半球对比 3、季风环流 (1)、形成原因 (2)、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4、海陆风与季风的区别,三、全球性大气环流,(一)大气环流及作用,※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作用:①输送热量和水汽;②促进高低纬间、海陆间热量和水汽交换,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二)三圈环流,名称 位置 大气运动 干湿状况,0,30,,,,,,,,道,,,,,,,,,,,,,,,,,,,,,盛行西风,,,,,,,,,,,,,,,,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带,,极地东风,,,,,,60,90,,,,,,,,,,,,,,气压带和风带,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1)七个气压带: 南北对称、高低相间分布 (2)六个风带: 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南北半球风向不同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北半球) 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气压带风带干湿状况,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 方向 范围 结果,不同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的情况,1 高气压带、信风带、东风带——不易形成降水 2 低气压带、西风带——容易形成降水 3 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例题]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并标出风向 2、C、E两个带中多雨的是: 带E,,少雨的是: 带C,3、中纬环流圈中的近地面风带是: 带,此带,D,影响下的大陆西岸为 气候温带海洋,4、当气压带E带被切断时,正值北半球 季,此时北京盛行 风。
冬,西北,5、在C、D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岸,其自然带是 , 在C控制的大陆东岸是 A,B,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七月),,,,,,,,,,,,,,,,,,,,,,,,,,,,,,,,,,,,,,,,,,,,,,,,,,,,,,,,,,,,,,高,高,高,高,高,季风环流 概念,成因 典型地区,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一月),,,,,,,,,,,,,,,,,,,,,,,,,,,,,,,,,,,,,,,,,,,,,,,,,,低,,低,,,,低,,低,需掌握冬夏气压名称,(四)季风环流,1、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分布:亚洲东部(最典型,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亚洲南部(我国西南和印度等) 3、成因(1)主要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冬季风和夏季风比较,常见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 1、形成(概念),判断冷暖锋 2、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 3、画图、符号 4、冷暖锋雨区的位置、范围 冷暖锋雨线的倾斜方向 5、锋面的坡度 6、联系我国天气实例 7、依据数据、图表判断冷暖锋过境,四、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2、冷锋与暖锋:,3、锋面与天气,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晴朗 温暖 气压低,云层增厚 大风 雨雪,晴朗 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读图回答问题:,1、图示锋面属于 锋在这种锋面影响下,我国冬季常形成一种灾害性天气是,2、该锋面移动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未来24小时内乙城的天气状况将发生哪些变化?,冷,寒潮锋面过境前晴朗、温和、气压偏低; 过境时大风阴雨天气;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二) 气旋与反气旋,,,,气旋,反气旋,1、气压系统与天气,气压不同,水平气流不同,中心垂直气流不同,天气特征不同,南北半球气流方向不同,,A,E,阴雨,晴朗,A,C,下列气旋与反气旋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的是:,2、低气压(气旋)与锋面气旋 ⑴、地面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⑵、判断锋面气旋中锋面的位置(多分布在低压槽线) ⑶、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冷暖气团的位置; ⑷、判断冷暖锋的性质、移动方向; ⑸、判断云雨区的位置; 高低气压指的是天气系统的气压状况; 气旋反气旋是指天气系统的 气流状况锋面气旋,锋面气旋,天气 锋面类型 大气运动 气压,A 冷锋,甲地冷锋过境后 乙地暖锋过境前,甲,乙,,,,B 暖锋,读“我国12月份某日天气形式图”,1、在A、B、C、D中,表示低气压中心的有:,B C,表示反气旋的有:,A D,2、从大气运动状况看,①为 ,②为 。
暖锋,冷锋,3、该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一次,大风降温、冷锋,4、此时北京地区的风向为: 在它的控制下,伴随的天气现象可能有:,西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