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高考化学:谈谈对有机化学的复习和解题突破.ppt
70页谈谈有机化学的复习和对高考有机题的解题突破,一、剖析高考题 找出着力点,有机化学在高考题中的占分比例加大(由原来约占15%——现在约占20%),2010广东高考题中有机题的分布及分值,高考题中有机题的分布:选择题1题(约占4分),非选择题1题(约占16分),烷烃、烯烃、蛋白质、乙醇的性质,石油的炼制和油脂有皂化(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利用CO2的固定为情景设置考题,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对信息进行迁移,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有机组合型题),二、全面总复习 落实知识点,(一)、总——分——总的复习模式,1、总:是指复习的总内容,在复习有机化学前先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学的总体知识结构和内容,复习的总体思路和想法,使学生在复习时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方向感2、分:把知识细化和拆解,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中,学生扎实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的重、难点3、总:知识的总结,把各章节的知识进行串联和成纲,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通过对比总结,得出解题的方法,归纳知识的内在规律,认识有机物,烃,烃的衍生物,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有机物的合成和获取,有机物的概念、分类、命名、研究方法、等,烷、烯、炔、芳香烃等结构和性质,卤代烃、醇、酚、醛、酸、酯等结构和性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和反应、石油化工,,,,,,,,,,例如:我在复习有机化学时提出的总计划如下:,燃烧,结构,表现的化学性质,制备,,,耗氧量,生成水量,生成CO2量,体积变化,,,化学反应,鉴别有机物,相互转化,特性,,,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结构通式,同分异构体、同系物,,,,乙烯、乙炔,乙酸乙酯,溴苯、肥皂,第二章 第一讲 脂肪烃——烷、烯、炔烃,高三第一轮复习,例如:,一、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同碳烷烃,支链数多,熔沸点低),密度,逐渐增大,且都小于水,溶解度,都难溶于水,且溶于有机溶剂,状态,气态(C数≤4)—液态—固态,总结: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规律与烷烃相似,新戊烷为气态,甲烷、乙烯、乙炔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无色气体,无色气体,无色液体,无味,稍有气味,无味,特殊芳香气味,极难溶于水,难溶于水,微溶于水,不溶于水,比空气小,比空气略小,比空气略小,比水小,二、烃的代表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光照下与卤素单质,×,燃烧,×,与Br2、H2、HCl、H2O等,×,燃烧、使KMnO4溶液褪色,生成聚乙烯,×,与Br2 、H2、HCl、H2O等,燃烧、使KMnO4溶液褪色,生成聚乙炔,Fe粉催化下与液Br2单质等,与H2、Cl2等,燃烧,×,总结:烃的燃烧现象对比,淡蓝色火焰,明亮火焰,带黑烟,明亮火焰,带浓烟,明亮火焰,带浓烟,含C量最低,含C量低,含C量最高,含C量最高,总结:甲烷、苯的取代反应,CH3Cl、CH2Cl2、CHCl3、CCl4,甲烷、氯气,苯、液溴,苯、浓HNO3,苯、浓H2SO4,光照,Fe粉,浓硫酸,加热,水浴50~60℃,黄绿色变浅,油状物生物,烧瓶内液体微沸,充满红棕色气体,导管口有白雾,溶液分层,有油状物生成,溶液分层,有油状物生成,总结:乙烯、乙炔、苯的加成反应产物,CH2ClCH2Cl,CHCl2CHCl2,CH2BrCH2Br,CHBr2CHBr2,不反应,萃取,CH3CH3,CH3CH3,CH3CH2OH,CH3CHO,不反应,CH3CH2CN,CH2=CHCN,不反应,CH3CH2Cl,CH2=CHCl,不反应,结论:苯可与卤素单质、H2一定条件下加成,苯难与卤化氢、HCN、H2O等加成,三、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ρ,M=22.4ρ,对某气体(M1)相对密度D,M=D×M1,混合气等质量时,与某气体(如H2)体积比为1:X,M=X×M1,M=2X,四、有机物分子式确定,1、通式法:,2、商余法:(确定烃的分子式),3、燃烧法:找到最简式,,再找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4、平均值法:,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混合气中的某一成分(常判断甲烷),五、有机物燃烧规律总结,1、每mol有机物燃烧的耗氧量,CxHy,CxHyOz,(X+Y/4),(X+Y/4-Z/2),比较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耗氧量的大小关系:,碳、氢原子个数越多,耗氧越多,2、m克有机物燃烧的耗氧量,CxHy,CxHyOz,[m/(12x+y)](X+Y/4),[m/(12x+y+16z)](X+Y/4-Z/2),比较等质量的烃燃烧耗氧量的大小关系:,氢碳原子数比越大,耗氧越多,3、混合烃总物质的量一定,燃烧耗O2不变,CH4,C2H4O2等,总结:,混合气总物质的量不变,燃烧耗O2就不变,,每mol气体燃烧耗氧相等,,分子组成,C数同,每增加2个H,增加一个O,4、有机物烃燃烧前后的体积变化(水是气态),CxHy,Y>4,Y=4,Y<4,总结,一、有机化学的内容整理,认识有机物,烃,烃的衍生物,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二、有机化学的高考考点,,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三、2010高考有机题型,1、考查官能团性质的题型,2、考查有机实验方面,3、考查同分异构体、命名等,4、考查有机物的鉴别,5、综合考查(非选择题中),(二)、点——线——点的课堂复习,1、点:先分章节复习各章节中的知识点,把每个知识点理解透彻,做到概念清晰,知识有条理。
