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doc
7页2022年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5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分)(xx秋•泰兴市校级月考)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小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B. 研究太阳系绕银河系的中心转动时,可以把太阳系看做质点 C. 乒乓球比赛,运动员打弧旋球时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D. 武术运动员在比赛时,裁判可以把他当做一个质点考点: 质点的认识.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 解:A、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大小能否忽略不计,与物体的绝对大小无关,故A错误;B、研究太阳系绕银河系的中心转动时,太阳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B正确;C、乒乓球比赛,运动员打弧旋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旋转了,故C错误;D、武术运动员在比赛时,要看运动员的动作,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B点评: 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5分)(2011春•榕城区校级期中)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几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B. 几个物体有相同的位移时,它们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 物体沿某一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考点: 位移与路程.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的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解答: 解:A、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故A正确.B、几个物体有相同的位移时,它们的路程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当单向直线运动时,则位移大小等于路程,而不能说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故C错误.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首末位置可能重合,位移可能为零.故D错误.故选:A.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3.(5分)(xx秋•盐源县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 B. 5秒内指的是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C. 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 D.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指的是时间考点: 时间与时刻.分析: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作息时间表、列车时间表等时间表上面的数字均表示时刻;1min能分成无数个时刻.解答: 解:A、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故A错误;B、第5秒内指的是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故B错误;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故C正确;D、作息时间表上面的数字均表示时刻.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4.(5分)(xx•天心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考点: 加速度;速度.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 解:A、如果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却在增大,即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故A错误;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故B错误;C、根据a=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t共同决定,虽然△v大,但△t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C错误;D、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 5.(5分)(xx秋•泰兴市校级月考)物体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前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v1,后位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则该物体在整个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考点: 平均速度.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总位移和总时间,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答: 解:设总位移为s,因为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v=,物体在前后两端位移运动的时间分别为,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6分)(xx秋•东莞校级期中)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 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解答: 解:A、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g,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的加速度不一定是g,所以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要看初速度是否等于零,故B错误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g△t得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故C、D正确故选CD.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6分)(xx秋•东莞期中)一个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s=5t+5t2(s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2.5m/s B.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10m/s2 C.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0m/s D.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一致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判断其方向关系.解答: 解:A、根据s=得物体的初速度v0=5m/s,加速度a=10m/s2.故A、C错误,B正确.D、因为加速度和初速度都为正值,则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故D正确.故选:BD.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8.(6分)(xx秋•泰州期末)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 0~1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是1m/s B. 0~2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是3m C. 0~1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D. 0~1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 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x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运动方向看正负.解答: 解:A、分析平均速度:,由面积法求0﹣1s的位移s=1m,时间t=1s因而=1m/s,故A正确;B、由面积法知:0﹣2s的位移s=3m,故B正确;C、用斜率求出 0﹣1s的加速度:a1=2m/s2、2﹣4s的加速度a2=1m/s2、因而:a1>a2,故C正确;D、0﹣1s、2﹣4s两个时间段内速度均为正,表明速度都为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 本题关键要明确速度时间图线中斜率、截距、面积等的物理意义,同时要会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三、简答题(共28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纸中相应横线上.9.(12分)(xx秋•泰兴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 交流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 0.02 s打一次点.考点: 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专题: 实验题.分析: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解答: 解: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交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故答案为:交流,0.02.点评: 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 10.(16分)(xx秋•腾冲县校级期末)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0 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 0.375 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 0.525 m/s,运动的加速度为 1.50 m/s2.考点: 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专题: 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某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 解: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v1==0.375m/sv2==0.525m/s根据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a=1.50m/s2故答案为:0.10,0.375,0.525,1.50点评: 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四、计算题,共29分.请在答题纸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方程式、重要的演算过程,明确的数值和单位.只有答案,没有过程的不得分,书写不认真、无法辨认的不得分.11.(14分)(xx秋•庐山区校级期中)一火车以2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火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2)在第5s内的位移是多少?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参考系和坐标系.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1)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