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第五章.ppt
49页第5章 企业规模,朱友发,5.1 规模的界定,5.1.1根据企业目标界定企业规模 (1)利润最大化(高利润)-可以作为成功标准,但不能作为判断企业规模的标准---利润率与利润额,也许一个很大的企业和一个中等企业利润差不多; (2)市场领导者(高市场份额)-不能作为判断企业规模的唯一标准 (3)销售收入最大化(高收入)-不能仅销售收入来定义企业规模 一个小规模的电脑公司与一个大规模的酒店的---用销售额不能判断 (4)企业成长(高成长率)-不能 (5)在不同市场上开展经营活动(降低单一市场经营风险)不能 (6)自我满意(自己喜欢的经营方式)-不能 保证获得稳定的收入,P69,英国1985年公司法按照营业收入或收入来对企业规模进行归类:不一定是合适的5.1规模的界定,5.1.2 根据企业类型界定企业规模 ㈠私营部门的企业规模界定 (1)个体企业-业主一人,一定是小企业吗? (2)合伙制企业—也不能;经营电梯呢 (3)有限责任公司-也会有很高的销售额 (4)股份有限公司-相对正确-一般都是大企业 (5)合作制企业-两人或多人 (6)特许经营—大企业和小企业都可以特许,㈡公共部门的组织规模界定,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也大企业、不一定大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华为;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是大企业-国家有大小、国有企业也有大小 政府部门 地方政府事业单位 总结:政府部门或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可以定义组织规模有帮助。
5.1.3 根据雇员人数界定企业规模,高销量—依赖于能够购买商品的市场规模—生产出大量的商品—必须足够的劳动力-一般情况:员工数量很多,一般会有很高的销量,反之,高销量,则员工数量多;国有企业-用员工数量衡量企业规模比销售量和销售收入更合适 现在虽然有机器人出现,但很多岗位还是要人来操作的 所以用企业雇佣的员工人数来衡量企业规模,界定企业规模的二种方法,,,5.2企业成长的动因,企业成长,市场份额增加,更强的竞争力,规模经济更显著,劳动分工细化,企业成长概述,在原有的规模上成长—每年同样的规模;没有过多的欲望,对自己的现状满足,--稳步发展 不断成长—雇佣更多员工;增加营业额;增加利润;---投资收益率 成长的方式:多元化战略---市场多元化(进入不同市场-国内-国外),产品多元化(多种类型产品) 动因:劳动分工细化、规模经济 结果:市场份额增加;竞争力更强,5.2.1 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含义:是生产的方式之一,在这种方式下,人们只生产或提供自己擅长的产品或服务某一部分的生产方式,工作以及生产过程会在不同的员工之间进行划分 劳动分工原理:劳动分工的好处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来的。
劳动分工例子—木工制造家具,劳动分工的积极作用,(1)每个人只负责自己最擅长的工作 (2)长期重复的工作会使员工的技能增加 (3)节省工具,可以购买更加专业化的工具 (4)由于工人们不用从一个生产程序转向另外一个程序,从而节省了劳动转换的时间 (5)由于每名工人只负责工序的一部分,那么工人只学习某项特定的工作会比学习整个工序节省很多的时间 (6)雇主能更加准确的估计生产成本和产量,劳动分工的消极作用,(1)由于长期重复同一项工作,员工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容易导致员工旷工-容易跳楼 (2)如果员工过于专业化,那么一旦他们的工作被机器所代替,那么他们就面临失业的危险了,由于员工除了自己从事的工作之外很少接受其他的培训,那么找工作的机会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转岗 (3)随着所有的生产过程都被机器或劳动分工所代替,传统的手工工艺会逐渐消失-- (4)成品的质量取决于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所以,一旦一道工序出了问题,整条生产线都会停下来 -一道工序影响下一道工序,P74,劳动分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各四点),不是所有的劳动分工都可以实现,像理发和牙医等不分工更好 课堂练习一:劳动分工 P75,5.2.2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含义:是指随着企业大规模生产,使得单位成本和平均生产成本都会下降。