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25学年物理高一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11页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25学年物理高一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如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是,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A受到了B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2、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C.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D.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战斗机可以看成质点3、一物体以5m/s的速度垂直于墙壁,碰撞后,又以5m/s的速度反弹回来.若物体与墙壁作用时间为0.2s,取碰撞前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那么物体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 )A.10m/s2B.﹣10m/s2C.50m/s2D.﹣50m/s24、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的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 s、2 s、3 s,这三段位移之比应是( )A.1∶2∶3B.1∶3∶5C.12∶22∶32D.13∶23∶33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D.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6、如图所示,表面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O’处有一个不计摩擦的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挂在定滑轮上,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l1=2.4R,l2=2.5R,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为A.24∶1B.25∶1C.24∶25D.25∶247、下面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有( )A. B. C. D.8、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内的位移比前内的位移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加速度为 B.小球前内的平均速度为C.小球第的初速度为 D.第内的平均速度为9、如图所示,F1、F2为两个分力,F为其合力,图中正确的合力矢量图是( )A. B.C. D.10、如果将指针分别固定在图示A点上方的B处和A点下方的C处,作出钩码质量m和指针刻度l的关系图象,由图象进一步得出的弹簧各点的劲度系数kB、kC与k相比,下列说法正确是A.kB大于k B.kB等于k C.kC小于k D.kC等于k11、如图,在水平力 F 作用下,木块 A、B 保持静止.若木块 A 与 B接触面是水平的,且 F≠0.则关于木块 B 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 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12、物体以30m/s 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物体运动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s内通过的路程为65m B.5s内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5s内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5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某同学要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获得了一条纸带,如图所图中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T=0.1s.注意: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哪两个计算点之间的距高读数不正确?_____(1)打下4点时的速度v4=_____.(3)小车的加速度算出结果为a=_____m/s1.14、(10分)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1)从图甲可读得弹簧秤B的示数为________ N(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的________(填“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分力与合力.(3)该实验中与F1、F2效果相同的力是________(填“F或“F′”).(4)图乙中方向一定沿 AO方向的力是________(填“F或“F′”).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A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已知斜面足够长,B离地面足够高,A.B均可看成质点,绳子的质量不计且始终绷紧(,,).(1)若A与斜面间无摩擦,A.B均作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B的质量;(2)若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将B换成质量为的物体,求物体A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物体A在内通过的路程?16、(12分)一物体从某时刻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v0=4m/s,加速度a=2m/s2,求:(1)2s末物体速度的大小(2)开始运动后2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17、(12分)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s内向东行驶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继续向前各通过20m的距离,第4s内又前进了15m的距离,第5s内反向通过30m的距离,求:(1)5s内的路程;(2)5s内的位移大小及方向;(3)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A【解析】A.若,则A、B间无相对运动,无摩擦力,故A正确;BD.若,则B相对于A向左运动,故B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A相对于B向右运动,A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BD错误;C.如果,则B相对A向右运动,B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所以C错误。
故选A2、C【解析】AB.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绝对大小,而是看相对大小,即物体的大小和线度相对于研究的问题而言能否忽略不计,故A B错误;C.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时,汽车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汽车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D.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战斗机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3、D【解析】取碰撞前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为:△v=v2-v1=-5-5=-10m/s,物体的加速度为:,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4、D【解析】根据v0=0的匀加速运动的一个推论∶从开始起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1∶3∶5∶……,所以位移之比为1∶(3+5)∶(7+9+11)=13∶23∶33,故D正确,ABC错误5、C【解析】试题分析: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位移不一定相同,平均速度不一定是相同的.故A错误;瞬时速度可以用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近似求解;但不能说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故B错误;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始终静止,故C正确.仅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故D错误;故选C.考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名师点睛】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关键抓住对应关系: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位移对应,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6、D【解析】先以左侧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1g、绳子的拉力T和半球的支持力N,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得知,拉力T和支持力N的合力与重力m1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OO′=h,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同理,对右侧小球,有解得:A. 24∶1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错误.B. 25∶1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错误.C. 24∶25与计算结果不符,故C错误.D. 25∶24与计算结果相符,故D正确.7、AB【解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x-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静止,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详解】A项: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项:x-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静止,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D错误故应选:A、B点睛】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移-时间图象的应用,能根据图象读取信息,要明确斜率的含义8、AB【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14s初、14s末、15s末的速度,根据求解平均速度.【详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故A正确;B.小球末的速度,则小球前内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C.小球第的初速度等于末的速度,则,故C错误;D.小球第末的速度,则第15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错误.故选AB.【点睛】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以及平均速度公式的直接应用,知道小球第14s的初速度等于13s末的速度,难度适中.9、AC【解析】AB.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以F1和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则与F1和F2共顶点的对角线就是合力,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根据三角形定则,将F1、F2首位顺次相接,合力等于从F1的起点到F2终点的有向线段,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10、AD【解析】AB.无论指针的位置位于何处,弹簧的受到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如果将指针固定在点的上方处,由于选用的弹簧长度变短,形变量也变短,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变大,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相比,要大于,故A正确,B错误;CD.如果将指针固定在点的下方处,弹簧的长度不变;故劲度系数不变,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仍等于,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1、BC【解析】先对A分析,B对A有向右的静摩擦力,再分析B受力,B可能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也可能不受斜面的静摩擦力,B受力情况有两种可能.B至少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和静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四个力.斜面对物体B可能有静摩擦力,也有可能没有静摩擦力,若斜面对物体B有摩擦力,则受到5个力.故选BC.12、AB【解析】A.物体到最高点时间为:故物体上升的位移为:下降位移为:故总路程为:故A正确B.由A的计算知,其总位移为:方向向上,故B正确C.速度改变量为:故C错误D.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得: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向上故D错误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 0和1 0.835m/s 1.5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4点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1)依据读数具有估计值;由纸带数据可知,0、1计算点之间间距不正确.(1)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4点的速度等于3、5段的平均速度,即.(3)根据可得,三式相加解得.14、(1)1.8 ;(2)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