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3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2页八年级数学上册 13.3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够用不等式表达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能够确定不等式的整数解过程与方法:经历解方程和解不等式两种过程的比较,体会类比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坚持等良好学习习惯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解两个不等式;之后让“大家谈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异同点;最后是关于通过列不等式表示数量之间不等关系的例题2、3,其中例3涉及到了不等式的正解数解问题关于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学生在去分母这一部可能容易出错,可以采用通过学生深度解决、师生总结交流方法、巩固应用等方式处理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问题,学生确实会有一定困难,主要是思考不够认真,缺少方法等原因,教师要注重借助数轴的学法指导教学重点:1、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用不等式表达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3、确定不等式的整数解教学难点:1、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去分母这一部的准确性2、不等式的整数解的确定教学流程:一、直接引入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一)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异同点1、出示问题,让学生板演找两名同学,分别解下面两个问题:(1)解方程: ﹦(2)解不等式:≤2、小组讨论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的异同点3、师生交流相同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相同,依次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不同点: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化系数为1时,要注意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4、运用新知将下列不等式中的分母化去:(1) (2)≥重点关注:①去分母的方法: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②特别要注意常数项和单项式一定也要乘二)用不等式表达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1、投影出示例2,学生思考解决方法例2 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代数式的值比的值大?2、师生交流解题方法:先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再解不等式特别注意: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所对应的不等号如不小于、不大于、是负数、是非负数等3、巩固应用请根据下列描述列出不等式:(1)代数式5x+2是负数;(2)代数式x+20的值小于(3)代数式的值不大于(三)确定不等式的整数解1、投影出示例3,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例3 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我们前面已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是x≤5,它的正整数解是什么呢?2、小组讨论3、师生交流:总结方法:可以借助数轴工具,确定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如:x≤5在数轴上表示为:1-3024-2-4-135-5容易看出x≤5的正整数解为x=1,2,3,4,5.重点强调:①要注意不等号是否有等于号;②注意题目所求的整数解类型,如:正整数解、负整数解、非负整数解、非正整数解、整数解3、巩固应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x<3的正整数解是 ; (2)x>的负整数解是 ;(3)x≤4的非负整数解是 ; (4)-2.3
这样处理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合理运用教材,减轻师生的负担本节课所选的习题决大多数是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如:对于探究新知的第一个环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异同点的巩固练习题是课本例2、例3的不等式,而在后面处理例2、例3时就不用从头开始解不等式,直奔重点这样处理,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查找资料的负担,又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重复做同一类型的习题,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