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市中考、质检课内说明文阅读试题.doc
8页2005—2010年泉州市中考、质检课内说明文阅读试题(2005年泉州市)(二)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有删改),完成1l一15题(14分)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咸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④—⑥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粮仓”中的哪三类食物?(3分) 13、指出划线句子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3分)14、结合本文内容,请就保护海洋的重要性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分)15、请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任选一道完成)(2分) 上联:滚滚波涛蕴宝藏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11、(2分)说明海洋是人类未来粮仓的原因(未写“原因”只得1分)12、(3分每空1分)藻类 浮游生物 鱼虾 13、(3分方法1分,作用2分)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或“作比较”) (作用)“说明远洋、深海还有可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或“说明远洋、深海渔业有巨大挖掘潜力”(“说明磷虾产量高、资源丰富”亦可)14、(4分)要点:点明海洋资源丰富(1分),说明海洋对人类未来生存的意义(1分),强调保护海洋的重要性(1分)语意简明连贯1分)15、(2分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或相对)示例:①茫茫人海觅知音 ②南极是地球最后净土(2007年泉州市)(二)阅读《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选段,完成10—12题15分)①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讲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②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还有不足之处。
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③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④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⑤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
10.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从哪四个方面加以说明?(6分)11.文中引用了诗、文进行说明,请各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6分)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这句话,意在说明“壳如红缯”这一比喻有不足之处 B.“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大多数”一词表明不排除个别荔枝有其他颜色C.“《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这句话说明了“楠木叶”最小的有十九克,最大的有六十克D.将科学知识与文学知识融为一体,生动形象,趣味盎然,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10.(6分内容2分,方面4分)说明荔枝的外部形态(或“外形”) 外壳、颜色、果形、大小11.(6分每小点3分)11.示例:① A引用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说明荔枝的产地、成熟期、颜色,言简意赅,形象生动B引用诗句“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来形容荔枝成片成林的绚丽美景,生动形象,令人赏心悦目②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话,设置疑问,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荔枝的介绍意思对即可)12.(3分)C(2008年泉州市)(三)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选段,完成13—16题。
13分)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②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这样可以固定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有一种植物,花色微红,由于其中红色比较显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
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楼子、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14.昆虫参与自然选择起到重要的作用,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句子加以说明3分)15.综合第③段所举的例子,说说人工选择有哪些显著成果4分)16.根据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给“风媒花”下定义3分)13.(3分)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外在原因未写“原因”扣1分)14.(3分)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如答“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只得1分)15.(4分)在较短的时间内(1分)栽培出品种、颜色、姿态、形状(2分)等各异的花如将“姿态、形状”答为“外形”亦可)(语言表达1分)16.(3分)风媒花是依靠风力传粉授精的颜色素淡的花。
其中:句式1分,句序1分,花色1分)(2009年泉州市)(二)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9—11题9分)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9.文段中哪个句子能体现设计师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3分)10.假山池沼的设计更注重“艺术”,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加以简要分析4分) 例子: 分析: 11.下面最不能体现池沼的“自然之趣”特征的短语是( )(2分) A.引用活水 B.池沼宽敞 C.决不雷同 D.鱼戏莲叶9.(3分)“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只觉得身在山间”或“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没写出“只觉得身在山间”的,扣1分)10.(4分其中举例2分)示例:如“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一景致,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审美的愉悦11.(2分)B(2010年泉州市丰泽区质检)(二)阅读《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选段,完成9—12题15分)①刘易斯·斯科特的《雨林》一书列出的数字表明,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斯科特警告说:“如果雨林按照这种速度减少,到本世纪末,大部分雨林都将消失 ②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