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详细解析】.pdf
16页试卷第 1 页,共 8 页2024 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2024 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2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可以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A学而不厌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不耻下问3晋文公曾与诸侯会盟于河阳,并召周天子来参加这反映的是A国都变迁B分封制走向瓦解C百家争鸣D大一统得到巩固4琵琶源于西亚,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巴比特”(bar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称呼“巴波特”(barbot)十分相似这一现象应缘于()A丝绸之路B北魏孝文帝改革C隋大运河的开通D郑和下西洋5据表可知,齐民要术()时期农书内容主要来源东汉四民月令日常农事活动北魏齐民要术收集整理的百余种古书明朝农政全书大量引用齐民要术A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B强调因地制宜C开创农书撰写的先河D注重工具革新6下图为某同学收集的诗词。
其研究的主题应是()试卷第 2 页,共 8 页A对外关系的演变B行政区划的变迁C传统节日的魅力D绘画技巧的成熟7北宋时,南方主食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南宋时,南方的面食店日益增加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差异B土壤条件C生活水平D人口迁移8史书记载,“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颠倒其文句而习之”,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契丹儿童便念成“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这反映出当时的()A重文轻武B宋辽和战C政权更迭D民族交融9 元史百官志记载,由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事务该事件开启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据此推断,下列机构在地区管辖上也起到类似影响的是()A吏部B刺史C澎湖巡检司D枢密院10明朝在户部设置太仓库,“专备三边军饷”,与皇室的内库有别明神宗时,皇室的日用、婚丧等花费远超以往,皇帝“数取太仓银入内库”这导致明朝()A物价不断飞涨B与清军作战失利C官员职权范围缩小D国家财政体制被破坏11下图体现的是()试卷第 3 页,共 8 页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与 1919 年的学生运动大有关系”,因为此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四百种白话报刊”。
这表明()A戊戌变法促进思想解放B君主专制制度已终结C五四运动助推文学革命D封建礼教被全面推翻131924 年的真正革命歌写道:“真正革命党人应该加入国民军,要铲除军阀,与帝国主义死拼我是国民军,我是国民军,打仗为救老百姓这表明了()A作者的反帝反封建理念B军事歌曲的大范围流传C北伐取得辉煌战果D群众积极参加革命14由于秋收起义作战失利,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背弃了革命,为此毛泽东亲自撰写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份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这体现的精神是()A对党忠诚、不负人民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举国同心、尊重科学D精准务实、开拓创新15魏巍在火线春节夜中写道:“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糕,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你看,这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这体现了志愿军的()A严明纪律观念B武器装备精良C革命乐观主义D业余生活丰富16在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基础上,某自治州政府安排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放假 2 天,民族节日放假 7天这体现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各地支援边疆开发C节日活动精彩纷呈D旅游行业蓬勃发展17下表所示说明我国()中国交通里程变化情况(部分)年份里程(万公里)1978年2023年公路89525.7高速公路018.4铁路5.1715.9试卷第 4 页,共 8 页高速铁路04.5A国防科技日新月异B交通建设飞速发展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D工业体系已现雏形18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为建造数量众多、工程浩大的金字塔,法老对劳动力、财政和建筑技术的控制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
这反映了古埃及()A国王权力至上B法律体系完备C军事实力强大D医学成就辉煌19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众多的城市,“东西方在这一时期频繁互动和深度融合”能为此提供直接证据的是()A刻有希腊式长袍的印度佛像B位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C应用于航海的指南针D传入中国的马铃薯20非洲东部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十分温驯且肥硕,欧洲人的出现,给岛上带来了猪和老鼠,使得渡渡鸟在地面的巢中下的蛋不断遭到毁坏,人们普遍认为渡渡鸟于 1681 年灭绝该现象源于()A租地农场出现 B市民阶层兴起C文艺复兴D新航路开辟21历史课堂上,老师使用了下图,他应是在介绍()图 蹲踞式跳远的运动轨迹A牛顿的力学理论B瓦特改良蒸汽机C达尔文的物种研究D爱迪生发明电灯22“1688 年造成的巨大变化是一场真正的革命”,首先是威廉和玛丽,接着是玛丽的妹妹安妮,他们的继位都是由上下两院决定的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民众获得完全平等B女性拥有崇高社会地位C贵族维护封建专制D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23 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正统保皇派会在这里看到一幅旧制度和王室的糟糕画像;革命家会看到一幅对革命的华丽外衣不感兴趣的画像;只有自由的朋友们爱读这本书。