2、线:把各知识点想连成一条“知识主线”,使学生感觉复习过的知识感觉不“乱”,3、点:由知识点找考点,找出考查知识的方向和形式,把知识点和考点联系起来第一章 第一讲 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1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例如:,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物,,烃,烃的衍生物,链烃,环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环烷烃,,卤代烃,醇,酚,醛,酸,酯,卤代烃,,,脂肪烃,复习知识点,二、有机物的命名,1、系统命名法步骤 选主链、编号位、定位次、写名称2、系统命名的原则 一长、一近、一多、一小3、写名称的规律 凡是“阿位伯数字”之间都要用“,” 凡是“阿位伯数字”前后要用“—”,最长碳链,含官能团碳原子的最长碳链,最靠近支链的一端,最靠近官能团的一端,称某烷,称某烯、某炔、某醇,称某苯,苯环,最小取代基编起,,,标明取代基位次,(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各类有机物的命名用表格形式串成“线”,(2010上海化学)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1,3,4-三甲苯 B. 2-甲基-2-氯丙烷 C. 2-甲基-1-丙醇 D. 2-甲基-3-丁炔,B,考点分析:,苯的同系物的简单命名(考查给碳原子的编号),卤代烃、醇、炔烃的命名(考查选主链、给碳原子的编号等),回归考点,对有机物命名考查的总结,1、考查主链选取是否正确:以醇、烯、炔烃的主链选取为前景进行设置题目2、考查碳原子编号是否正确:有官能团的有机物的碳原子编号,苯环上碳原子编号,多个取代在同一主链上时碳原子的编号等3、考查取代基的选取是否正确:以直连烷烃的曲式写法时的取代基选取等,4、考查名称的写法是否正确:错写数字或漏写横线、多写横线等。
三)、内——外——内的学习过程,1、内:指课堂内学习的知识,要保证将课内和教材内的知识弄懂、弄透,以课内知识为依托,打好基础2、外: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让书本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延伸,扩大知识的外延,做到熟练应用课内知识,3、内:回归教材,不要脱离教材,始终围绕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研究课本,熟悉课本第四章 第一讲 油脂,高三第一轮复习,例如:,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肪,液态,固态,甘油,甘油,不饱和,饱和,C15H31COOH,C17H35COOH,,,若R1、R2、R3相同,则称为 油脂若R1、R2、R3不同,则称为 油脂,由一种混甘油酯组成的物质是 物,,,单甘,混甘,纯净,1、酯和油脂的比较,酯,(RCOOR′),,油(液),其它酯(乙酸乙酯等),,脂肪(固),油脂,不饱和,饱和,2、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烃,烯烃,酯,饱和烃的性质,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反应液不分层的是油脂,二、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 油脂的密度比水 , 它的粘度比较大,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油脂 溶于水,易溶于 中,工业上根据这一性质,常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油脂本身也是一种较好的溶剂小,难,有机溶剂,2、化学性质,C=C,加成,催化剂Ni、加热,酸、加热,碱、加热,油脂的氢化,制肥皂,介绍课外知识《浸出油》,浸出油是指用浸出制油工艺制成的植物油浸出法制油工艺的理论依据是萃取原理,它于1843年起源于法国,是一种安全卫生、科学先进的制油工艺现在工业发达国家用浸出法生产的油酯总产量的90%以上浸出法制油的优点是粕饼中含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而且粕的质量高,饲养效果好 国家专门为油料加工安排生产的专用溶剂油,以其自身成分特点,能够保证其与油脂彻底分离脱除而且国家规定了严格的植物油生产质量标准,保证了食用油的安全卫生消费者购买的只要是标明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油脂产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浸出油 - 制作工艺 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浸出过程中,食用油中的残留不可避免,国家标准规定,即使合格的浸出大豆油每公斤也允许含有十毫克的溶剂残留 达不到一级、二级压榨标准的花生油,加上部分通过浸出后再精炼的油,使其达到原标准一、二级或新标准浸出油三、四级,由于经过多道化学处理,油脂中的部分天然成分被破坏,且有溶剂残留。
练习,油脂是主要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肥皂B、植物油氢化后可用作人造奶油C、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判断油脂皂化反应是否完成的方法是静置反应混合物观察是否分层,D,(四)、练——评——练的训练方式,1、练:把要复习的知识以练习题的形式,发给学生先训练,然后收上来批改,从中找出学生中普遍还存在的问题2、评:通过对练习题的评讲,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能力,提炼解题的方法,总结知识的规律3、练:再把问题较多的题型进行变式训练,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熟练运用三、研究高考题 突破有机题,(一)、分析题型,,,,题头,题干,题尾,高考有机化学题的结构,题头,题干,题尾,,有机题,指出题目设置的背景,有机反应的信息,,转化图,原料,反应,,产品,未知或已知(根据原料合成指定产品、多以常见有机物为原料如乙烯等),中间转化过程(官能团的增加、减少、转化等,如卤代烃转化醇等),目标产物(生产、生活中要用到的重要有机物,如高聚物等),设置问题,简单问题,稍难问题,,综合问题,(第(1)、(2)问,如根据结构简式算分子式等),((2)(3)问,写简单反应式等),((4)(5)中,如根据信息进行相应的综合和处理),(一般与生活、生产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提供总流程或某步反应的信息),,,(2010广东理综卷)30.(16分)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
CO2与化合物Ⅰ反应生成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如反应①和②所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_______mol O2 C8H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