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知识点《安徽省的自然条件与农业》.doc
2页初中地理知识点《安徽省的自然条件与农业》 一.自然环境 1.平原、低山、丘陵相间的地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部为淮北平原;中部为皖西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南部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分南北两列,之间有巢湖盆地全省最高峰:莲花峰(黄山主峰),石台的蓬莱仙洞和广德的太极洞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成的 2.温和湿润的季风气候 安徽省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温和湿润,夏雨集中黄山、天柱山成为避暑胜地 (1)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 淮河以北为暖温带(温度带)半湿润(干湿地区)地区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温度带)湿润(干湿地区)地区 (2)降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山地多,平原和丘陵地区少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我有的天气现象一般从6月16日至7月10日,历时24天 (3)旱涝灾旱频繁,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危害最大其中淮河流域尤为突出 3.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1)三大流域 淮河横贯安徽北部长江自西南向西北横贯安徽,有“八百里皖江”之称南部的新安江,属钱塘江水系 (2)安徽省最大湖泊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属于长江水系,有“皖中明珠”之称。
瓦埠湖是淮河水系中最大湖泊大型水库分面在大别山区的有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等水库,黄山脚下的有陈村水库(又名太平湖) 4.过渡性的植被和土壤 (1)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自北向南依次为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地植被呈垂直分布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繁多有大面积的人工林和经济林 (2)土壤呈现自北向南过渡的明显特点,淮北地区主要为棕壤,江淮地区为黄棕壤和黄褐土,皖南为黄壤和红壤在江淮和皖南地区有大片肥沃的水稻土 二.农业 1.农业大省 形成了淮北的小麦、长江流域的水稻和油菜、淮北和沿江的棉花、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林、茶等优势产业带有“活化石”之称的扬子鳄是最为珍贵的珍稀动物 2.矿产开发 五大优势矿产: 煤炭:储量居华东地区首位,集中分布在两淮地区 铁矿:分布遍及全省,以马鞍山、当涂、繁昌、庐江等地最为集中 铜矿:主要分布在沿江的铜陵、池州、怀宁、庐江等地明矾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也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