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ppt
77页第三章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l 交通流特性概述l 交通量的基本概念l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l 交通量调查一 交通流特性概述n 交通流——道路上的行人或运动的车辆构成行人流或 车流,统称为交通流n 交通流三参数:流量、速度、密度n 交通流特性:交通流的定性和定量特征具有双重性、局限性、时空性二 交通量的基本概念1.交通量的定义n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实际交 通参与者(包括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简 称流量l通常所说的交通量,如果不加以特别说明的话,常指 机动车双向整个断面的交通量 2. 交通量的特点l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 :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l交通量的流率表现形式:当观测交通量的时间不足一 个小时的时候,将观测到的交通量转换为流率表示 二 交通量的基本概念3. 交通量的分类 (1)按交通类型分l机动车交通量 l非机动车交通量 l混合交通量 l行人交通量 二 交通量的基本概念(2)按时间单位分l秒交通量(又称秒率)(辆/S);l1min、5min、15min交通量(辆/min,辆/5min ,辆/15min);l信号周期交通量(辆/周期);l白天12h交通量(7点至19点)(辆/白天12h);l白天16h交通量(6点至22点)(辆/白天16h);l周、月、年交通量(辆/周,辆/月,辆/年)等。
二 交通量的基本概念(2)按交通量特性分 n平均交通量l平均日交通量(ADT): 任意期间的交通量累计之和除以 该期间的总天数所得的交通量 l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一年内连续累计交通量之和除 以该年的天数(365或366)所得的交通量 l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周内交通量之和除以周日 天数(7)所得的交通量l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一月内交通量之和除以该月 天数(28,29,30或31)所得得的交通量 l年平均月交通量(AAMT): 一年内连续累计交通量之和 除以一年的月份数(12)所得的交通量二 交通量的基本概念n最高小时交通量l高峰小时交通量(PHT或VPH):一天24h内交通 量最高的某一小时的交通量一般还分为上午高 峰(早高峰)和下午高峰(晚高峰)小时交通量其 时间的区划一般从n点到n十1点整数区划为研 究分析目的亦可寻找连续60min最高交通量(非 整点到非整点) l年最高小时交通量(MAHV):一年内8760h(闰年 为8784h)中交通量最高的某一小时交通量二 交通量的基本概念n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中所有8760h 的小时交通量按顺序由大 至小排列时其第30位的小 时交通量。
常常把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1.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 (1)年变化l交通量的逐年变化,简称作年变交通量的年变化可 以用年变图来反应l年变图: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各年的AADT值 ★注意:由于交通量的发展变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 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作一个区域交通量的逐年调查, 可以发现在几年间的交通量发展迅猛,这是由于该时 期国家经济的增长很快导致的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2)交通量在一年中的逐月变化 (月变化)l一年中各月交通量的变化叫月变化可以用月变图来 衡量交通量的月变化,横坐标为各个月份(1月—12月 ),纵坐标为MADT/AADT 的比值l月变系数(月不均匀系数,月换算系数)M= AADT/MADT 注意:在交通量的计算过程中,由于交通量应为整数,所以在不足 一辆时应舍去,而不应该作四舍五入处理l例题3-1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3)交通量在一周内的逐日变化 (周变化或日变化)l指一年中各周日交通量的变化可以使用日变图来衡 量,横坐标为各周日(即周一到周七),纵坐标为各 周日的平均日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ADT/AADT)l某周日的平均日交通量ADT=全年所有该周日的交通量 之和/全年所有该周日的天数(多为52天) l周变系数(日变系数) D=AADT/ADTl 例题3-2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n 根据某地区交通量的月变系数和日变系数,以 在观测到某月某日的实际交通量后,大致可以 预测当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预测公式 AADT=Qij M I Dj 其中:Qij ——第i月某天(星期j)的实际交通量M I ——第i月的月变系数Dj ——星期j的日变系数 例题3-3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4)交通量在一日内的小时变化l全天24个小时的交通量均在不停地变化,变化以一日 一夜为周期,交通量的小时变化可以用时变图或是用 时变柱状图来表示l时变图:以24h作为横坐标,以某小时的交通量占全日 交通量的百分数作纵坐标课本图3-4)l时变柱状图:也以24h作横坐标,以各个小时的交通量 绝对数作纵坐标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n 高峰小时交通量PHT——全天24个小时中最大的那个交通量叫高峰小 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对应的那个小时叫做高峰 小时交通量的全天变化多呈马鞍型,一般上下午各 出现一个高峰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n 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流量占该天全日交通 量的百分数称为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流量比 的大小反应了高峰小时交通量的集中程度我国的 观测数据表明,高峰小时流量比多为8%—10%n 高峰小时系数PHF——指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 小时内交通量最大的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 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
