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练习册答案.doc
25页第五章.宋词一、概述(一)填空题1、宋词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派,代表人物分别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婉约、豪放,秦观、李清照,苏轼、辛弃疾)2、张先词风清新明丽,由于他善于写“影”,《归朝欢》“帘压卷花影”,《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剪牡丹》“堕风絮无影”,被誉为“____”张三影)(二)判断题1、词大致可分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 一 90 字)和长调(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对)2、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对)二、八声甘州 [宋] 柳永(一)选择题1、“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柳词”是指( B )的词A、柳宗元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二)论述题1、分析简述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1) 拓展了词的表现内容,过去的词多写男女艳情,而柳永的词在题材上有所扩大2) 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慢词就是词中 91 字以上的长调,柳永之前很少有人写长调,而柳永大量写慢词,如所选的《八声甘州》就是 97 字的长调。
3) 大量使用铺叙的艺术手法,扩展了词的叙事容量4) 柳永词通俗,多用俚语,低层的人比较喜欢,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之说,他是文人词中的通俗代表,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三、蝶恋花 [宋] 晏 殊(一)填空题1、昨夜西风凋碧树 , ,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二)简答题1、 默写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三)论述题1.分析《蝶恋花》的意象1)全词意象丰富,愁菊、泣兰、双燕、孤月、西风、凋树、高楼、远路、长山、阔水,无一不“著我之色彩”,达到“思与境偕”的效果2)罗幕、朱户、彩笺、尺素等意象隐含富贵气象,使全词于萧索冷静外另有一番和婉闲雅的情调诗词中的意象当指意和象的统一,它是经过运思念而构成的形象,是主观情感对客观事情的选择和渗透四、定风波 [宋]苏 轼(一)判断题1、“三苏”是指苏轼及其父洵、弟辙。
对)2、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一篇名作,最能表现他潇洒旷达的精神气度和不随物悲喜的人生态度对)(二)简答题1、默写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表达了词人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要点:(1)不畏人生挫折,能游超然物外的旷达胸怀;(2)坚持对高洁人格与美好事物的追求五、武陵春 [宋]李清照(一)填空题1、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载不动许多愁)(二)选择题1、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B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中写“愁”,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B )A、化实为虚 B、化虚为实 C、虚实相生 D、虚虚实实(三)简答题1、默写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六、摸鱼儿 [宋]辛弃疾(一)填空题1、 ,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2、 的词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辛弃疾)(二)选择题1、对辛弃疾《摸鱼儿》的隐喻和用典分析错误的是( D )A、对春光逝去的无尽伤心,实是壮志未酬的愤懑B、“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脱胎于《离骚》C、以玉环、飞燕比喻谄佞小人D、斜阳烟柳象征国势充满希望、蒸蒸日上三)判断题1、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实际上写伤春及男女之事对)七、诉衷情① [宋]陆游(一)填空题1、此生谁料, ,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二)选择题1、《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的作者是( A )A、陆游 B、辛弃疾 C、苏轼 D、李清照(三)判断题1、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抒写的是蹉跎无成、英雄末路的悲愤之情对)(四)简答题1、默写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五)论述题1、分析陆游在诗词中表现的爱国情怀要点:陆游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但报国无门,请缨无路,英雄的梦想日渐破灭此词抒写的便是这种蹉跎无成、英雄末路的悲愤之情陆游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临终前仍写下《示儿》诗,不忘收复失地 八、念奴娇 [宋]张孝祥(一)填空题1、悠然心会,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妙处难与君说)(二)简答题1.体会张孝祥《念奴娇》一词所体现的闲适情怀要点:(1) 上阕描写洞庭湖广阔无涯、优美而又平静的景物,实是作者内心宁静之折射;(2) 下阕直接抒怀,突显作者处变不惊、泰然自若、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九、扬州慢 [宋]姜夔(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选择题1、姜夔词格调的特点是( A )A、清空峭拔 B、通俗晓畅 C、沉郁顿挫 D、欢快简洁(三)简答题1、分析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对比的写作特点 要点:(1) 上阕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的铺叙繁华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2) 下阕以杜诗为背景,用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
