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古代宗教》 川教版.ppt
20页第11课1. 佛 教产生的背景:产生的时间:产生的地点: 创始人:对等级制度的不满 (反对婆罗门的统治)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2. 苦谛: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 集谛: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造业就不免受轮回之苦 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 道谛:要达到“涅磐”必须修道 佛 教 最 根 本 教 义“ 四 谛”概括为:宣传因果报应,提倡禁 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 3.4.佛教大乘教:尊如来佛为最高神,“普渡众生” 分布范围:印度北部、中亚、中国、 日本、朝鲜和韩国小乘教:不拜偶像,自我超度 分布范围:印度南部、斯里兰卡、 缅甸、泰国等地佛教节日: 浴佛节、成道节、涅磐节5.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节前,佛教徒将寺院打扫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净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日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盆中注满了用麝香、丁香等配制成的香汤,汤中立着一尊铜像沐浴开始前,寺院住持率领全寺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们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
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灾除难 浴 佛 节6. 基 督 教 产生的背景:犹太人长期 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 产生的时间:公元1世纪 产生的地点:巴勒斯坦一带 创始人:耶稣(传说中的) 传播:非法宗教 合法宗教 罗马国教 整个欧洲 全世界7.耶稣降生8.耶稣受难图宗教画基督下葬9.基 督 教 最 重 要 的 教 义1、崇拜上帝2、忍受苦难3、相信天堂和地狱10.基督教的分裂: 产生不久逐渐分化为东(以讲希腊语的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以讲拉丁语的罗马为中心)两派;公元11世纪(1054年)分裂,东部称正教,即东正教;西部称公教,即天主教 16世纪,天主教在改革中又产生了一些新宗派,称为新教;后又不断分化,形成派系繁多的现象 节日:圣诞节 复活节 公元纪年:以“耶稣出生”之年为公元元年11.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月日至月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典型的复活节礼物跟春天和再生有关系: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特别是百合花是这一季节的象征。
复 活 节 12.复活节彩蛋13.伊斯兰教 回顾第4课第2节阿拉伯国家的建立的相关内容: 产生的背景: 参见课本25页正文最后一节 产生的时间:公元7世纪 产生的地点: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创始人:穆罕默德14.信仰:除安拉外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信安拉、信经典、信天使、信先知、信后世) 附注:伊斯兰教属于一神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 位一体的组织 传播: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伊斯兰教的信仰和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乃至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并提供了组织形式;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乃至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也为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之传到亚洲和北非等地,并产生了重要影响15. 伊斯兰教 节日:开斋节 宰牲节 信徒: 称之为“穆斯林” 经典:古兰经(后人集录穆罕 默德的说教而成)教派:逊尼派、什叶派16. 它与开斋节、圣纪日同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而且是最大的节日因袭传统的宗教习俗,在过宰牲节时,凡有条件和能力的穆斯林家庭都要买来活羊宰杀即使买不起活羊的穷人家也得想办法弄点儿肉来打打“牙祭” 宰 牲 节17.名称创立经典教义主要派别传播发展主要节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古印度 1世纪 耶稣巴勒斯坦 7世纪 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 浴佛节圣诞节复活节开斋节宰牲节大藏经 四谛圣经 平等、 宿命古兰经 五大信仰东正教天主教什叶派逊尼派宣扬“众生平等”;不主张斗争被利用 分裂阿拉伯国家的扩张世界三大宗教简况大乘教小乘教18.议一议:面对不同的宗教和文明,面对日益国际化的世界,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的国民,我们该抱有怎样的眼光和态度?认同、自尊、欣赏、发展尊重、宽容、欣赏、选择对异己文明对自己的文明19.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