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4.3《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258332133
  • 上传时间:2022-02-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3课 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里头文化研究在夏史文明探索中的作用 2.了解如何运用文献中的资料与考古成果研究二里头文化与重新研究夏史 3.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年代标尺、积年和夏文化 4.通过二里头文化研究对夏史研究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之谜,了解考古开掘与研究的根本常识,增强历史感,培养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总结法 2.问题总结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掌握近年夏文化研究成果,更全面地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一、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1.对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 二、夏年代标尺的根底 1.二里头遗址分期与常规14C测年 2.二里头文化分期研究是建立夏年代标尺的根底 三、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难点 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在初步了解二里头文化遗址开掘情况的根底上,向学生介绍了二里头文化研究在夏史文明探索中的作用: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二里头文化分期研究是建立夏年代标尺的根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引言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报告中的一段描述开始,提出了与本课中心内容相关的问题,并指出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从国务院于1996年决定实施并将它列为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的攻关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进入新课内容先介绍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缘起: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有数的独立起源的古代文明之一,中国文化渊源流长,从未有过中断从我们的古籍文献中,可以看到“骄傲〞的历史——中华文明肇始于伏羲,而兴盛于黄帝,接下来便是尧舜禹、夏商周,三皇五帝、三坟五典如果再向前追溯,还有燧人氏〔暗示已会使用钻燧取火〕、有巢氏〔暗示人们在树上结庐而居〕,这是多么遥远的历史,这似乎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但是,这一切,只是被限定在了古史的“传说时代〞。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走向繁荣的时期,遗憾的是,这些历史竟没有一个确切的年代古希腊、古埃及等几大文明的历史,在西方学者一百多年努力下,研究成果显著,古史年代历历在目古埃及的年代可上溯到六千多年前,如要加上传说时代,还要延续更长转回身再看看我们的历史:我国古史确实切年代,只能上溯到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两千余年未建立起年代学标尺,对中国古代就没有这样一个公认的年表,这是一个很大的欠缺如此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研究,缺少一个公认的时间尺度另一方面,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对于我们民族的自尊心有影响我们到底有没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究竟怎么样?这不是凭着我们的爱国热情所能解释的,而是需要科学的论证,我们要很审慎地进行科学研究这就向中国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填补这一段空白,完善这一年代学标尺 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的,是要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进一步科学化,制定这一历史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代表,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开展打下良好的根底 再介绍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根本情况:夏商周断代工程共涉及9大课题、30多个专题,而每一个专题都需要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科学的多学科联合攻关。

      直接参加工程的专家学者达170人,4位科学家被聘为首席专家四位首席科学家,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代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四个大的门类:一个是历史学、一个是考古学、一个是天文历法算术、一个是科技测年技术考虑到国家“863方案〞也就聘任了7位首席科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量,我们当能掂量出来 第一目“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教材先介绍中国考古学者对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得到了实质性的开掘,确定了二里头文化成为探索夏文明的对象再介绍常见的考古证明的方法 可先请学生阅读第一、二段内容,老师可先了解同学对夏史了解情况,5 000年,一个美丽的传说迄今为止,关于三代纪年的说法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少学者为了研究一个特定的年代,便可耗尽其毕生心血5 000年的悠久历史,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早已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概念也许很多人根本没想到过,它会成其为一个问题正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新闻,使人陡然发现,它居然确实是一个问题 资深历史学家李学勤这样解释:5 000年历史的说法来自?史记?等历史文献的记载清华大学教授彭林称,5 000年历史说确实是模糊的,因为古书的记载往往互相矛盾,很不可靠历史要成为信史,必须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率先对5 000年文明史的说法进行质疑,始于20世纪初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胡适一语震惊学界:“东周以前无史〞古书中关于夏商的记载只能当做神话与故事来读 1959年夏,中国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殷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包涵的文化遗存上至距今5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下至东周、东汉时期而遗址的兴盛时期是公元前2036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夏的文化,考古学将其主要阶段称为“二里头文化〞经过40多年的持续开掘,在二里头发现的主要遗址有:大型宫殿遗址,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宫殿,建筑布局严谨,主次清楚,开创了中国历代帝王宫殿建筑形制之先河,许多形制为后世延用,号称“中华第一王宫〞;墓葬,二里头遗址内已清理开掘墓葬有几十座;手工业作坊,包括铸铜、制玉、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这里出土的青铜容器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青铜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 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国夏商文化的一个界标,对于探寻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起源,尤其是夏商周断代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目“夏朝年代标尺的根底〞 在本目中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夏遗址考古新发现和一些考古成就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提出问题:考古学者确定夏年代标尺的方法是什么?夏朝的始年又是如何确定的?从新砦遗址的发现过程我们可发现在进行考古研究中应把握哪些原那么?从中我们可得到什么启示? 首先,介绍古今测年方法的变化和开展。