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降低成本,意味着增加产量;对于零售企业降低成本,意味着增加店面数-销量—与规模有关 规模经济的类型: 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由集中在某一个地区内的某个产业内所有企业公共拥有的间接利益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直接形成的成本节约内部规模经济包括: 技术规模经济 财务规模经济 管理规模经济 采购规模经济 风险分担的规模经济 研发规模经济,技术规模经济,含义:指企业可以从劳动分工中获益 产业资本—资本丰富,可以购买更多的机器,生产的产品更多,分摊的成本更少 提高专业化—流水线的某个岗位更专业 尺寸增加—基于体积的变化 倍数原理—给予流水线的变化,例子,运输系统:大型油轮、超级油轮、大型集装车 油轮的尺寸增加,容量会是以前的8倍 倍数原理:流水线机器数,财务规模经济,多融资渠道; 更低利率 股票发行,管理规模经济,同等监督者和管理者,规模越大,分摊的管理成本:学校、医院、工厂 企业规模越大,分工越细,越能雇佣专业人员,采购规模经济,采购规模越大、订单越大,折扣越高,进价越低; 大规模采购带来管理及包装成本更低(每次采购的管理成本和物流包装成本) 形成专业购买商和销售者-专业采购团队,风险分担的规模经济,产品多样性 市场多样性 更好的感知市场信息 企业越大、和市场接触越多,对市场更熟悉,研发规模经济,销量足够大,才能更好地分摊研发费用 2015年研发开支高达596亿元 华为2015年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60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69亿元人民币(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经营活动现金流达到了493亿元人民币。
课堂练习2-规模经济,,5.2.3 规模不经济,企业成长:可以带来规模经济;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规模不经济 规模不经济的含义: 指企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规模不经济表现:内在规模不经济;外在规模不经济,内部规模不经济:,内部规模不经济:指由于企业规模过大而导致管理层和员工的距离加大,使得员工感到自己不被重用,员工士气降低,没有工作动力 顾客会感到他们是在与一个庞大的没有人情味的企业做交易,这些问题使得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妨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总结:控制问题、协调问题、士气问题、顾客不满意---大规模病、大企业病,外部规模不经济:,外部规模不经济:指由于产业在某地区过于集中,可能造成本地区过于拥挤、劳动力短缺、高房价、交通阻塞以及环境污染,所有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总结:劳动力短缺;结构性失业、环境污染、交通堵塞、拥堵成本-房价和工厂价格提高,5.3企业成长方式,外部成长,含义:收购、兼并 好处:比内部成长成本更低,能从规模经济中获益;可以快速扩张,在更大的市场中竞争;可以避免被其他大企业收购;花费时间短而且相对较简单 通常企业内部成长一段时间后,再外部成长—万达,收购,股份有限公司之间进行;一般要到51%,就算控制了该公司,但一般会低于51%来完成收购。
收购的规定:英国:通过垄断和兼并委员会批准;收购5%以上大公司股份必须报证交所 类型:善意收购、恶意收购—宝能收购万科 结果:收购完成后,被收购人将不复存在;原公司董事或股东在新公司一般没有职位和股份,兼并,含义:两个企业合并组成一新企业一般要使用新公司名字;中国中车—南车和北车合并 方式: 横向兼并、 纵向兼并、 侧向兼并或混合兼并,横向兼并,两家处于同一生产阶段的企业的合并 基本上是同行 玩具生产商 玩具分销商 玩具零售商 合并后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激烈程度会下降 --兼并优势之一,纵向兼并,纵向兼并: 两家不处于同一生产阶段的企业的合并; 采购-生产-批发-零售 ①前向兼并:与下游企业的兼并; ②后向兼并:与上游企业的兼并; 好处:确保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可以保障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畅通侧向兼并或混合兼并,侧向兼并: 两家生产产品相似但不竞争的企业的合并;使得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同一需求)面包、饭店 混合兼并: 两家生产不同类型产品的企业的兼并不相关-不同需求,面包店的兼并活动,横向兼并 纵向兼并:前向兼并;后向兼并 侧向兼并,汽车制造商的兼并活动,横向兼并 纵向兼并:前向兼并;后向兼并 侧向兼并 混合兼并—不相关,课堂练习3 :收购与兼并,问题:P83 以上材料中的收购或兼并的类型,名词解释,★1、劳动分工工作以及生产过程会在不同的员工之间进行划分 2、规模经济指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优势 ★3、规模不经济指由于企业规模过大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名词解释,★4、内部规模经济指由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直接形成的成本节约 ★5、内部规模不经济 由于企业规模过大而导致管理层与员工的距离加大,使得员工感到自己不被重用。
