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4《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86976148
  • 上传时间:2019-03-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2.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1.(14届安徽合肥高三第三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辛弃疾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4分)【答案】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4分)【答案】 “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解析】试题分析:阅读诗歌强调“知人论世”,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诗作会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如本题所问《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言“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表明的是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而在《西江月》中作者的心绪发生了变化,要注意从“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中体会作者满腔的愤懑之情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4届四川高三天府大联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次元明韵寄子由①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②?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欲解铜章③行问道,定知石友④许忘年脊令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注释】①元明:黄庭坚之兄黄大临的字子由:苏轼之弟苏辙的字②凌烟:阁名,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③古代居官时,将印带佩在腰上(汉代规定县令是铜章墨绶);④石友:交谊坚贞如石的朋友,指子由⑤脊令,水鸟名,首尾动摇相应1)本诗颔联二句对仗精工,寓情于景,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此联中,春风春雨对江北江南,花对水,经眼对柏天,意思分明2分)②这两句写春景,具体描写花开,江涨之景,花开江涨,而怀远之情见于官外,因以寄托其离别相思之情2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对仗精工,寓情于景”这几个字做文章,先分析颔联是怎样对仗的,比如用“春风春雨”对“江北江南”等。

      然后赏析是怎样寓情于景的比如可先说这两句写的什么景,在这景中寓了什么情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作者的情感高潮集中在尾联,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并简要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①此句说,你我皆有兄弟之恩,欲归国不得,只得听任时光流逝,催生白发而已2分)②诗人意在表明,子由怀念苏轼,也如自己怀念元明,彼此都不能时常相见,其“思归恨”之情深沉而炽烈2分)【解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14届广东惠州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春归唐庚①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花间合,孤城②柳外圆禽声犯寒食③,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注释: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惠州②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1)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3分) 【答案】(3分)诗中“合”和“圆”都有“环绕、围拢”的意思(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惠城集市上花团锦簇、城郭外绿柳环绕的景象(2分),突出表现了南国春光之盛(1分)(本小题最多得3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 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案】(4分)本诗用春归丽景反衬无限愁情2分)前面写东风浩荡,遍地皆绿,花繁叶茂,春光烂漫;(1分)结尾急转直下,极写愁情之重,难以排遣;(1分)从而极大地强化了抒情的力量1分)(本小题最多得4分)】【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指出情与景的关系,如借景抒情,即景生景,以情寓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等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阐明,诗中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即可五律《春归》作于唐庚贬惠期间首联“东风定何物? 所至辄苍然一问一答,写东风所到之处,一片郁郁苍苍,传达出春来不可阻遏之势颔联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南国春天春光之盛的景象颈联暗转,诗中以所闻之禽声和所见之江色引出诗人思乡的愁绪在鸟儿的鸣叫声中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快到了,江边春意浓浓已昭示着新的一年己经来临尾联“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极写愁思之深,将愁人格化,说自己无计驱走忧愁,反倒被愁推到酒边端起酒杯饮酒吧!看看饮酒能否驱解我心中的浓浓的乡愁!用春归丽景反衬无限愁情从而极大地强化了抒情的力量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14届云南昆明高三复习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岸帻(宋)陈与义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吟注】①帻是覆盖在额头的头巾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前两联描绘了春天清晨阴冷的景象山头薄阴笼罩,细雨淋湿青林,透出阴冷寂寞的气氛5分,景象概括3分,其中“春天”“清晨”“阴冷”各1分,简析2分)【解析】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从诗的前两联诗句中筛选写景的词语进行归纳在前两联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意象有:清晓(早晨的清凉晓风)、山头、薄阴、乱云、翠壁(苍翠的树林如同墙壁)、细雨、湿青林等,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春天清晨波阴笼罩山头、细雨淋湿树林的阴冷空寂图画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思乡之情诗人眼中的深春景象提醒他时令变换,离家日久,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②闲居的寂寞(或:不得任用的哀愁)③诗人被朝廷放逐,闲居穷乡,百事不理,貌似时时得闲,吟咏诗词,实则表现了自己失意寂寞的情怀6分,每点3分,其中情感内容2分,分析1分)【解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14届湖北七市高三联合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屈原庙(明)梁辰鱼①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旛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巨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杜:指杜蘅,香草名1)在“鱼腹空埋水底魂”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案】示例:“空”字用得最妙此句慨叹屈原投水自尽,一个“空”字,包含着对屈原大业未竟、理想成空的深深惋惜;同时也揭示出,在昏庸黑暗的统治下,纵使志士仁人尽忠竭志,到头来也一切成空,落得可悲结局另有言之成理的赏析亦可,共4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空”在这里是徒然、白白的意思,屈原一腔报国热血,白白地葬送于江水鱼腹之中,理想不能实现,只留下万般遗憾和惋惜这一切都是由于统治者昏庸无能、政治黑暗所致。

      屈原如此,与屈原有着同样的命运的人还有很多,所以,还要考虑到,作者悼念屈原的同时也在揭示一个普遍的令人悲伤的现象如果考生选择其他的字来赏析,能言之成理也是可以的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这样结尾有何作用?(4分)【答案】示例:诗的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萧索凄凉的景色:那泪痕点点的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蘅低泣;那哀怨声声的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这样结尾的作用:既是与首联相呼应,进一步渲染和烘托了旅客纷纷前来瞻仰拜谒屈原庙的情感氛围;也是以景结情,情寓景中,给人无尽的情思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悲剧的同情和对时世的忧愤每问2分,共4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14届安徽淮南高三二模)阅渎下面元曲,完成小题[双调]水仙子·客乡秋夜赵善庆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孤雁数声,断梦三更注:嵯峨,山高峻貌1)曲辞中哪些景象增强了诗人的“归兴”?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4分)【答案】秋天晴空飘下的梧桐叶,(1分)明月高悬的夜晚耳畔传来的千家砧杵声,(1分)万里关山的距离(1分)寒夜一盏孤灯,孤雁哀鸣(1分)都增强了诗人要归乡的念头。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首羁旅诗,通过描写秋夜中一些典型的意象,如落叶、明月、寒灯和鸣雁等来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归乡之心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曲辞最后三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两种加以赏析4分)【答案】烘托渲染,三更时分,诗人梦中醒来,眼前一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耳畔听到数声离群孤雁的悲鸣,渲染出清冷寂静的氛围,表达诗人离乡在外内心的孤单、凄苦‚动静结合,眼前寒灯,耳畔孤雁数声悲鸣,一静一动,两相映照,表达诗人孤苦的心境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14届吉林吉林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少年游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注]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 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④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1)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答案】参考A:哀景衬哀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也可以答“比喻”不给满分)眼前的烟柳历经沧桑而衰败,又加上历来被离别之人攀折,如今也是憔悴不堪。

      2分)作者以哀景衬哀情,借伤柳而伤别,加倍突出了人间的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提及沧桑之感亦可)参考B: “憔悴楚宫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词人眼中所见到的杨柳几经攀折,那如楚宫腰的婀娜多姿的柳树早已憔悴不堪了,已是古老且衰败2分)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烟柳姿态,而且强烈表现了词人心中所生的历史沧桑之感(离愁别恨)2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柳永漫游长安时所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磁场.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期中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英语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数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力的相互作用与受力分析.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4等比数列.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