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ligh****329
  • 文档编号:600615987
  • 上传时间:2025-04-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7.3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2025学年安康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联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距今5000年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现了坛、庙、冢祭坛布局严、规模大,彰显神灵崇拜与祭祀活动;女神庙出土等人大的完整泥塑女神头像及6个残体女性群像;积石冢群为人工夯筑土山,与女神庙南北分布,东西两侧与“金字塔”等距排列,有学者推测与“女娲”相关这些遗迹表明( )A. 母系氏族达到鼎盛 B. 原始农业高度发达C. 国家初始形态显现 D. 华夏民族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祭坛体现社会分工,女神庙反映精神信仰,积石冢群暗示等级分化,这些信息都是国家初始形态的标志,C项正确;材料中虽有女性塑像,但祭坛、积石冢等复杂遗迹,表明社会组织已超越母系氏族简单形态,此选项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生产信息,如作物、工具等,无法从遗迹推出农业高度发达,排除B项;华夏民族形成是漫长过程,涉及多部落融合等。

      材料仅为红山文化遗址,不能证明华夏民族已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2. 东汉碑刻《邰阳令曹全碑》对察举制的一段记载:“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麋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这折射出( )A 官员选拔标准严格统一 B. 世族借助察举垄断官场C. 豪强势力左右地方选举 D. 察举制有助于边疆治理【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碑刻中曹全家族从高祖父到曹全本人,数代人都被举为孝廉,这表明世族在察举制中有很强的连续性优势孝廉是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世族能够如此频繁地被举孝廉,说明他们借助察举制,使得家族成员不断进入官场,从而在官场中形成家族势力的垄断,这反映出察举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被世族利用以垄断官场的情况,B项正确;从碑刻记载来看,曹全家族数代人都被举为孝廉虽然孝廉是察举制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一家数代都能被举为孝廉,这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察举结果,而非严格按照统一标准选拔,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家族世世代代被举孝廉,更倾向于世族借助察举制垄断官场,而不是单纯地方豪强左右地方选举,排除C项;察举制的主要目的是选拔人才,这些家族成员在边疆任职与察举制本身对边疆治理的推动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更多的是家族成员在被察举后的任职情况,排除D项。

      故选B项3. 康太宗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亦有“君舟民水”基于此,均田令中有“凡授用”,先贫后富,先无后少”的规定,可使积贫积弱、无田置业的农民优先分得一部分生产资料,从而生计得以维持;“黄、小、中、丁男子及老男、笃疾、废疾、寡妻妾当户者,各给永业、口分田二十亩”,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者同样予以授田据此可知,唐太宗( )A. 大力发展土地私有 B. 注重加强乡里治理C. 具有浓厚农本思想 D. 积极鼓励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材料中唐太宗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君舟民水”之论,体现了他对百姓的重视在均田令中对贫困农民、鳏寡孤独及老弱病或者优先授田,目的是保证农民有土地可耕,从而促进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唐太宗具有浓厚农本思想,C项正确;均田制下土地并非完全私有,均田令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等有限权利,并非大力发展土地私有,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均田令中对不同人群的授田规定,目的是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没有涉及到乡里治理方面的内容,如乡里的治安、教化、户籍管理等方面均未提及,排除B项;均田令的实施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使无地少地的农民能获得土地,而不是鼓励土地兼并,排除D项,故选C项。

      4. 根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县以下以镇、砦、场、务、堡、铺、渡、口、岸、虚、库、巷、林、冶、市、桥、河锁、步、店、岭、山、寺、村、关、曲、团、庄、驿等命名的地方,收税的便有1013处,而收税额在一千贯以下的乡村集市约占总数的2/3以上这说明宋代( )A. 商业中心完全转至农村 B. 农村市场得到迅速发展C.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D. 重农抑商政策完全废除【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题干“县以下基层税收点达1013处,且税额千贯以下的乡村集市占比超2/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税收点的广泛分布和低税额集市的普遍存在,直接反映了农村市场数量的激增和商品经济的渗透,B项正确;题干仅体现农村市场的数量增长,未提及城市商业地位被取代(如汴京、临安仍是全国性商业中心),排除A项;农村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市场活跃未改变“男耕女织”的基本结构,排除C项;宋代虽商业繁荣,但“重农抑商”政策未废除(如商税征收本身即体现对商业的限制性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5. 乾隆四年,旗人是姓立嗣开始受到限制,无子旗人在有“同宗及远近族人昭穆相当可继为嗣者”的情况下不得立异姓亲属为嗣,且嗣子必须与养父母同为正户旗籍,户下家奴、民间子弟均被明确排除在承继范围之外。

