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21页江西智学联盟体2024-2025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华玉温润玲珑,以优美的造型、瑰丽的色彩闻名于世玉是尊贵、坚贞、美好的象征,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玉的本质坚利、质朴、温润,尤其温润(阴柔)是其主要特质因此,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一致的玉器代表、反映与象征的是中国文化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貌,并且具有广博、精深和含蓄的文化特征中国古代将玉和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比德于人,称“君子如玉”孔子等人倡导的“君子比德于玉”等学说,在春秋战国的文献中常见的玉有“德”之论及“首德次符”“君子必佩玉”等言论,以及大量现代考古发现成组佩玉的情况,均完美地表达和说明了这些学说观,点。
古人本来就看重佩饰的象征意义,而戴上玉组佩饰“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经常听到佩玉之声,则“非辟之心无之入也”,正显示出玉德的教化作用古人这样做,一方面是制度与礼节的约束,也就是礼仪制度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内心的追求玉器是历史进程、社会生活、文化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文化品类,至今,中国人爱玉、崇玉、佩玉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十分突出,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究其原因,借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带刚之感,来代表国人内敛、含蓄、温柔、折中的民族性格和情怀因此,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蔡玉琴《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材料二:刘勰《文心雕龙》历来被评为“体大思精”对其与传统文化之关系问题,研究者历来多有关注但是,从玉文化的角度进行考察者却是寥寥在《文心雕龙》中多存在以美玉论说文章的现象据统计,《文心雕龙》中和“玉”有关的词语有六十几处,所占篇幅约有三十五篇之多,超过总篇数的三分之二于此我们论其如何以美玉论文德,以见其批评特色其一,刘勰常以美玉、圭璋为喻说明作者的“文德”他以为有“德”者必有如美玉之“文”刘勰亦曾多次用“圭璋”来比喻具有高贵品德的文人。
如《风骨》中“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圭璋乃骋”,是说“文章之情辞朗丽而气体雅健者,则如持有圭璋美玉具备高贵品德的君子,乃可驰誉文坛也”(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刘勰以“圭璋”来对创作主体进行审美评价,同时也体现出对创作主体的审美期待其二,刘勰曾多次以“符采相济”表达文质兼美的“文德”理想符采”即玉的纹彩,这是《文心雕龙》评论的关键词之一前辈学者将“符采”解释为“文质相副”虽有道理,但是刘勰“符采”似更偏重于“文质彬彬”之义文质相副”和“文质彬彬”都包含了文质相合的审美期待和体验,但“文质相副”似只就作品而言,而“文质彬彬”则更能体现刘勰对创作主体及文学作品的“兼善并美”的期许其三,刘勰还常以玉美喻作品“文德”及其生成问题《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本是侧重于君子人格修养的基本要求,但后世也有人将它阐释为孔子的文艺理论思想之一刘勰即是较早将其上升至文学层面者他认为“君子之文”需要“雕琢”,“雕琢”本是治玉之术语,在《文心雕龙》中多被用到如《情采》篇讲文章写作时,云“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可见“文质彬彬”是刘勰“君子之文”(文德)的最高审美理想。
其四,刘勰还常用“雕玉”“雕削”来喻文德的修饰问题《宗经》篇更是直言作文如雕玉,云“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此处引扬雄《法言》所说“玉不雕,玙璠不作器;言不文,典谟不作经”由此可见,承载“君子之德”的“君子之文”应该有必要雕琢,这样才能成为经典而流传千载刘勰引扬雄之“雕玉作器”之语来说明五经之文采,正体现了“德才”兼备的圣贤情怀刘勰认为好的文章就像精美的玉器,不但有质感而且还有美感他认为,雕琢不是雕削如《隐秀》云:“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矣这里的“雕削”有刻意修饰而使文章色彩过分绚丽的意思,而此,点是不符合刘勰“秀”美的观念的,他反对“为文造情”“淫丽而烦滥”总之,刘勰以玉论文既是传统玉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体现出传统玉文化对文章审美理论的影响,也是魏晋时期“以玉论文”思想的艺术表达玉因为其温润的触感、美丽的光泽以及坚硬的质地等,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对玉的崇拜文化经历了从神灵到人格的发展过程,至刘勰被进一步运用到文学审美理论中摘编自袁晓聪《〈文心雕龙)的以玉论文德》)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一致,是由于玉的本质坚利、质朴、温润,特别是其具有温润的特性。
B. 孔子首倡的“君子如玉”的学说,在春秋战国的文献及现代大量考古发现实物中得到完美印证C. 虽然研究者多会关注刘勰《文心雕龙》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但很少有人从玉文化的角度来考量D. 刘勰以美玉论“文德”,这包括作者与作品两个方面的内容,“文质彬彬”是其文德的最高审美理想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传统玉文化,不过两则材料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 古人有佩玉的习俗,这是古代礼仪制度的需要,也是古人对美好品德追求的表现C. 中国人普遍爱玉、崇玉、佩玉,所以玉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 《文心雕龙》以玉论文德是它的批评特色,体现了传统玉文化对文艺理论的影响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君子如玉”观点的一项是( )A. 《礼记·儒行》:“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B. 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C.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通“斐”)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D.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4. “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理解。
