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建水第六中学2025年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理试题含解析.doc
20页云南省建水第六中学2025年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而关于城市建设,传入我国的主要有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表现为“明天的城市”模式,即按照理想兴建一个完美的城市,实现一夜之间的突变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的城市建设第二种理论表现为“拼贴城市”模式,即不是完全去掉旧的元素,而是在此基础上把好的、新的元素拼贴进去,使这个城市既有新的元素,也有旧的元素这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大启示这两种城市建设模式蕴含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明天的城市”模式的思维方式是,生活是根据理性人为构建出来的拼贴城市”模式的思维方式是,生活不是靠一夜之间的创造突破形成的,而是历史文化自然演变而成的因而,在前一种理论框架下,城市的历史只能是负担,是应该抛弃的;在后一种理论框架下,历史却是宝贵的财产,是应该尊重和珍惜的。
实践证明,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魅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历史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上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片面的,所想象的现代化城市都是以西方为蓝本,唯“洋”是从一度把钢筋、水泥、玻璃视为现代化的代名词,而对城市的历史视而不见,甚至完全视为包袱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体现了城市建设模式的激进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建设向来是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智慧的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正如在《清明上河图》、平遥古城所看到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丝毫不比西方逊色甚至,它还是多元的,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城市群落第一种,“宇宙之城”,天人合一的行政都会,以元大都奠定基础的古代北京为代表城市方正规则,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这代表着当时中国人对当时城市的一种理解,他们认为城市的秩序是对宇宙秩序的复制,人间的秩序要对应宇宙的秩序这种城市建设就寄托了这样一种追求第二种,“生态之城”,道法自然的山水小城,以湖南凤凰为代表整个城市依山傍水,依照山水的自然曲线布局,充满诗意这种城市建设体现了中国人对城市的另一种理解,认为人应道法自然,城市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设计,山水自然,城市与人完美融合在一起。
第三种,“人文之城”,儒商精神凝聚的江南市镇,以杭州、苏州、扬州为代表明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江南城镇的发展这些城镇是儒商聚居的地方,形成了人文氛围浓厚的江南城镇群这三种城市建设都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色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个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间上的拓展,而是历史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这需要我们的城市建设要回顾历史并深入地反思与总结城市发展要搞好建设,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城市地标是什么?城市文化母体是什么?如果一个城市地标模糊、母体过度损坏,那么这个城市就丧失了个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回答,什么是好的城市摘编自许纪霖《优美是否离我们远去》,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天的城市”模式是按照理想兴建完美城市,而“拼贴城市”模式是对新旧元素合理地取舍B.生活是由理性人为构建还是由历史文化演进而成,是由人类城市建设不同模式决定的C.一个具有独特个性与魅力的城市,不是将历史视为负担,而是珍视并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D.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人文精神,城市建设呈现多元特色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对两种城市建设理论及模式进行阐释,指出新中国城市建设深受第一种理论影响。
B.第二段通过两种城市建设理论思维方式的比较揭示了我国在城市建设中曾经出现的问题C.第三段以中国古代各具特色的城市群落为例,说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D.文章在结尾处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的标准,强调处理好城市地标与城市母体关系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初期工业化进程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可见“明天的城市”模式是错误的B.“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体现了环境与人的融合,实现了道家建设生态城市的主张C.好的城市建设,首先要实现城市空间拓展,之后要完成对城市原有特色文化保留与传承的任务D.“拼贴城市”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有助于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大启示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等一直以来,不少商家都以电子烟不含焦油、悬浮微粒等有害成分为卖点大肆推广,打着“戒烟神器”“清肺”等旗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我国,电子烟公司以科技公司为主,它们的经营范围主要是“电子产品”,其准入门槛比“烟草制品”“医药产品”还要低,因此就更加缺乏监管。
