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承德市联校2025学年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
11页河北省承德市联校2025学年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 10s 速度达到 36km/h,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又经 8s停止,则汽车在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 )A.速度变化量相同 B.平均速度大小之比 1:1C.加速度大小之比 5:4 D.位移大小之比 1:12、有以下几种情景:①轿车在十字路口转弯,轿车仪表盘上速度计的示数不变;②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③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卡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④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下列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仪表盘上速度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汽车转弯时速度不变B.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C.卡车紧急刹车的过程,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也很大D.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3、如图所示,当人向后跨了一步后,人与重物重新保持静止,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②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③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④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4、重4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4N的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地球B.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木块C.这个压力不是重力,这个压力的施力物是木块,木块所受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D.这个压力与木块所受的重力相平衡5、如图所示,一条小船过河,河水流速vl=3米/秒,船在静水中速度v2=4米/秒,船头方向与河岸垂直,关于小船的运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vl、v2称为分速度B.小船的实际运动方向没有跟河岸垂直C.小船的合速度大小是7米/秒D.要使小船垂直渡河,船头方向应偏向上游6、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滑块在最初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 内位移的2倍,且已知滑块最初开始1 s内的位移为5 m,由此可求得( )A.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7.5 m7、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α(0<α<180°),两力的合力为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力大小不变,α越小,F越大B.F比两力中的任何一个都大C.如果保持α不变,F1大小不变,增大F2,F必然增大D.F的大小可能等于其中某个力的大小8、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前4秒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B.该运动可能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5米/秒D.该运动一定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9、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t=0时刻,甲、乙相距250 mB.乙运动后,甲、乙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乙运动后,甲、乙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1D.t=3 s时,甲、乙相遇1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21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1.2 m/s2 B.1.4 m/s2 C.1.5m/s2 D.2.7 m/s2二、实验题11、(4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线、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填写选项字母)A.天平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 D.秒表(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距离滑轮和打点计时器相等的位置12、(10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 g,方法是让“工”字形金属片自由下落通过光 电门.“工”字形金属片上下两块挡光片 A、B 足够窄,宽度均为 D,挡光时间及两次开始挡光时间间隔均由跟光电门相连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下来.若下挡光片 B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上挡光片 A 通过光电 门的时间为t2,从下挡光片 B 开始挡光到上挡光片 A 开始挡光的时间间隔为t3,则“工”字形金属片进 入光电门时的速度v1=_____,离开光电门时的速度v2=_____,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_____.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两个同学在学习了自由落体的知识后想利用直刻度尺测量反应时间.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 0 刻度处做捏尺的准备,但手不碰直尺,如图所示.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捏住直尺.乙同学捏住直尺的刻度为 40cm.(g=10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 )(1)请你估算出乙同学这次实验的反应时间;(2)求乙同学刚捏住尺子瞬间前尺子下落的速度.14、(14分)汽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见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直到停止。
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有(1)汽车刹车后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停止前2秒内的位移大小为?(3)刹车后4 s内通过的路程为?15、(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被质量为m的夹子夹住刚好能不下滑,夹子由长度相等的轻绳悬挂在A、B两轻环上,轻环套在水平直杆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与夹子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直杆对A环的支持力的大小; (2)夹子右侧部分对物块的压力的大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B【解析】A.汽车在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速度变化量大小相同,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B.汽车在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平均速度均为即平均速度大小之比 1:1,选项B正确;C.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则加速度大小之比 4:5,选项C错误;D.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位移大小之比选项D错误2、C【解析】明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快一定是加速度大,速度变化慢一定是加速度小.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系.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
详解】A项:汽车仪表盘上速度计显示的速度大小可以看做瞬时速度的大小,示数不变,说明速度大小不变,转弯时速度方向改变,所以速度改变,故A错误;B项:火箭点火启动时,初速度是v1为零,但是下一时刻速度v2不为零;因为,所以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C项: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卡车紧急刹车,说明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C正确;D项: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是完全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也可以为零,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注意掌握矢量性,同时注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与速度的关系3、B【解析】对人受力分析,重力G、绳子的拉力T、支持力F与地面给的静摩擦力,四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对绳子的拉力T进行力的分解得:绳子的拉力大小T等于物体的重力不变,由题意可知,当人向后跨了一步后,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所以静摩擦力增大,支持力变大,导致人对地的压力增大,故②③正确4、C【解析】AB、压力是由于重物的形变而产生的对桌面的压力;而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的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故压力不是重力;故AB错误;C、压力不是重力,这个压力的施力物是木块,木块所受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故C正确;D、压力与木块所受的重力,仅有大小相等,没有其它关系;故D错误.故选C.5、C【解析】试题分析:将小船的运动分解为垂直于河岸方向和沿河岸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速度,从而确定运动的轨迹.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称为分速度,A正确;船头方向与河岸垂直,则合速度方向没有垂直河岸,B正确;小船实际的速度是水流速与静水速的合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速度,C错误;使小船垂直渡河,船头方向应偏向上游,使得合速度方向垂直河岸,D正确.6、AC【解析】A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运动总时间为,把物体运动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最后2s内位移为:最初2s内位移为:又由于,则有:解得总时间:第1s内的位移为5m,则有:代入数据解得:故A、C正确;B.滑块的初速度:故B错误;D.滑块的总位移:故D错误。
7、AD【解析】A.若F1和F2大小不变,α角越小,合力F越大,故A正确;BD.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两力合力的范围| F1- F2|≤F≤F1+ F2,所以合力有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还可能与两个分力都相等,故B错误,D正确;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可以先减小后增大,也可以一直增加,故C错误;故选:AD8、AD【解析】A.4s内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D.若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第1、2、3、4秒内,位移之比为1:3:5:7,故B错误;D正确; C.根据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无法求出第3s末的速度.故C错误.故选AD9、ABD【解析】A.根据图象可知,甲的出发点为x=250m处,乙从原点出发,所以出发点相距250m,故A正确;B.根据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的速度为负,乙的速度为正,则乙运动后,甲、乙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甲乙都做匀速运动,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大小为可知甲、乙相向作匀速直线运动,两者一样快,故C错误;D.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根据图象可知,甲运动3s时,甲、乙相遇,故D正确。
10、CD【解析】若10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若10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负号表示方向A.1.2 m/s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1.4 m/s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1.5m/s2,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2.7 m/s2,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二、实验题11、C A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