5. 研究玉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有哪些?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 B 2. C 3. C 4. 示例:①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②玉有审美价值,造型优美,色彩瑰丽;③玉有象征意义,象征美好、高洁、坚贞的精神品质;④玉文化底蕴丰富,玉器具有广博、精深、含蓄的文化特征;⑤玉可以代表国人内敛、含蓄、温柔、折中的民族性格和情怀 5. 示例:①以玉器为载体,引领国人爱玉、崇玉、佩玉,继承和发扬以“君子如玉”等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研究玉文化在文艺理论中的运用机制及其价值,扩大玉文化的应用范围,发掘玉文化的普适价值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曲解文意孔子首倡的‘君子如玉’的学说”错误,原文只是说“中国古代将玉和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比德于人,称‘君子如玉’孔子等人倡导的‘君子比德于玉’等学说……以及大量现代考古发现成组佩玉的情况,均完美地表达和说明了这些学说观点”,这表明“君子如玉”并不是孔子首倡,且印证的是“孔子等人倡导的‘君子比德于玉’等学说”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C.强加因果。
根据材料一可知,“玉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是“借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带刚之感,来代表国人内敛、含蓄、温柔、折中的民族性格和情怀”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诗经》里这句话,意思是“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这正符合材料一中“君子如玉”的观点A.以“金玉”为衬托,突出人应以“忠信”为宝贵的品格B.说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强调贫贱、忧愁等逆境都是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志气的条件,要正视人生的种种磨难与挫折,把它看作成功的试金石、助燃剂D.以“玉不琢,不成器”类比,强调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治国理政,都要以学习为先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答题范围主要在材料一的第一、二、四自然段答题关键在于审清题意,也就是结合选文内容,谈谈玉文化的历史、内涵和现实价值结合“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可知,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结合“中华玉温润玲珑,以优美的造型、瑰丽的色彩闻名于世”可知,玉有审美价值,造型优美,色彩瑰丽;结合“玉是尊贵、坚贞、美好的象征,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可知,玉有象征意义,象征美好、高洁、坚贞的精神品质;结合“玉器代表、反映与象征的是中国文化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貌,并且具有广博、精深和含蓄的文化特征”可知, 玉文化底蕴丰富,玉器具有广博、精深、含蓄的文化特征;结合“借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带刚之感,来代表国人内敛、含蓄、温柔、折中的民族性格和情怀”可知,玉可以代表国人内敛、含蓄、温柔、折中的民族性格和情怀。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两个方面来谈玉文化的研究意义:一是如何传承,怎样传承的问题玉文化自古以来都不是空洞的文化,而是以玉器为载体的,所以研究玉文化必然先宣传玉器的种类、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让更多的人了解玉器、喜爱玉器,进而传承以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像《文心雕龙》中渗透玉文化那样,研究玉文化在其他领域的借鉴和运用,使玉文化的价值更加丰富多彩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旷野里(节选)柳青1951年7月初的一天,前一天刚到任的县委书记朱明山正在他房里踱来踱去,考虑着刚刚文书向他报告的一个严重问题,渭河两岸产棉区普遍发现了棉蚜虫对于农业科学还远没有摸到边的朱明山,光光听说棉花生产的一个季节里,单性生殖的棉蚜虫每一个就可以繁殖到六万万亿,他就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害虫向刚刚翻身的棉农生活和新生国家的工业生产侵犯的危险性他和县长梁斌商量决定抽调干部去援助产棉区治虫晚饭后在县政府大礼堂举行的各区干部动员会,本来预定顶多开个把钟头,可是梁斌一个人就讲了将近两个钟头的话直到夜里,治虫工作队才准备分头向指定的各区星夜进发。
朱明山把治虫工作队的组长召集到礼堂的大门边谈话他怕梁斌长篇讲话中有些不合分寸处可能会给实际行动造成偏差梁县长刚才在大会上说这是个战争,他的意思是说,这是我们领导农民和棉蚜虫进行战争,你们绝不能还没有和蚜虫接触,就和农民发生冲突这么办,蚜虫欢迎梁斌脸上有点不自在,往前迈了一步,“是的,我可没号召你们向农民冲锋这个任务,一般地说基本上是发动群众的工作,发动群众嘛,还要给你们细讲吗我们哪一项任务能少了这一步,剿匪反特、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对,”朱明山笑着同意,有意截断梁试不知道又要进行多久的解释,“群众要看实际,干部就一段地一段地治给他们看那我们就出发吧朱明山连夜要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