员工士气会降低,没有工作动力顾客会感觉到她们是在与一个庞大的没有人情味的企业做交易这些问题使得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妨碍了企业的顺利运作选择题,选择题,4、收购: 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收购公司续存,被收购公司消失; 兼并: 两家企业合并成立一家新企业,原两家公司消失; 合资: 两家企业投入资金和专门技术组成一家新公司; 5、善意收购: 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被收购企业同意协商; 恶意收购: 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被收购企业反对被收购;,选择题,6、横向兼并: 两家处于同一生产阶段的企业的合并; 纵向兼并: 两家不处于同一生产阶段的企业的合并;①前向兼并:与下游企业的兼并; ②后向兼并:与上游企业的兼并; 侧向兼并: 两家生产产品相似但不竞争的企业的合并; 混合兼并: 两家生产不同类型产品的企业的兼并 7、市场份额:市场总销量中某企业生产的产品所占有的比例;,案例分析问答题,★1、企业成长的动因是什么?给企业带来哪些利益? 答:企业成长的动因主要有两方面:劳动分工和规模经济 (1)劳动分工益处:劳动分工使每个员工只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内容,有利于员工提升 工作技能;节省了工序转换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利于节省工具,可以购买更专业化的工具;便于企业更准确估计生产成本和产量; (2)规模经济益处:规模经济使企业获得很高的产出量以及成本优势,产量的增加使得产品的单位平均成本及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获得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案例分析问答题,①大规模生产,使得企业与供应商溢价能力增加,导致原材料成本下降,采购成本降低; ②大规模生产,使得企业的固定成本摊薄,生产成本降低 ③大规模生产;使得企业销量增加,单位销售成本降低;,案例分析问答题,★2、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 答:(1)在劳动分工方面的消极作用: ①由于长期重复同一项工作,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劳动积极性; ②员工过于专业化,工作技能单一,劳动竞争能力减弱; ③劳动分工促进机械化大生产,传统手工艺会逐渐消失; ④成品质量取决于制造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出故障,影响整条生产线;,案例分析问答题,(2)企业规模过大所带来的消极作用: 从内部看:①过大的企业规模使得企业在运营和协调方面越来越困难; ②过大的企业规模使得企业对各运营环节的控制越来越难 ③过大的企业规模使得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距离拉大,降低员工士气; ④过大的企业规模使得企业在与顾客沟通方面处于强势,产生顾客不满意;,案例分析问答题,从外部看:①产业过于集中,对同类技能劳动需求增加,容易会导致劳动力短缺; ②产业过于集中,劳动力技能过于单一,容易产生结构性失业; ③产业过于集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 ④产业过于集中,生产要素需求超过供给,容易产生拥堵成本;,案例分析问答题,3、企业成长的方式有哪些? 答:企业成长的方式一般有两类:内部成长和外部成长。
(1)内部成长:销售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方式成长的速度比较慢; (2)外部成长:涉及到其他企业,企业可以作为一个收购者或兼并者,通过收购和兼并达到企业扩张的目的收购或兼并通常比内部成长花费的成本更低,而且使得新企业能从规模经济中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