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曾出台通告,提到国内还没有颁布电子烟的行业标准,并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摘编自左雨晴《强制性国标将出台 电子烟行业洗牌在即》)材料二:(选自“健康报网”)材料三: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电子烟可以帮助烟民戒烟的说法缺乏“足够证据”非但如此,还有害人体健康一是抑制免疫基因通过对比电子香烟使用者、传统香烟使用者和非吸烟者鼻子里的免疫细胞,发现吸电子烟会使人鼻子中18个免疫基因受到抑制,而普通烟民有53种免疫基因受到了抑制免疫基因被抑制,会导致人患上多种疾病二是引发心血管疾病与从未使用过电子烟的受访者相比,使用电子烟的受访者患脑卒中的风险高71%,患心肌梗死的风险高59%,患心绞痛的风险高40%,且相关风险是吸普通香烟者的2倍三是容易致癌电池加热烟液产生的气溶胶中,含有对心血管有害的醛,包括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吸电子烟相当于将甲醛吸入身体四是引发致命肺病烟油中添加的双乙酰,会导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使肺逐渐走向衰竭然而,电子烟销售商通过“时尚”“健康”“轻松戒烟”等宣传广告吸引追求新潮的年轻人这种电子烟宣传会误导青少年,使他们不知不觉染上烟瘾。
由于电子烟销售渠道比传统卷烟门槛低,线上购买无验证,线下购买无查证,未成年人可以轻易买到电子烟摘编自李俊《电子烟真的是“戒烟神器”吗?小心引发致命肺病》)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研究发现,在鼻子中免疫基因受抑制的数量上,电子烟烟民约是普通烟民的7倍B.在脑卒中、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发病风险上,电子烟烟民的风险是常人的2倍C.电子烟中的甲醛、乙醛等成分容易致癌,这些有害成分就在烟液加热产生的气溶胶中D.电子烟烟油中添加的双乙酰,会导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从而致使肺逐渐走向衰竭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据估计,2017年后全球电子烟销售额增长速度与之前每年增长20亿美元相比微乎其微B.青少年容易被电子烟销售商弄虚作假的宣传误导,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染上烟瘾C.人们将电子烟划归为电子产品,是国内电子烟行业难以得到有效监管的根本原因D.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与人们认识的提高,电子烟市场会得到越来越有效的控制与治理3.下列不属于减少电子烟对青少年危害策略的一项是A.电子烟是特殊“电子产品”,要严格管控电子烟的生产,提高电子烟生产的准入门槛B.制定和出台管理电子烟的相关规定,严禁任何人为一己私利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
C.准确辨识,它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和味道等D.加强对电子烟经销商的管理,严禁夸大事实的虚假宣传和误导,提高电子烟销售门槛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得益于支付宝、支付等产品的发展成熟,中国移动支付发展成熟度在全球具有领先代势移动支付已成为中国网民支付的主要方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6.59亿人,每月移动支付金额占总支出比例超过75%的用户达到43.6%,“无现金时代”有望实现目前支付宝、支付双寡头主导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二者交易规模市场总占比超过九成发达城市与下沉城市移动支付用户需求存差异,三四线城市用户线上线下都更爱用支付,占比分别为58.6%和72.5%;而一二线城市用户线上支付偏好用支付宝的比例则高达72.0%未来移动支付企业对于市场的争夺将更加聚焦于场景的争夺上,在下沉市场的竞争也是未来的关注重点摘自《艾媒报告:2019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材料二:(《中国移动支付现状分析》,摘自《前的瞻网》)材料三:据报告显示,随着移动支付的进一步普及,网银类、第三方支付类、电商类、团购类、理财类这五大购物支付类APP的下载量在迅猛增长。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统计,在五大类支付购物类APP的相关软件之中,共有320款软件被植入恶意病毒代码其中,电商类APP感染病毒的软件款数占39.69%,位居第一;其次是理财类APP和第三方支付类APP,感染病毒的软件款数比例分别占27.19%.13.4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团购类、银行类染毒占比分别为1.25%5、7.19%摘自华建网《移动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是什么》)材料四:移动支付业务暴露的安全问题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许多安全方面的问题由于移动支付发展时间不长,目前国内有关移动支付的法律较少,使用网银支付作为移动支付标准已经过时多个部委对于移动支付都有监管权,不能形成统一有效的风险监管制度,从而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消费者安全保护意识薄弱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在使用移动支付中安全防施范意识也不尽相同90后人群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往往看中便捷性,对安全性有所忽略,如泄露注册金融账号并透露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在Wi-Fi网络下输入移动支付密码等70后、2后中仍有超过一半人群并未购买账户安全险,对于账户安全险的重视度不够,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被盗刷的可能性低,没有必要办理。
60后人群容易受优惠信息的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对于任何渠道有优惠的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去扫一扫调查显示,相比2016年,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下降12%,其中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遭遇诈骗后,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卡片可帮助减少损失受访者中,拨打银行客服挂失卡片,遭遇诈骗但未蒙受损失的比例为47%,而通过第三方挂失等其他方式止损,该比例仅为30%左右摘自2017江苏省支付清算服务协会课题组《新型移动支付业务安全保障研究》)1.下列不属于移动支付安全隐患问题的一项是A.支付宝和主导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B.智能用户购物支付时下载电商类APP软件C.对于有优惠的促销活动随意使用扫促销二维码D.移动支付时在Wi-Fi网络下输入移动支付密码2.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移动支付发展成熟度让“无现金时代”有望实现,移动支付企业对未来市场的争夺将主要聚焦于场景的争夺和下沉市场的开拓B.据统计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6.59亿,并且超4成用户每月移动支付金额占总支出比例超过75%,足以说明人们的认可度很高。
C.在移动支付中,购物支付发展迅猛,不过购物支付的风险很大,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