      从新砦遗址的发现过程我们可发现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新砦遗址的考古开掘中我们发现:古代年代学的研究工作,不是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才开始的,也不能说从近代才开始实际上,我们的古代先人早就这样做了,而且在司马迁之后,很快就开始做了司马迁为什么对于公元前841年以前没有给出一个详尽的年表,那是因为司马迁非常实事求是、非常谨慎他在?史记?里面明确说了,他看过有关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材料,也有年数,可是这些年数比拟模糊,又不一致,所以便弃而不用因此,在司马迁之后,很早就有学者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第一个做这方面系统研究而且具有非常优异的重要成果的是西汉晚年的刘歆刘歆不但是一个文史学家,而且是一个科学家,在天文历算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成就刘歆对于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年代进行了推算和研究,推算的结果表达在他撰写的?世经?中世经?的主要内容收录在?汉书·律历志?里面汉书·律历志?这局部,就是根据刘歆的?世经?编写的刘歆做了很详细的推测,对于古史给出了一个年代系统根据他的推算,武王伐纣是公元前1122年这个数字,一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还有影响从刘歆以后,又不知有多少学者进行了推算和研究不过,他们的工作总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不能突破的地方。

      这是因为,从西汉刘歆一直到清代中叶的学者,他们研究这个问题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古书,而且他们所用的古书根本上不超过司马迁所见到的书相反的,司马迁所见到的从黄帝以来有年数的材料,绝大局部是他们都看不到的因此,虽然他们的推算在某些点上可以更精密化,但总是跳不出古书的范围这个局限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年代学研究的第一阶段 晚清以来,情况有些不同因为清代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金石之学特别繁荣兴旺有些学者开始根据青铜器的铭文,就是金文,来研究古代的历日,这样,就突破了过去单纯依靠古书的局限特别是到了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在古书的材料之外,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考古发现的材料多是古书里没有的,对于年代学的研究就增加了很多的资料这可以说是年代学研究的第二个大阶段在这个阶段,不只是中国人在研究,还有日本人、韩国人以及西方人都参加了研究很多人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成果,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可是必须说,他们的工作还是有局限的这是为什么?因为年代的研究,不是一个学科甚至两个、三个学科所能解决的它所牵涉的范围极为广泛,不但需要有文科的研究,还需要有理工科的手段必须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到达比拟好的成果 20世纪,中国的考古学,特别是夏商周这段时期的考古学取得的成果,为研究夏商周年代学,积累了大量的材料。

      同时,我们国家的许多学科都有比拟好的开展,包括天文历算、测年技术等科技的进步,为考古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第三目“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从夏文化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一、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的比照研究,相互印证,是探索夏史和重新认识夏史的一种科学方法二、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还说明,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是可以解决一些过去由单一学科或单纯由人文社会科学无法解决的课题它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开展开拓了一条新路它对中国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年代学等学科的开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参加工程的有170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联合攻关,共同去攻克夏商周年代学难题这在中国学术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方法论上也具有开拓意义实施过程中,各个课题、专题都是独立地进行研究最后,将各专题、课题的研究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平衡调整,制订出一份夏商周年表这份年表是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比以往由单一学科或单项研究作出的结论要科学、合理得多三、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是为在21世纪里开展大规模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

      大家知道,现在新学科的开辟,常常是在不同学科的夹缝里、不同学科的结合中产生的 比方说,生物化学、物理化学,还有化学物理、地球化学,诸如此类,都是介于多种学科之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很多交叉点,会产生一些新的学科这些新学科的研究结果,不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开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自然科学的开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不能理解为这种结合就是文科利用一下理科的仪器和结论夏商周断代工程究竟是一个文科的工程,还是一个理科的工程,很难说年代学在学科分类表里是分在天文学里面,可是它又有这么多的文科内容以后还会开辟许多类似的学科,因此,我们如果能在这方面积累经验教训,对将来科学的开展会有一些益处 最后请同学通过解答?本课测评?的几个问题,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在“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一目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研究得到了实质性的开展,确定了二里头文化成为探索夏文明的对象,老师可先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夏史的了解情况,再介绍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两千余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