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药用植物真菌病害二v讲义教材.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yuzo****123
  • 文档编号:243444304
  • 上传时间:2022-01-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90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 药用植物真菌病害(二) 二天麻真菌病害天麻(Gastrodia elata )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球茎入药,是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天麻生产的特点:天麻没有根须,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只能依靠蜜环菌供给必须的水分、营养共生现象,或者是寄生反寄生现象天麻主要的真菌性病害:球茎腐烂:黑腐病褐腐病锈腐病(一)天麻黑腐病病原: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形态:在PDA平叛上培养,菌落突起絮状,菌丝白色质密菌落粉白色,浅粉色至肉色,略带有紫色,由于大量孢子生成而呈粉质小型分生孢子着生于单生瓶梗上,常在瓶梗顶端聚成球团,单胞,卵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少许弯曲,多数为3隔厚垣孢子尖生或顶生,球形一)天麻黑腐病病害循环:发病因素: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天麻栽培穴基质内越冬土传、流水初侵染、再侵染天麻种性退化,生长势衰弱及穴内阴湿、易积水,基质通气性差病害易发生910月降雨量大则发病严重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及腐殖土作栽培地;雨季开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秋季雨水大时应经常检查麻体,发现为害可考虑提前收获二)天麻褐腐病症状:天麻球茎受害初期表面形成灰褐色中部下陷的圆形病斑,病斑可多个愈合成不规则褐色大斑块,球茎内部腐烂成白色乳桨状物,但表皮仍然保留。

      当湿度大时病球茎表面长出灰白色菌丝,并形成菜籽大小的黑色菌核,菌核周围有菌丝缠绕,附着在病麻表面,但容易剥离二)天麻褐腐病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分生孢子梗从菌丝上成近90角长出,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细胞膨大成球形,上面有许多小梗;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聚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 平板培养7d后,在菌落中出现环状分布的不规则的团块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颜色逐渐加深最终为黑色,半埋生在培养基中病害循环(二)天麻褐腐病发病因素:温度:灰葡萄孢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属于低温病菌;湿度:年降水量8001200mm,相对湿度75%85%,有利灰葡萄孢生长防治方法:土壤中的病麻残体和菌核是灰葡萄孢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种麻运输中用苔藓或泡沫塑料衬垫减少损伤,可以减轻病害发生;多菌灵用1000倍稀释液进行土壤消毒和浸种,减少土壤和种麻带菌三三七真菌性病害三七(Panax Notoginseng),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盘龙七,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每年有一个生长周期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产地: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三三七真菌性病害三七疫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绿色不规则病斑,随后病斑颜色变深,患部变软,叶片似开水烫过一样,呈半透明状干枯或下垂而粘在茎秆上。

      茎秆发病后亦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变软、植株倒伏死亡病原: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形态:孢囊梗与菌丝无区别,合轴分枝,孢子囊顶生,数量大,无层出现象孢子囊洋梨形,孢子囊具明显乳突;卵孢子球形,淡黄色三七疫病病菌以菌丝和卵孢子在病残、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合适时,以菌丝体直接侵染根或形成大量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传播到地面上引起发病风雨和人的农事操作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方式侵染循环:三七疫病发病因素:此病常在多雨季节发生,一般早春阴雨或晚秋低温多雨均易诱发此病通风透光不好,土壤板结,植株密度过大都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防治方法:三七疫病1保持田园清洁,冬、春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并喷施波美0812度的石硫合剂2发病前用1:1:200300波尔多液进行预防3发病后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0克霉灵300400倍液和25瑞毒霉7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四白术(zhu)真菌性病害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别名:术,于术,冬术,冬白术,浙术,种术,云术,台白术,山蓟,天蓟等为菊科植物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产地:南方白术锈病症状:发病初期,叶面发生黄绿色隆起的小点,逐渐扩大为褐色、棱形及近圆形的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

      在叶背,病斑处聚生黄色颗粒状物(孢子堆),当其破裂时散出大量黄色的锈抱子最后病斑处破裂成穿孔,叶片枯死或脱落白术锈病病原:Puccinia atractylodis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双胞锈属真菌冬孢子白术锈病白术是本锈病菌的中间寄主目前对冬抱子的形成及其越冬场所不详浙江于5月上旬发病,5月下旬-6月下旬为发病盛期病害循环:发病因素:夏季,骤晴骤雨是锈病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白术锈病1防止田间积水,要做到雨停沟干2每年收获白术后,清除并烧毁残株病叶,减轻翌年发病3发病早期,可喷1:1:300-400倍的波尔多液,也可喷97敌锈钠1:300-4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防治方法:五板蓝根真菌性病害板蓝根,学名(Isatis indigotica)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叶入药称大青叶,以根入药称板蓝根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之功效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均有栽培症状:初发病时,叶面上现边缘不明显的黄白色至黄色斑点,扩展时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至不规则状,湿度大时叶背面病部产生灰白色霜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板蓝根霜霉病病原:菘蓝霜霉(Peronospora isatidis)形态:从叶片气孔伸出的孢囊梗24根束生或单生,无色,顶端二叉分枝47次,最末小枝短小,正下或略弯,大多呈直角,其上着生孢子囊。

      孢子囊椭圆形,单胞,浅褐色,表面光滑,无明显乳头状突起板蓝根霜霉病板蓝根霜霉病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通过雨水溅射到叶片上,引致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害循环:发病因素:雨日多,田间湿度大,利于该病发生蔓延南方3月下旬始发,4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防治方法:板蓝根霜霉病(1)注意清除田间枯枝落叶2)轮作3)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4)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六芍药真菌性病害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纺锤形的块根,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dai)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产地:南北方均可种植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近圆形的白粉状霉斑,并向四周蔓延,连接成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斑,其上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粉状物,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全叶布满白粉,叶片枯干,秋季霉层上密布小黑点,为病原菌的闭囊壳芍药白粉病病原: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子囊菌门,白粉菌属形态:子囊多个,附属丝菌丝状。

      芍药白粉病病害循环:芍药白粉病病菌主要以闭囊壳和菌丝体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释放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生长季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发病因素: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土壤缺水或灌水过量、氮肥施用过多、枝叶生长过密、通风不良和光照不足等均容易发病芍药白粉病秋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掉,以减少越冬菌源基数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发病期喷洒25粉锈宁8001000倍液、62.25仙生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等药剂,视病情共喷13次防治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