第六章 唐宋文一、概述(一)填空题1、就宋代的散文发展而言,苏轼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与 、并称“三苏”苏洵、苏辙)2、“唐宋八大家”就是指唐宋两代八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即唐 、 ,宋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和苏氏父子(三苏:苏洵、苏辙、苏轼)韩愈、柳宗元)(二)选择题1、以下作品是欧阳修的是( B )A、《前赤壁赋》 B、《秋声赋》 C、《石钟山记》 D、《钴姆潭西小丘记》2、以下不是“唐宋八大家”的是( D )A、欧阳修 B、曾巩 C、王安石 D、陆游(三)判断题1、文学史上,将唐宋两代古文家写作“古文”以取代骈文的创作思潮,称为“古文运动”对) 二、《张中丞传后叙》 [唐]韩愈(一)选择题1、《张中丞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B )A、抒情和议论并重 B、议论和叙事并重 C、叙事和抒情并重 D、叙事和描写并重(二)简答题1、简析《张中丞传后叙》的叙事技巧要点:本文主旨本载驳斥攻击张巡等人的言论,但以叙为议,叙议结合,文章结构上以张巡为中心,以许远、南霁云为衬托,每个人只选取几个细节加以描写,着力刻画出几个鲜明的形象。
各个段落之间的连接紧密,有富于变化,使全文气势顿宕纵横2、简析《张中丞传后叙》中张巡、许远、南霁云的性格要点: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南霁云:深明大义,嫉恶如仇,忠贞刚烈三、钴姆潭西小丘记 [唐]柳宗元(一)填空题1、 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柳宗元)(二)选择题1、柳宗元的《钴鉧潭西小丘记》是属于其散文作品中的 A A、山水游记 B、人物传记 C、讽刺文 D、论说文2、“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此句用了以下修辞( A )A、比喻 B、顶真 C、排比 D、借代(三)判断题1、《钴鉧潭西小丘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对)(四)论述题1、以《钴鉧潭西小丘记》为例说明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要点:(1) 其山水游记刻画入微,深于寄托2) 作者善以简劲凝练的语言绘景壮物,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夸张等多种手法以动态写静景,行文简洁省净。
3) 在对清峭幽远景致的描写中借题发挥,传达作者在革新失败身受贬谪之后的抑郁情怀与悲慨,冷峻之思见于言外四、五代史伶官传序[1] 〔宋〕欧阳修(一)填空题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2、“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常积于忽微)(二)选择题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 )A、欧阳修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三)判断题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错)(四)简答题1、分析《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证的技巧要点:前段叙事,后段议论正反对比论证1) 在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时,以“成败由人”为中心,先赞庄宗创业时意气之“壮”,后感叹他在失败时形式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成与败、得与失得对比,揭示“盛衰之理”的根由2) 在进行理论推导时,也常常提炼出两两对比、正反相形的警戒性断语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五、前赤壁赋① [宋]苏轼(一)填空题1、苏轼《前赤壁赋》主要用了 的表达方式。
主客对话)2、“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苏轼《前赤壁赋》)(如怨如慕,余音袅袅)(二)选择题1、苏轼《前赤壁赋》的文体是( C )A、词 B、诗 C、散文 D、小说(三)判断题1、《前赤壁赋》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感悟中,精确地传达了主人公超脱、旷达,不为环境所屈的精神状态对)(四)简答题1、简述苏轼的《前赤壁赋》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要点:(1)赋体的主客对话手法;(2)“抑客伸主”的表现方式;(3)情、景、理三者的有机融合五)论述题1、论述《前赤壁赋》中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要点:写景、抒情、说理三者融汇统一,借用自然界的“清风”、“明月”、“江水等景物,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的哲理文笔自然清新,既有富于哲理意味,却并不枯寂抽象,有理趣之美第七章《红楼梦》与古代戏曲、小说(一)填空题:1、刘义庆的《 _______》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幽明录》)2、志人小说出现在 朝代,其代表作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说新语》)3、明代的四大奇书包括《三国演义》、《西游记》、《 》和《 》。
他们在小说的叙事文体上同属于 《水浒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