一般 t=5min或t=6min或 t=10min,最常用t=15min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l PHF<1, PHF越接近于1,说明变化越平缓,越小, 说明峰值越明显l例题3-4l练习:某高峰小时的时段交通量(5min一个时段)观 测如下:118、114、112、111、114、120、115、106、104 、118、110、107试计算PHF5和PHF15为多少?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2.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 l城乡分布:城市内交通量大,郊区和农村交通量小l路段上的分布:与路段的功能、等级和区段有关l方向分布:方向分布系数(KD): 用百分数表示的主要行车方 向交通量占双向行车总交通量的比值KD≥0.5对于方向分布系数,若无给定的数据 ,那么可取KD=0.6来计算 l 车道分布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3. 设计小时交通量(DDHV )l含义及作用:交通量具有随时间变化和出现高峰 小时的特点,因此,在进行道路设施 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个特点工 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 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 严重阻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 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必须选择适 当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DDHV)。
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l选择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作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理由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较稳定,且30HV/AADT稳定在0.11 —0.15之间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处的点很密集交通量超过第30位最高 小时交通量的数量为29个,即一年中仅有29个小时满足不了交 通的需求,仅占到29/8760=0.33%,比例很少若选择向左移动 ,那么交通量急剧增大,即道路建设的规模加大,但交通拥挤的 时间却减少不多;若选择向左移动,那么交通量减少不多,即道 路建设的规模减少不多,但交通拥挤的时间却大大增加了l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设计小时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 =DDHV/AADT (国内:K稳定在0.11—0.15之间,在国外,K值稳定在0.12—0.18 之间)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l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应用 ①对于多车道公路,不考虑方向不均匀系数DDHV=AADT×KN=DDHV/C单W=W1×N 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 DDHV——设计小时交通量 N——车道数 W1——单车道的宽度(公路3.75m,城市道路3.5m) W——车道的宽度 C单——单车道的通行能力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l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应用 ②对于多车道公路,考虑方向不均匀系数DDHV=AADT×K×KDN1=DDHV/C单N=2×N1W=W1×N 这里DDHV——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注意: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是指双向的交通量,对于车道的设计 应该是对称的布置,即车道总数应是偶数个,而不能是奇数个四 交通量调查1.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和意义l 确定道路设施的规模l 确定交通控制的方法l 确定交通与运营管理的依据l 预测交通量发展趋势l 用于运输经济分析l 评价道路安全程度四 交通量调查2. 交通量调查的分类l不分流向调查——对道路的整个断面作交通量的调查 ,用于研究日交通量及其变化规律l分流向调查 ——路段上:分为上行/下行方向交通量调查; 交叉口:左转、右转和直行的调查l分车种调查 ——为了获得交通流中各车种的比例,我 们应分车种调查如分为小客车、中客车、大客车、 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进行调查 四 交通量调查l特定地点的交通量调查——是以研究交通管理、信号 控制为主要目的,调查特定地点(交叉口、路段或出入 口)的交通量 l区域(路网)交通量调查——是在某特定区域内同时 在许多交叉口和路段设置交通量调查点,以掌握该区 域交通流量的分布变化特点为目的的交通量调查 l小区(境界)出入交通量调查——是为校核商业中心 区等特定地区、城市或城市郊区等区域的出入交通量 ,以及起迄点调查数据中的内外出行距离而获取所需 的数据。
l分隔查接线交通量调查——主要是为了校核起迄点调 查的数据而进行的调查四 交通量调查3. 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 (1)人工计数法l方法:有一个或几个调查人员,在指定的路段或交叉口引道一侧进 行调查l工具:计时器(手表或秒表) ,手动(机械或电子)计数器和其他记录 用的记录板(夹)、纸和笔 l优点:可以分流向(路段上分上下行方向,交叉口分左转、直行、 右转方向)、分车种(大车或小车)调查,也可以分车道调查(如 内侧车道或外侧车道)并且调查的精度高,调查的方法机动灵活 ,方便简单而又便宜l缺点:需要较多的人力,劳动的强度大,不宜作长期连续性的观测 ,不能得到交通量的多种变化系数四 交通量调查【例】有一下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假若要分流向作全天24小 时的交通量观测,试问最少所需的人员个数? 解:假定每个进口断面处都有左转、 直行和右转三种流向的车每一流 向的车辆至少要有一个来负责,这样Nmin=3×4=12 又由于要作全天24h的交通量观测, 应分3班制,即每组最大仅能连续 工作8 个小时,考虑到这一点,Nmin=3×12=36人, 还应考虑到其它因素,那么实际所 需要的人员数量N>36人。
四 交通量调查四 交通量调查(2)机械(自动)计数法l由车辆检测器(传感器)和计数器两部分组成l 根据传感器的不同,一般分为ü 气动式ü 地磁式ü 电磁式ü 超声波式ü 红外线式四 交通量调查l优点:精度比较高,并且减少人力,可以作长期连续性 的观测,同时可以获得交通量的多种变化系数l缺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分流向、分车种调查,并且 这种调查方法对行人和自行车交通是无能为力,且一次 性投资很大四 交通量调查(3)浮动车法(乘观测车调查法)l由英国道路研究实验所的Wardrop和Charlesworth于 1954年提出,可以同时获得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 间和行程车速l调查方法:需要观测车一辆,驾驶员1人,观测记录人 员3人其中一个人记录与试验车对向开来的车辆数; 一个人记录与试验车同向行驶的车辆中,被试验车超越 的车辆数和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另外一个人报告和记 录时间调查的距离可以事先确定或由里程碑上读取 在调查的过程中,试验车一般应沿调查路线往返行驶12 —16次(即6—8个来回) 四 交通量调查l 调查数据的计算Ø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路段待测定方向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