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湘潭市名校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湖北名茶“驹龙园”茶中富含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O2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C.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4.下图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B.C、N、O 原子中核电荷数依次增加C.碳属于金属元素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g5.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正确的是A.碳、氢气、一氧化碳都能还原氧化铜,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C.煤、天然气、石油都是化石燃料,过多地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D.SO2、CO、NO2都是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都会形成酸雨6.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B.向黄铜粉末(锌铜混合物)中加稀盐酸C.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C.水的净化操作中,蒸馏操作净化程度最高D.用量简量取50 mL水配制溶液,若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8..兰州市2013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9天,优良率达到了81.92%。
历史性地退出了全国空气质量十大污染城市行列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SO2 B.CO2 C.NO2 D.可吸入颗粒9.以下四幅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中与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分布较一致的是( )A. B. C. D.10.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硫原子和氧原子 B.氧分子 C.二氧化硫分子 D.硫单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_____;(2)2个氢分子_____;(3)氢氧根离子______;(4)+2价的钙元素______;(5)五氧化二磷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下列四个实验中均用到了水,请分析后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b中的气体3)实验C中,将NaOH固体加入装有水的试管后,发现U型管中的红墨水液面a低于b,则NaOH固体溶于水会_______ (选填“放热”或“吸热”)。
4)下列关于实验D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所有可溶性杂质②此处活性炭还有过滤作用③为达到更好的净水效果,利于长期使用,水应从a口进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活工业中都离不开它下面是有关空气成分与用途研究的实验分析:(1)图1装置为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①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②实验现象分析:图2中,反应30s后,BC段曲线压强变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CD段曲线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后期,DE段曲线压强明显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引起的(填操作)③下表是空气成分的研究结果: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_____(只需列式)2)图3是工业上以空气、煤等为原料经过一定步骤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第一步:分离空气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Ⅰ.将空气液化后再气化。
①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N2________O2(选填“高于”、“等于”、“低于”)在此过程中,氧分子和氮分子_________改变(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此分离空气法属于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方法Ⅱ.用分子筛分离②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 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N2________O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第二步:合成尿素③根据图3流程写出利用NH3合成尿素和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④上述过程生产的尿素样品标签如图,则该尿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kg(结果保留至0.1)此尿素样品__________纯净的尿素(选填是或不是)14.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来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的仪器名称:a __________, b _______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写字母)。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4)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用字母a、b、c对下图排序);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氮气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5)某学生做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点燃火柴后立即连同铁丝快速深入集气瓶中下部(未接触水),但铁丝未燃烧,针对上述操作,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改进实验后实验成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6)若用含过氧化氢0.4mol的双氧水制取氧气,问可制得______mol氧气?(提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要求书写必要的步骤)(1)计算CO(NH2)2 的相对分子质量(2)CO(NH2)2 中碳元素和氮元素质量比为多少? (3)30g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4)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5)请你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每天至少应摄入多少克下列食物才能满足你对蛋白质的需求(可以只摄取一种食物,也可同时摄取几种食物)。
食物白面鸡蛋瘦猪肉牛奶蛋白质含量10%14%20%3%16.已知: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刚好达到饱和请回答:(1)20℃时,50g水中溶解_____g氯化钠刚好达到饱和;(2)20℃时,25g水中加入10g氯化钠,所得溶液为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质量为_____g;(3)向(2)中加入多少克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试题分析∶单宁酸【C76H52O46】∶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46个氧原子故A 错误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故B正确C.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D.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式的意义2、C【解析】A、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C【解析】A、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气组成的物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但属于混合物,故错误;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错误;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例如硝酸铵,氮元素在铵根中显-3价,在硝酸根中显+5价,故正确;D、中子也不带电,不显电性,故错误;故选:C。
4、B【解析】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故A不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个数值上与核电荷数相等由图示可知,C、N、O原子中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故B正确;C、由碳元素的汉字名称偏旁“石”字可知,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不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故D不正确点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5、C【解析】A、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都是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能改变,故错误;C、煤、天然气、石油都是化石燃料,过多地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正确;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故错误点睛】置换反应是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过氧化氢制氧气,金属与酸反应,磷燃烧等知识A、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会迅速放出氧气,氧气的质量随过氧化氢的质量增加而增加,故错误;B、向黄铜粉末(锌铜混合物)中加稀盐酸,只有锌与稀盐酸反应,铜不反应,最后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错误;C、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放出热量,开始时由于放出热量,气体受热,压力变大,当反应完时,这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气压变的最大,结束后不再反应,这时温度变低,气压变小,所以正确;D、加热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