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 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9 古代诗歌的技巧.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396623164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7.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诗歌的技巧一、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使意境具体深邃,使形象生动丰满,为下文做铺垫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表达抗金救国的豪情壮志,为下文写壮志难酬做铺垫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渲染气氛,深化主题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画龙点睛,表明观点,突出主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渲染气氛,增强力量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表现手法1.虚实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虚实相映,激发联想与想象,丰富内容,拓展意境,鲜明突出,富于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眼前所见之景,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是虚写虚实结合,诗人以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塑造一个典型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3.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想过程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4.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震撼人心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两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5.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诗经·桃夭》)这是一首贺婚诗诗中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果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美满的婚姻,表达对女子出嫁的纯真美好的祝愿6.衬托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使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7.渲染烘托诗歌中的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诗歌中的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渲染和烘托都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创造气氛,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杜诗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定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陌上桑》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表现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且更具有艺术魅力8.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来表达某种志向和情感委婉含蓄,饶有韵味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词人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9.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做动态、静态的描写动静结合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动静结合手法的运用,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喧”“归”“动”“下”写尽了动态之美,而动中仍有静意浣女未归时或浣女归后,竹林是一片宁静;渔舟未下或渔舟下后,莲叶也依然是宁静的动态与静态在变化中得到统一10.抑扬把要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波澜,情趣动人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开头先写少妇“不曾愁”,后面才写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11.正侧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进行描写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白诗这两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从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急行军,另一方面写壮士们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12.白描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描写的对象主体突出,简洁明了,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敕勒歌》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简洁而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以白描手法,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地描绘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13.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直截了当,酣畅淋漓千万恨,恨极在天涯温庭筠《梦江南》)这一句词直抒胸臆,一开口便作恨极之语,夫“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感慨三、修辞手法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词句巧妙地以“月”作比,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2.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不幸的一生3.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4.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渲染气氛,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节奏鲜明,语势磅礴,痛快淋漓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曹雪芹《红楼梦》)这首宝玉所咏之曲每句用“不”字,写女儿的相思愁怨,“滴不尽”“开不完”“睡不稳”“忘不了”,排比而下,写出了绵绵不绝的愁思5.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词句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6.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如梦令》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了诗人的伤感情怀《琵琶行》中以“丝竹”代音乐7.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词句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旷达的情怀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情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用事作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贾生》中的这两句诗用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之典,来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9.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词句以夸张的手法,一气呵成,写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10.双关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

      11.互文又叫“互文见义”,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渲染诗歌的气氛,使诗句整齐、对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12.叠字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叠音词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完成了凄凉氛围的营造工作一、【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北师版七下数学-4.1.3 三角形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课件】.pptx 2025届高考数学的最后一课【课件】.pptx 2024年新高考数学阅卷经验分享评分细则及2025年备考建议【课件】.pptx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10.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课件】.pptx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6.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ppt 北师版九下数学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pptx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复习巩固题+++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docx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课后练习+++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卷(无答案).docx 安徽省淮北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检测卷物理试题.docx 安徽省芜湖市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期末模拟物理试卷.docx 【物理】辽宁省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docx 【物理】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 【物理】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docx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 安徽省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联考物理试卷(12月).docx 2025届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甘肃省白银 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试卷.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