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青少年恋爱与性心理指导.do.doc
22页1第七章 青少年恋爱与性心理指导● 青少年的恋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青少年有哪些不合理的性观念?● 青少年的恋爱行为和性行为该如何指导?“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渴望着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渴望着感受爱情带来的醉人滋味,渴望着爱情带来的成人感和成就感可是青少年朋友由于缺乏对爱情的客观认识,缺乏对爱情挫折的承受力,他们可能难以接受恋爱和性爱中的炼狱般的伤情、失望和苦痛,有时会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和他人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恋爱和性心理指导,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非常必要本章在对青少年的恋爱心理特点、性心理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青少年恋爱与性心理指导的方法第一节 青少年恋爱心理特点青少年恋爱心理特点与年龄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青少年的恋爱各有特点一、中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随着生理的性成熟,中学生的性心理悄然地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他们开始对性具有强烈的好奇,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感,于是关注异性、亲近异性,产生爱慕和追求的情感,开始感受爱慕异性带来的怦然心动和依依不舍的情绪感受不过这种正常的青春期的异性吸引,常常会因为中学生的幼稚性和冲动性,转变成为中学生的恋爱。
中学生的恋爱具有以下特点:(一)朦胧性“爱情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幅迷人的画,是一曲醉人的歌 ”中学生的恋爱也具有爱情的这种美好感觉不过,学生的“爱情”还不是真正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异性好感,这种异性好感还处于一种朦胧状态中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受暗示的意识性比较强,同时也渴望得到异性的欣赏,往往会把这种朦胧的好感当作爱情的降临案例】小娟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的书包里有一封信小娟怀着忐忑的心情把信打开,信中的甜言蜜语让小娟的心砰砰直跳写信者是班上的体育委员他个子高高的, 篮球打得非常棒,很多女孩子都对他有好感,小娟喜 欢他很久了面 对这突如其来的 “求爱信”,小娟 觉得幸福从天而降,内心的喜悦无法言表以后的几天,她刻意回避了他的眼睛,回避了他眼神中的询问和焦虑可是那几天却让小娟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幸福感,感 觉温柔的阳光紧紧 包裹着自己她想,也许这就是爱情!像小娟这样的例子在中学生中是比较普遍的几乎每一个中学生都会在中学时代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并在独自的想像空间中进行加工,让自己体会一种全新的情绪体验——迷醉、兴奋、甜蜜,宛如云中漫步这种朦胧美和幸福感让中学生增加了新的情感二)单纯性中学时的情感很单纯,没有任何的杂念,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甚至有时候追求那种柏拉图式的纯粹精神的感觉。
这种单纯性有时候还带有一定的幻想成分,也充分体现了青少年渴望纯真爱情的愿望三)盲目性2由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身心的发展没有完全的成熟,其恋爱观和人生价值观等都处于发展之中,此时的恋情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是好奇心的驱使或者同学的撮合而爱恋异性;有的也会因为某一偶然的事件使两个人互相产生好感;也有的是因为对方的气质、美貌、口才、体魄等折服,身不由己地想要和对方接近……我国学者李鹰对山东省六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学生的调查 1表明,54%的学生认为中学生恋爱是“出于好奇,想试试看” ,约 20.5%的学生认为是“感情需要” ,13.9%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弥补精神空虚” ,7.1%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满足性的欲望” 可见,中学生的恋爱没有明确的恋爱目的,没有恋爱规划很少有人会在中学阶段的恋爱中仔细考虑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处理恋爱和学业的关系、今后的家庭生活等问题四)冲动性虽然中学生的恋爱不是真正的恋爱,但是中学生本人却并不这样认为,而且一旦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进入恋爱角色后,他们的情感往往如破堤之水难以抑制用俄国著名文学家屠格涅夫的话来说,它是“一种会燃烧的无法抑制的感情” 这种强烈的、易冲动的情感促使他们对恋人产生强烈的亲近欲望,与恋人相处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兴奋和冲动。
这种情感的冲动性特点容易使不成熟的中学生丧失理智,过早偷食禁果,发生越轨行为案例】小玉考上了省城的重点中学,她第一次离开了父母开始了独立生活由于她初次在外生活,什么都不会,住校生活的枯燥和学习 的重压让她感到喘不过气来这时,高年级的小林出现了,他温柔体贴,帅气潇洒,处处谦让,小玉和他的关系越来越好在一个晚上,小林吻了小玉此后,小玉就认定自己是小林的人了,为了表达自己的爱 ,小玉和小林 发生了性关系从此,小玉的心就没有平静过,她的眼里、心里全部塞满了小林的影子,再也没有心思学习了像小玉这样在中学阶段就发生性关系的中学生人数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学生中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为了纯真的、浪漫的爱情自愿付出这人生的第一次当冲动过后,激情退去,留给他们的更多的是自责、害怕、自卑、痛苦如果女生一旦怀孕,则恋爱双方都惊慌不已,而男生大多不敢负责五)隐蔽性由于我国社会对中学生恋爱持不支持态度,所以大部分有恋爱关系的中学生在恋爱的时候都尽量回避父母、老师和同学他们常常采用书信、、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来传递感情这种隐蔽性其实也反映了中学生的“心理闭锁性” ,他们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中学生恋爱的隐蔽性使成人难以及早发现,容易被蒙在鼓里,直至出现问题时,才恍然大悟。
六)逆反性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他们的成人感、独立性和逆反性十分强烈一方面,中学生模仿成人的恋爱行为使他们的成人感意识加强,他们认为恋爱意味着自己的成熟和独立;另一方面,成人在解决中学生恋爱问题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采用的压制或回避的方法而这更是激发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好奇本性父母和老师越是不让他们谈恋爱,他们就越是要在一起,而且愈加亲密案例】小龙是某重点中学高二的学生,他和本校初二的小阳已经谈 恋爱一年多了不知是 谁“ 走漏风声”,小龙和小阳的事情被他们的父母知道了望子成 龙的小龙 爸爸一气之下对小龙拳脚相向小阳的父母也对小阳采取了“ 隔离” 措施为了反抗父母,小 龙偷了父亲 500 元钱带着小阳离家出走一个多月的“ 流亡”时间里,他们白天大多数时间 都在网吧里度过,一天只吃两顿路边小饭馆的快餐,晚上睡的是低价小旅1 李鹰. 中学生异性交往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当代教育科学 2005 年 17 期34-353馆的床位七)不稳定性青少年的身心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其兴趣、信念、审美观、价值观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再加上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很多学生会因为自己一时的冲动而后悔,很快改变自己原来的想法。
