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来访者中心疗法(讲座用.ppt

38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68238511
  • 上传时间:2019-01-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36.95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来访者中心疗法 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人本主义概要以及其产生的背景 人本主义的主要思想 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 罗杰斯,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生平介绍 主要理论 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罗杰斯(Carl R. Rogers, 1902—1987),生平介绍 主要理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自我经验 自我概念 自我和谐 价值条件作用,以人为中心治疗基建于这样的假设之上:人人都具有实现他们潜能的固有倾向,如果治疗师具有特定的特质或给与特定的治疗环境,与来访者建立治疗关系,他们则会在心理上成长,在生活上应对自如咨询目标,以人为中心治疗师设定的目标主要是过程性的目标因此,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投入质量,时时刻刻都是重要的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治疗师为来访者创立一个理想的、具有治疗效果的关系咨访关系符合六项条件,才能对当事人有所助益: 1.两个人要在心理上接触 2.来访者处在一个不一致的、脆弱或焦虑的状态 3.治疗师在关系中是一致或整合的。

      4.治疗师体验到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5.治疗师体验到一种对来访者内在参考框架的共情式理解 6.治疗师对来访者进行共情地理解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并将此体验与其沟通,让来访者感受到当事人通常出现以下改变,1、对自己有实际的看法 2、增加自信,较有能力自主 3、接纳自己的感受 4、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5、减少了对自己的压抑 6、行为表现上趋向社会化,社会适应力增强 7、较易克服压力与挫折 8、能接纳他人心理咨询基本条件的实施 1、表达真诚——指咨询者的态度必须表里如一,真诚一致;不隐瞒自己的情感,不矫揉造作,使当事人感觉出诚恳和富有人情味2、无条件积极关注—— 有条件关注——父母在孩子学习时设定交换条件,考试获得前十名,否则不许外出 无条件关注——对孩子学习考试只表示关系爱护,而不加压力,成绩不理想也以鼓励为主,不加惩罚3、准确同感 指咨询者在倾听当事人的过程中,在言行上所表现出的一种亲善与体谅的态度咨询者以设身处地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包括他的感觉、需求、欲望、恐惧等)的心理路程 构成同感有两个要件: 同情-同理心的主观层面感人之所感 理解-同理心的客观层面知人之所感 同感的真正意义是既同情又理解。

      咨询者在态度上,能使当事人领会到咨询者一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既了解他的生活困难,也分担他的感情痛苦只有如此,咨询角色才会在“非指导”的气氛下,对当事人发生治疗作用共情的定义: 罗杰斯认为:准确地知觉他人内在的参考框架,这种觉知带有情绪与意义成分,仿佛就成为另一个人,但永远又不失去仿佛的状态治疗师共情的相关行为,1.直接的目光交流,表达关切; 2.肯定地点头,身体前倾,说“嗯,嗯,哦,哦” 3.语调中包含情绪投入,表达出兴趣和某种程度的情绪投入,且情绪与来访者的感情相匹配 4.清晰而准确的语言,并且使用情绪词汇 来访者体验到的共情与治疗时的肢体语言很有关系,尤其是那种传达治疗师在场、注意力集中和兴趣强烈的肢体语言共情的负相关行为,1.语调乏味、疏离,或者像唱歌那样的语调; 2.打断、插话; 3.给予建议,并且给予保证共情的种类,安静地倾听 共情式理解 探索式的共情 唤起式共情反应 推论性共情 肯定性的共情反应 共情式面质的反应 推测或假设式共情 观察式的共情 自我揭露 第一人称的共情,情绪的功能,1.反映身体对某种情境或体验的解释; 2.提醒我们对自己而言,什么是对或错,好或坏,并且使我们朝向自己的福祉; 3.代表了采取行动的冲动,给行动以能量,并且优化行动; 4.包含了机能正常与成长所具备的重要的个人智慧; 5.揭示了一个意义系统,它提示我们生活事件的重要性; 6.往往作为我们适应环境的前认知方式,使我门能够对发生的事件作出快速反应; 7.帮助我们找到核心的信念或图式; 8.帮助我们澄清动机; 9.往往起唤醒的作用,使我们注意到有时候我们的生命不在状态; 10.对作出明智的决定至关重要。

      共感量表,水平1.该反应表明倾听着并未理解来访者所表达出的感受他可能只是对来访者感受的评论,或者是判断性的反应,它可能是建议性的、伤害性的或拒绝性的 水平2.该反应表明倾听者部分地理解了来访者的感受,并对来访者作出了一些非常肤浅的反应共感的这一水平有时也被称为减损性共感,因为倾听者在作出的反应中已经丢失了来访者经验中的某些东西 水平3.在该反应中,倾听者理解了来访者所表达出的感受和想法这一水平有时也被成为准确共感 水平4.该反应表明倾听者对来访者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其当下的觉知水平倾听者不仅表达出了对来访者表层感受和反应的理解,而且还表现出了对潜在感受的理解它有时也被称为添加性共感,不过更常见的是被称为深度反映共感障碍,心理咨询师的有关人类行为的理论 心理咨询师的共同经验 心理咨询师的需要和恐惧 对来访者不同自我组成部分的共感,无条件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所持的基本态度持这种态度的心理咨询师非常重视来访者的人性,并且不会因为来访者的任何特殊行为而影响着这种重视这种态度体现在心理咨询是对来访者始终如一的接纳和持久的温暖中无条件积极关注并非友善,而是真诚、真实 当我无法接纳来访者时该怎么办? 来访者能相信我的接纳吗?,关注热情,仅仅感觉到接纳了来访者是不够的——这种接纳必须表达出来。

