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长征胜利万岁》(教案).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大江****尽
  • 文档编号:337973174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54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长征胜利万岁》教案【教材定位】《长征胜利万岁》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杨成武上将的回忆录里的一篇文章,以杨成武上将为第一人称视角,记述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事件,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学习这篇文章要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必要性、必然性和历史意义同时,还要把握文章对于具体场面的描写,鉴赏文章细腻的细节描写同时,要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氛围中,阅读时多加体会,感悟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所表达的情感内核进而,加强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素养目标】1.通读文章,明确线索,理清主要事件2.鉴赏并掌握文章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感悟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3.了解历史背景,结合文本,体会长征精神的内核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学习细节描写和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艺术手法2.学习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传承革命文化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文章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看《七律·长征》短片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就近长征胜利的激情岁月--《长征胜利万岁》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杨成武传奇上将-杨成武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29 年参加革命,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秘书、第十一师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一师政治委员等 职,参加过红军历次反“围剿”斗争在长征中,率部抢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屡建奇功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冀中纵队司令员兼第二政委,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等职,指挥或参与指挥了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多次创造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华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第二十兵团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北京军区司令员兼防空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83年6月,当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14年10月27日是杨成武将军百年诞辰,本刊特选取一组杨成武将军的生平图片,以示缅怀和纪念 《杨成武回忆录》,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件 【人物轶事】虎父无犬女老一辈参加革命的将领们经历过太多磨难,悟出来许多人生道理,在战场上,他们披荆斩棘;在家庭上,也依然教子有方父亲是将军,作为儿女们的自然也耳濡目染,定不会差到哪里去杨成武将军,不仅战功显赫,还为国家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他的三个孩子后来都成为了国家栋梁,尤其是女儿更厉害杨成武将军的儿女中,最为厉害的还应该是他的女儿杨俊生了,她大学学习导弹自动控制,后来从事与导弹相关的工作,1983年被调入武警部队,1996年被授予少将警衔,是我国武警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开了女武警将军的先河杨成武将军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革命,还为国家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儿女,令人钦佩2.了解写作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后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准备到湘西地区同红2、红6军团会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3.了解长征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其中 红一方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因此这次战略大转移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红军长征的胜利,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 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给予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红军长征 的胜利,用铁的事实表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英勇的人民军队,具有战胜任何 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l 长征精神:永不消逝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长征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文化遗产,中国工农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人类文 化瑰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长征精神永不消逝1986年10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大会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召开全国性的纪念长征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作《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对“长征 精神”作了概括:“什么是红军的‘长征精神’呢?概括地说, 就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 ;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就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1996年10月22日,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了解回忆录l 分类(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2) 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l 回忆录的写法特点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5.了解“吴起镇”吴起镇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大将吴起(约前400年)屯兵驻守而得名1935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成为长征落脚点而名播中外该镇历史悠久,胜利山因“割尾巴”战役而闻名天下,新窑院设有毛主席纪念馆,是革命老区,历史重镇三、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巍巍(wēi wēi) 熙熙攘攘(xī xī rǎng rǎng) 运筹帷幄(wéi wò) 寒噤(jìn) 长途跋涉(bá shè)2.解释词语。

      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互诉衷肠:形容相互之间诉说对对方心底里的感情,通过诉说,大家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恨之入骨:意思是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运筹帷幄: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后泛指策划机要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二)初读课文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逻辑线索明确 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时间顺序按时间顺序由先到后,使文章脉络清晰思考2】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1—8段),抵达了吴起镇第二部分(第9—20段),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歼灭了蒋介石派来“追剿”的二马骑兵第三部分(第21段),写消灭千佛山的一股反动民团第四部分(第22段),离开吴起镇,前往陕北甘泉,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二十七军胜利会师第五部分(第23—46段),补序回忆参加召开的全军干部会议途中、会场环境、会上的讲话,以及感受。

      3.有感情的朗读文本,感受文章的情感四、文本研究【思考1】本文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儿?明确 第一个时间节点:1935年10月18日,抵达吴起镇;第二个时间节点:10月的某一清晨,打响伏击战;第三个时间节点:10月30日,出发前往甘泉;第四个时间节点:11月6日,抵达陕北甘泉附近的区域;第五个时间节点:吴起镇战斗之后的一天,参加全军干部会议思考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怎样的?明确 以顺序为主,最后加以补序思考3】鉴赏句子①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明确 这里是用到移情和拟人的手法,写吴起镇欢迎我们,实际是在写战士们到达吴起镇的喜悦之情②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明确 本句重在炼字,“吼叫”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交战的激烈、场面的壮烈;两个“一齐”交代了战士们士气振奋、上下一心的战斗热情③虽然那天天降大雪,我们仍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热乎乎的明确 通过“天降大雪”与“心里始终觉得热乎乎的”的对比,反衬出将士们的革命热情与战争胜利后的喜悦,突出了饱满的激情和高昂的士气④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

      明确 本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会后自己的激情和喜悦的心情,更富趣味性思考4】分析人物形象①本文中的邓小平是什么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特点的?明确 文中的邓小平是一个爱护战士、平易近人的首长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从与“我”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小鬼”这一亲昵的称呼,更拉近了与战士们之间的关系,显得他尤为平易近人与我们热烈握手”则是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丝毫没有首长架子②这篇文章展示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明确 文章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消灭反动集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刻画了红军战士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2026学年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上)月考数学试卷(9月份)(含解析).docx 2025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补考)(含答案).docx 江西省创智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安徽省六校高三(上)开学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质检数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中学高一(上)学情调研数学试卷(一)(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5-2026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致远中学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9月阶段性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山东省某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一中高一(上)9月质检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5-2026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中学高三(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高二(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5-2026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锐翰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乙卷)(含答案).docx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一中高一(上)9月质检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