情感的盲目性、片面性也会造成中学生恋爱的不稳定性因此,中学生的恋情是极不稳定的昨天山盟海誓的情感,今天或许就已变为历史,明天就会消失在风中八)差异性中学生恋爱存在性别、地域、学校、家庭和学习成绩上的差异从学生谈恋爱的性别比例上看,女生谈恋爱多于男生;从学校地域看,城市学校学生比农村学校学生多;从学校类别看,职业中学比普通中学多;从家庭构成看,家庭不健全的比家庭健全的学生多;从学习成绩看,学习成绩差的比成绩好的多二、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青少年怀着美好的憧憬步入了大学的殿堂,美丽的校园环境、相对轻松的学习生活、趋于成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都为大学生追求美好的爱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父母和老师再也束缚不住青春的激情,爱情犹如春天之花开遍了大学校园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恋爱特点既又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普遍性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年龄也普遍成年,成人感、独立感、性意识较中学阶段更强这一时期很容易情窦初开的恋爱心理,从大一到大四,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项调查 1发现,被调查的 200 名大学生中 81%的学生想谈恋爱,如果遇到合适的就谈;46%的正在谈恋爱;只有 18%的学生认为,年龄还小,正在学习,不想谈恋爱。
可见,大学生对爱的需要非常强烈,大学生恋爱的趋向非常明显二)盲目性虽然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已趋于成熟,人格的形成也逐渐稳定,但是,大学生由于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对爱情真谛的认识还不够成熟,没有做好恋爱的心理准备,此时的恋爱也具有盲目性从我国学者张运生对河南大学医学院学生的一项调查 2中可以管中窥豹:大学生在回答“恋爱主要是为了什么?”时,28.3%的大学生选择“体验爱情幸福” ;37.6%选“充实大学生活” ;11.0%选“将来结婚成家” ;9.8%选“赶恋爱风的时髦” ;13.3%选“不知为了什么” 案例】小李是北京某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本来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在大学里会谈恋爱,可是到了大三的 时候,他 发觉自己成了一个孤 单的人——宿舍里其他三个室友都有女朋友了看着别的同学成双成 对在他面前晃来晃去,小李 觉 得心理不是个滋味近段时间,他发现同班有个女同学经常有事无事的找他, 显然对他有好感,他也比 较 喜欢这个女生再加上,好多同学都 说,大学四年没有尝试过爱情的滋味, 简直就人生是最大的失败于是小李决定在大学剩下的两年时间里好好地过一把爱情的瘾可见,大学生恋爱,仅有极少数人是以婚姻为前提进行交往。
像小李这种由于外界的刺激和推动,凭借一时的冲动和好感就开始恋爱,在大学校园中为数不少这样的恋情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轻率性,容易把恋爱与婚姻相分离, 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其实质是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1 袁立:《当代大学生恋爱态度调查与分析》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 年第 4 期,278-2802 张运生:《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与教育》 , 《中国健康教育》2004 年 8 月,第 8 期,713-7144(三)不成熟性大学生恋爱的不成熟性主要表现为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而轻内在男生倾向选择漂亮、温柔、妩媚的女生;女生倾向于选择才华出众、帅气潇洒的男生在恋爱方式上,常常追求花前月下式的浪漫,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在恋爱行为上,注重恋爱的过程,不注重恋爱的结果, “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 四)公开性大学生的恋爱不同于中学生“地下活动”的隐蔽状态,他们的恋爱勇敢而直接餐厅、教室、自修室、图书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相恋伴侣的身影而且大学生的恋爱行为的表现也比过去具有更大的公开性牵手、拥抱、接吻在校园中随处可见这也构成了大学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五)自主性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成熟以及脱离了家庭的束缚,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在恋爱问题上更会有自己的观点,自己做主、自由选择,不再受传统婚恋观的限制,只要是两情相悦,一般不会考虑其他人的看法就会大胆恋爱;有的两个人恋爱多年家人还会一无所知恋爱的自主性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的恋爱自由,但由于本身思想观念不成熟,人生阅历较少,又没有家长、老师的指导,因此这种自主性容易引起对爱情的认知偏差六)浪漫性大学时代也正是追求浪漫的季节,在大学生的恋爱中都会渴望两个人的心心相印,注重恋人对自己的欣赏,向往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只要两个人有共同的志趣,能够在一起学习、生活、娱乐、谈论人生、相互的关爱和理解,就是最快乐的事情因为大学生的恋爱中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而很少涉及经济,以后的婚姻、家庭等现实问题,也体现了大学生恋爱注重过程,而轻视结果的特点七)开放性在大学校园里有一个正在形成的群体——“夫妻部落” ,而这所谓的“夫妻部落”并不限于登记结婚的大学生,而是指那些恋爱同居者现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已经日趋开放2004 年 1 月 28 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 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
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 26 所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 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 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 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 8%,4项加起来超过了 60% 1而且更为有意思的是大学生对多角恋居然也持宽容态度 2,3,表现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