      比如: 走到门口迎接来访者、与来访者握手、直接叫来访者的名而不加姓、微笑、使用温和的语气、保持眼神接触、当来访者叙述一件趣事时发自内心地大笑、用语言表达出热情、对来访者表现出真正的兴趣、身体倾向来访者、触摸来访者的手臂、肩膀、手、拥抱来访者……,关注条件性,一位丈夫,他质疑你的咨询能力 一位丈夫,他说“我的妻子保证服从我,他必须这样,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一位女权主义者,一般来说讨厌男人,包括她的丈夫 一位女士,她说;“我想离开他,因为他很乏味,我已经找到了更年轻的伴侣” 一位不停发誓的来访者 一位来访者他口若悬河,但从不说出自己的感受 一位矿工,他谈起了抗议示威中的流血冲突 一位海洛因成瘾者 一位新教会基督徒,他总想劝你改变信仰 一位打孩子的父亲 一对夫妇,他们告诉你:“你对我们毫无帮助,如果这次会谈没有任何进展,那我们最好就到此为止关注条件性,一位女士,她认为丈夫应该在人际关系中作出所有重要决定 一位丈夫,他不去制止妻子的唠叨,但以一种眼神看着你,似乎在说:“你有什么权力干涉我的生活?” 一对夫妇,他们总是指责你没有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名警察,他谈起了抗议示威中的流血冲突 一位年轻男子他抢劫了一位老年妇女 一位女性来访者,她说自己是同性恋 一位似乎从未改变过的来访者 一位女士,她经常遭受家庭暴力,但已经习以为常 一个经常打妻子的丈夫 一位来访者,他抱怨自己的生活但从未试图改变 一位经常打孩子的母亲 一位来访者他说自己爱上你了,表达真诚,1.我真诚的表达是否出于为来访者的最佳利益? 2.我一致的表达与当下的治疗情景有关吗? 3.我的表达自然、自发、真诚吗? 4.当治疗关系中出现了紧张或者问题,我的反应是否出于理解、积极地处理和修复这些问题? 5.当我对来访者有负面反应的时候,有没有首先考虑这种反应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 6.我抑制自己的感受与反应对来访者会更有好处吗? 7.如果我决定把我的负面或者有问题的反应分享给来访者,我的意图真的是为了带来治疗上的益处吗?,一致性,在对来访者作出反应时,我敢于: 感受自己内心的情感吗? 当自己感到来访者需要时而拥抱她吗? 当自己感到愤怒时而把它表达出来吗? 当来访者质疑自己分心时承认这种分心吗? 当自己感到困惑时承认这种困惑吗? 当自己渐渐被激怒时把它说出来吗? 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吗?,呐喊出自己内心的沸腾吗? 即使不知道这会导致什么后果也能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吗? 既强有力而又温和吗? 在与来访者的关系中使用感性自我吗? 从专家面具后面走出来吗? 在对来访者作出反应时我敢于做我自己吗?,一致性,一致性的重要性,1.与共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相似,心理咨询师的一致性可以让来访者更容易对心理咨询师及其咨询过程产生信任。

      2. 通过心理咨询师甘愿坦诚其脆弱产生重要作用,由此来访者知道咨询师是一个正常的人 3.心理咨询师保持一致性很重要的第三个理由则与心理咨询的以下目标有关;来访者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一致,这至少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内在目标一致性的准则,1. 必须针对来访者的反应 2. 它必须与来访者所关注的事物有关 3.咨询师赖以作出反应的经验要保持不变或格外强烈如何才能发展出一致性?,丰富对人性的经验 拓展在咨询室中可以呈现的自我,来访者中心治疗的多种形式,古典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 聚焦取向心理治疗 情绪聚焦(过程体验)心理治疗 以人为中心表达性艺术治疗,治疗过程,治疗师-来访者关系的作用 以人为中心/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最为基本的一个前提是建立一个理想的治疗关系,这被认为是促使来访者产生积极改变的一个主要资源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运用,严格的训练 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态度 倾听自我 自我接纳 共感的发展 学会真诚,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提问,1.我能够区分自我接纳、自爱和自私,并承诺是自己具备前两种品质吗? 2.我能够接纳自我吗?如果不能,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儿? 3.我有意识地试图提高自己的共感技巧吗? 4.我能够足以真诚到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都展现给朋友和密友吗?尤其在我生气、愤怒、脆弱或不讨人喜欢的时候?,健康治疗关系的特征,1.心理咨询师公开自己的目标和意图 2.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负责而不是替他负责 3.心理咨询师并不控制来访者而是准备好了被控制 4.心理咨询师并不声称自己知道什么对来访者是“好的” 5.心理咨询师并非“成功”导向的 6.心理咨询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个阶段想向来访者提供什么 7.心理咨询师向来访者作出承诺并且会为了这种关系而“战斗” 8.心理咨询师准备好了使自己投入到这一关系中而没有任何要求 9.心理咨询师希望来访者自由地做他自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