      满族旗人的这一做法意在( )A. 维护宗族体系完整性 B. 扩大正户旗人的数量C. 提升旗人的文化素质 D. 增强军事作战的能力【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乾隆四年,旗人是姓立嗣开始受到限制,这一政策与乾隆时期八旗制度改革(如“出旗为民”)的背景密切相关八旗制度是清代统治的核心支柱,但后期因人口膨胀、特权阶层腐化等问题面临危机限制立嗣范围,实际上是通过固化旗人宗族边界,防止旗籍身份因异姓承继而“稀释”,从而维护八旗作为统治集团的整体性和特权稳定性,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宗族体系的完整性,A项正确;该政策实际通过限制承继范围减少了旗籍扩张的可能性,不利于正户旗人数量的扩大,排除B项;该做法并不能直接旗人的文化素质,排除C项;立嗣规则聚焦于身份和血缘,与军事训练或组织改革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6. 有学者指出,全国的士绅在太平天国之前约有110万人,太平天国之后涨了30万人对于湖南地区土绅数量来说,太平天国之前有63372人,之后上升28527人太平天国时期因军功而保荐至武职三品以上的已数万人,单保至游击以上的人数就有6339人之多。

      这折射出( )A. 地方武装势力的削弱 B. 科举制度的蓬勃发展C. 晚清权力结构的变动 D. 传统社会阶层的固化【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太平天国时期(中国)据题干“士绅数量因军功保荐激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廷依赖湘军等地方武装镇压起义,大量军功人员通过保荐跻身士绅阶层,打破了传统科举取士的单一上升通道,导致地方军事势力崛起、中央权威相对削弱,反映了晚清权力结构向地方倾斜的变动,C项正确;题干中军功士绅的涌现表明地方武装势力实际增强(如湘军、淮军成为重要政治力量),排除A项;军功保荐冲击了科举制度的垄断地位,非“蓬勃发展”,排除B项;军功入仕为新兴阶层提供上升渠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阶层固化,排除D项故选C项7. 康有为于1896年开始编撰《日本书目志》共15卷,其中一卷为“农业”门,分农学总记、农业化学书土壤类、肥料书、农具书、等19类该书的编写( )A. 强调传统农业重要性 B. 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C. 主张全面学习日本文化 D. 呈现近代科学的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6年的中国《日本书目志》中 “农业” 门的分类非常细致和专业,涵盖了农业化学、土壤、肥料、农具等多个领域,这种分类方式体现了近代科学注重学科细分、体系化的特征,呈现出近代科学的特点,D项正确;康有为编撰的《日本书目志》中对农业门进行了细致分类,涉及农学总记、农业化学、土壤、肥料、农具等多个方面,重点在于介绍近代农业相关的知识体系,并非强调传统农业的重要性,排除A项;该书只是对日本农业相关书籍进行分类记录,主要是知识的整理和介绍,尚未直接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排除B项;从题干仅知康有为编撰了《日本书目志》中 “农业” 门的相关内容,不能由此得出他主张全面学习日本文化的结论,以偏概全,排除C项故选D项8. 清末民初,苏州上层士绅彭氏新修的家谱中“续纂庄规”记载:“女子同为子弟,自应一视同仁,支给学费但庄款有限,物力艰难若概照男子支给学费恐力有不逮,公议女子以高小学卒业为限,比照男生一律支给学费、若有力房族升入中学以上各校者,本庄亦抵照高小班给费以示限制面纾财力这说明当时的教育( )A. 具有社会转型色彩 B. 以培养传统女性为目的C. 对女子支持力度大 D. 深受士绅阶层完全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民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民初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材料中家谱记载女子也可支给学费,这打破了传统重男轻女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观念,体现了对女性教育权利的一定认可,反映出教育在这一时期开始适应社会转型,具有社会转型色彩,A项正确;材料中明确提到女子可获得学费支持接受教育,并非以培养传统女性为目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让女子接受现代教育,排除B项;从“但庄款有限……恐力有不逮”“以高小学卒业为限”“比照男生一律支给学费”“升入中学以上各校者…… 抵照高小班给费”等内容可知,虽然认可女子接受教育并给予学费支持,但这种支持是有限度的,并非力度大,排除C项;“完全控制”表述过于绝对,材料只是士绅彭氏家谱中关于教育费用的规定,不能说明士绅阶层完全控制教育,排除D项故选A项9. 《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规定:乡苏维埃全体代表会议每10天由主席召集一次,有特别事件召集非常会议,其召开地点“不限定在某一个地方开,可以移动到各材去开最好是与讨论的问题有关系的村去开”;每月召开选民大会向选民报告乡苏维埃的工作;并召集群众大会做重要问题及决议的报告这一文件颁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 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B. 积极进行民主政治探索C. 全力推动经济建设发展 D. 努力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对乡苏维埃全体代表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灵活规定,还要求向选民报告工作、召集群众大会做重要问题及决议报告等,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积极探索让人民群众参与政治、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和途径,是对民主政治的积极探索,B项正确;从规定内容看确实涉及到乡苏维埃的会议组织等基层相关事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磁场.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期中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英语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数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力的相互作用与受力分析.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4等比数列.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