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7页可修改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古代某制度下,“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该制度“形成状如‘树之干与枝’的关系”下面对该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B. 实行自下而上举荐制C. 大宗与小宗是绝对的D. 地方有较大自治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形成状如‘树之干与枝’的关系”可知是按照血缘关系的制度,说明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A正确;B属于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注重血缘关系的宗法制,与地方自治权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形成状如‘树之干与枝’的关系”,联系所学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解答2.“秦始皇设职授官……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以下制度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A. 分封制B 皇帝制C. 九品中正制D. 郡县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下长官是由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不再世袭,体现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故D正确;分封制、皇帝制均是按血缘世袭的,没有终止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排除AB;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依据门第高低的选官制度,不符合“秦始皇设职授官”,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秦始皇设职授官……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结合所学郡县制的内容和意义分析解答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 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取士B. 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 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D. 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中“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和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等信息反映了皇帝分割相权,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目的是加强专制,B符合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取士、提高行政效率、整顿吏治等方面的内容,故排除ACD4.钱穆先生指出,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因而“其官仍以尚书(正一品)为重”,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这是因为A. 朝野普遍认为阁臣头衔无足轻重B. 明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中枢机构C. 六部尚书掌握朝廷的最高决策权D. 明朝政治腐败官僚体系混乱不堪【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可知内阁大臣职位品衔不高,材料“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更能说明上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主要原因内阁不是法定的中枢机构,故B正确。
因为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因而无规定品级,不是头衔无足轻重,故排除A六部尚书只是形式上的执行机构,无決策权,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官僚体系混乱不堪,D错误5.某学者认为,“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民主制度A. 是所有城邦居民的民主B. 是仅限于公民内部的民主C. 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 开近代西方间接民主先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民主只是公民的内部的民主,广大的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没有公民权,不能享有民主权利,故B正确;古希腊民主只是公民的内部的民主,广大的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没有公民权,“所有城邦居民的民主”错误,排除A;直接民主和轮番而至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古希腊民主制度是直接民主,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6.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其中的十个法表主要是由贵族编订的并为其利益服务,在引起平民强烈不满后,才增编两表,虽然《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撰却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
这是因为A. 是在平民主导下诞生的B. 奠定了“万民法”的基础C. 体现了罗马公民的意志D. 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因此是平民的胜利,D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斗争的情况下产生的,并不是平民主导的,A错误;奠定了“万民法”基础是公民法,B错误;《十二铜表法》实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虽然《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撰却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结合《十二铜表法》的背景和意义解答即可7.据俄罗斯卫星网9月27日报道,英国反对党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表示,如果首相特蕾莎梅无法与布鲁塞尔就脱欧协议达成最终一致,则工党希望首相特雷莎梅辞职并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下列有关英国首相说法正确的是A. 由英王任命,对英王负责B. 如果议会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时,首相必须下台C. 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D. 与各部大臣在大政方针上可以不一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推行责任内阁制,内阁(首相)要对议会负责,不对英王负责,C项正确,排除A项;如果议会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时,首相不一定要下台,也可以要求解散下议院进行提前大选,故B项错误;内阁大臣与首相共进退,采取集体负责制,D项错误8.1952年杜鲁门总统命令商务部长将某些钢铁企业置于联邦政府的管制之下,不久,最高法院裁决杜鲁门发布的这一行政命令违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B. 总统无权签署上述行政命令C. 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D. 司法机关的权力高于行政权【答案】C【解析】【详解】杜鲁门总统命令商务部长将某些钢铁企业置于联邦政府的管制之下,最高法院裁决这一行政命令违宪,体现了最高法院对总统权力的制约,即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体现了美国分权制衡的原则,故C正确;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服从联邦政府,A错误;总统拥有签署上述行政命令的权力,B错误;美国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D错误9.“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己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饱开火了”文中的“大炮”是A. 资产阶级代议制B. 古典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空想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充分暴露以后,它主张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比空想社会主义更具科学性和彻底性,因此是“大炮”,C项正确。
据材料可知,科学社会主义是“大炮”,向资本主义制度“开火”,A项错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与设问不符,B项错误由“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社会主义者已发射若干小排炮”可知“乌托邦式的”是指空想社会主义,D项错误10.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预言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C. 巴黎公社失败D. 两个政府并存局面结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缺乏铲除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C项正确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不符,A项错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不符,B项错误。
俄国七月事件表明两个政府并存局面结束,发生于1917年,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不符,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巴黎公社,需要掌握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结合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即可11.马克思说,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前提下在全世界同时发生下面事件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是A. 美国独立战争B. 十月革命C. 德国的统一D. 法国大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故B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AD;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与社会主义革命无关,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联系所学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性质分析解答12.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这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 进行资本输出B. 获得永久居住权C. 要打开中国市场D.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答案】C【解析】【详解】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其途径就是通过开放通商口岸,实现其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目的,故选C;1895年甲午战争后,列强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资本输出,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永久居住权和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排除B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联系所学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分析解答13.传教土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解答本题需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即“拿破仑三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三世其生于1808年4月20日,卒于1873年1月9日,且由于“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是《天津条约》,所以应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14.史学界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既显示出旧时代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又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下列措施反映其新时代特征的是A.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B. 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C. 以法治国,发展工商业D.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答案】C【解析】【详解】AB是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解决生产资料的内容,D是《天朝田亩制度》产品分配的原则,体现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旧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和农民建立平均主义的大同社会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不符合“新时代特征”,排除A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