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 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练习题.docx
6页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 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练习题选择题(题文)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所代表的地形.正确的是( )A. 盆地 B. 山地C. 山谷 D. 山脊【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是中间等高线大于四周,是山地地形,B是中间等高线小于四周,是盆地地形,C是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地形,D是山脊地形,故选D选择题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A. 密西西比河平原 B. 亚马孙平原 C. 东欧平原 D. 西西伯利亚平原【答案】B【解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故选B选择题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 )A. 高原 B. 平原 C. 盆地 D. 山地【答案】B【解析】一般在地形图上,高原和山地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则越深,高原一般是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而海拔在500以下,地势起伏较大的是丘陵;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的是平原,用绿色表示,故选B.选择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B. 高原海拔较高、坡陡谷深C. 丘陵地表崎岖不平,坡度和缓D. 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内部地面起伏小;山体海拔较高,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选择题读下图,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 A. 200米 B. 400米 C. 600米 D. 800米【答案】A【解析】两地的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方的海拔相减,图中A点的海拔是200米,B的海拔是4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故选A选择题某一个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峰峦连绵,山高谷深,山谷间常有串索桥以便人们来往其间根据文字描述,这一地区的地形是( )A.以平原为主 B.以高原为主 C.以丘陵为主 D.以山地为主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某一个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峰峦连绵,山高谷深,山谷间常有串索桥以便人们来往其间根据文字描述,这一地区的地形是以山地为主;答案为D选择题甲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2000米,比乙地低1000米,则A.甲地海拔1000米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1000米C.乙地海拔1000米 D.甲地海拔3000米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面上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甲地比乙地高1000米,是指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所以正确的是B选择题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陡 B. 闭合等高线读数自中心向外读数减少,表示的是盆地C.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D. 闭合等高线读数自中心向外读数增加,表示的是山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故A错误,C正确.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故B错误.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选择题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A. 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 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C. 起伏越大 D. 起伏越小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蓝色越深则深度越大;绿色表示平原,绿色越深则地势越低;黄色表示高原、山地,黄色越深则地势越高.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故选B.选择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仅从地形考虑,从刘家坪到李家坳的四条路线中,最容易到达的是A.① B. ② C.③ D. ④【小题2】若刘家坪至李家坳的直线距离为10千米,图上直线距离为2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A.1:50000 B. 1:20000 C.1:500000 D. 1:200000 【答案】【小题1】C【小题2】A【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可知:从刘家坪到李家坳的四条路线中,③线路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平缓,最容易到达,故选C.【小题2】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2厘米÷10千米=2厘米÷1000000=2厘米=1÷500000,即1:500000.根据题意,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填空题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 【答案】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解答题看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最高峰在______地,该地海拔在_______米以上2)图中山谷位于_______地。
3)写出图中的地形部位的名称,E地是______,F地是______4)小溪B的流向是:自_______向_______流去5)沿A和C两路线登山,_______处会省力些答案】甲;600;B;鞍部;陡崖;东北;西南;A【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最高峰是在甲地,海拔至少在600米以上2)图中山谷是位于B处,这里的等高线凹向高处3)由图可知,图中E处位于两座山峰的低洼处,是鞍部地形;F处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陡崖4)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所以小溪B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流5)沿A和C两路线登山,A线会更省力,因为这里的等高线更稀疏,表示坡度更缓填空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就_______,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就_______答案】密集;稀疏【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就越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就稀疏填空题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_____.【答案】海拔;相对高度【解析】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解答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地部位名称:A.________ C.________ E.________(2)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米以上3)D位于B的_______方4)如果要沿C、D两路线攀登往B处,则选择沿____线路攀登会容易些 【答案】(1)山峰 鞍部 陡崖(2)350(3)东北(4)D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C处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E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2)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350米以上3)该图为带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平移指向标到B点,标出B点的东南西北方向,D位于B的东北方4)读图可知,C处等高线稠密,坡陡;D处等高线稀疏,坡缓;如果要沿C、D两路线攀登往B处,则选择沿D线路攀登会容易些。
解答题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请将图中五个地形部位的名称(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填入下表2)甲地的海拔是 米;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答案】(1)(2)1250米;220米【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读图可知,甲为闭合等高线向内数值增加,为山顶或山峰;丙为两个山峰之间部分,为鞍部;丁为等高线重叠在一起,为陡崖EF为一组凸向高处的等高线,故其为山谷;GH为一组凸向低处的等高线,故其为山脊2)据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1250米;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220米解答题根据某地等高线图,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答案】【解析】地形剖面图一般画法:先画坐标轴,再画轴距,画好高程,然后等高线左右两端对应下面画的图做垂线交下面的图的表示相同高度于一点,每个等高线都这样做,最后把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该题只需这些点连起来,比较简单注意山顶的位置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