这表明作者认为,影响人们看待历史的因素是()A文化水平B家庭出身C自身立场D审美观念试卷第 5 页,共 8 页241846 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德国、法国等国的共产主义者和工人建立联系,共同讨论共产主义的宣传问题这些活动()A指导了里昂工人起义B促进革命理论的传播C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D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25“南部的领导人决定,禁止废奴主义者的著作在南部流传”,种族主义者“抢走了从北部流入的反奴隶制的报纸,并且在广场上当众把它们烧毁此后,南部许多城市竞相效仿这可直接用于研究()A拉美独立运动 B南北战争C明治维新D十月革命26某一时期,苏俄私人工厂生产的多是农具、家具、衣物等用品用具和食盐、面包等食品,商业经营多围绕这些产品进行这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27为防止德国受苏联的渗透和影响,1946 年,美国国务卿声称“除了原子弹以外,德国连同它拥有的各种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它这体现了美国()A研发原子弹的需要B国家干预政策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D称霸企图明显28在“万隆精神”的影响下,1957 年第一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召开,1961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这表明万隆会议()A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受到鼓舞B使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C终结两极格局D推动欧盟成立二、综合题二、综合题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试卷第 6 页,共 8 页上图习题,你选择了正确选项 B请观察该题,提取至少两个信息且结合其反映的史实,说服选择了其余选项的同学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历代农民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测总结,积累了大量的物候知识物候知识与气象、天象紧密联系,可被用于把握农时以达到增产目的,如“黄莺儿鸣叫”就是采桑活动时宜的标志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物候学摘编自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1)根据材料一,简述物候知识的价值材料二图 唐鎏金银香囊及其内部构造注:该香囊利用了陀螺仪万向支架原理,无论如何转动,中间焚香的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焚香都不会倾洒;外壳通体镂空,便于香气散出,且可随身挂佩,在唐朝风靡一时试卷第 7 页,共 8 页图 北宋青釉剔花倒装壶及其构造示意图注:该壶利用了虹吸原理,注水孔在壶底,注水时,水并不会从壶嘴流出水壶翻转后,水也不会从壶底漏出,只有当壶身向壶嘴处倾斜时,水才会自然流出,这增加了壶的密封性和便携性,后来该类壶普遍流行。
摘编自爱德华谢弗撒马尔罕的金桃等(2)根据材料二,概括其体现出的古代手工业品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五大湖地区一度是美国制造业的骄傲,但持续了两百年的污染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湖中发现了 30000 种在工业中常见的化合物,有 500 种对人体有害,其中致癌物芳香烃和能引起基因突变的诱变剂浓度很高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等图 五大湖地区的工厂集群排放污水19 世纪末(1)根据材料一,简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的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央采取新建重大节能环保工程等举措,全国单位 GDP 能耗累计下降 15.61%试卷第 8 页,共 8 页摘编自刘国新中国共产党治国社会方略研究等图“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GDP)(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为解决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归纳其成效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32结合严谨的史料,电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感受历史上的时代变迁、重大事件、人物情感和社会百态表 3 为中外电影摘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电影外国电影杨靖宇珍珠港百团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血战台儿庄巴顿将军七七事变战争与和平狼牙山五壮士不列颠空战平津战役诺曼底登陆摘编自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等(1)呈现人类过往历史的方式是多元的,请写出除电影外的一种呈现方式2)为举办主题观影活动,请你从材料中选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部电影,结合其反映的史实,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价值观正确,选取正确,主题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第 1 页,共 8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A【详解】从题干可以,玉龙出土于辽河流域,蛋壳黑陶高柄杯出土于黄河流域,骨耜出土于长江流域,这些早期文明成果都是来自不同的流域,这说明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A 项正确;题干出土的文物有些事农业工具,手工业品等,未体现狩猎场景,排除 B 项;“龙的文化”已经定型这一说明不符合史实,而且题干不仅仅只涉及“龙的文化”,排除 C 项;蛋壳黑陶高柄杯,说明半坡居民的手工业水平,不能说明其耕作生活情况,排除 D 项故选 A 项2B【详解】从题干可知,孔子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他的回答是不一样的,从中可知,孔子注重因材施教,B 项正确;学而不厌说明的是学习地 态度,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 A 项;温故而新说明的是学习的方法,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 C 项;不耻下问原意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孔子是他们的老师,体现不出这点,排除 D 项。
故选 B 项3B【详解】根据材料“晋文公曾与诸侯会盟于河阳,并召周天子来参加”和所学可知,周王室地位下降,各地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西周的分封制走向瓦解,B 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分封制的瓦解,并未说明国都变迁问题,排除 A 项;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排除 C 项;当时处于诸侯争霸,还未形成大一统的局面,排除 D项故选 B 项4A【详解】根据材料“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巴比特(bar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称呼巴波特(barbot)十分相似”和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A 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排除B 项;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排除 C 项;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排除 D 项故选 A 项5A【详解】通过表格和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收集整理百余种古书而成,这里面就包括四民月令里面的相关内容,这说明齐民要术起到承上作用;明朝农政全书大量引用齐民要术的内容,其起到启下的作用,A 项正确;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