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言虚词(教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5495416
  • 上传时间:2018-06-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文言虚词表初中文言虚词表一、之的用法一、之的用法 (一) 、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 、 “她” 、 “他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 )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八则》 )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 、 “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八则》 )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 )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八则》 ) ④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 )(二)(二) 、助词、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 )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 ) ③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 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 )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 (三)动词,译为(三)动词,译为““到到”” 、、 ““去去”” 、、 ““往往”” ①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二、二、 ““而而””的用法的用法(一)连词(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 “而且” “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妇拍而呜之 (《口技》 )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 “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八则》 ) ②水落而石出 (《醉翁亭记》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 杀尉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 “然而” “却” “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八则》 )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而且”” ““并且并且””或不译。

      或不译 ①敏而好学 (《八则》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地”” ““着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 )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捕蛇者说》 )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因此”” ““所以所以”” ““因而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 ) ②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 )三、三、 “以以”的用法的用法(一)(一) 、介词 1、译为、译为““用用”” 、、 ““拿拿”” 、、 ““把把””等 以刀劈狼首(《狼》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2、译为、译为““凭凭”” 何以战?(《曹刿论战》 )以君之力 (《愚公移山》 ) 3、译为、译为““因为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 4、译为、译为““按照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 5、译为:、译为:““认为认为”” 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 (二)(二) 、连词。

      连词 1、表并列、目的、修饰等关系:“来” 、 “用来” 、 “以致”等 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 3、相当于“而”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 (三)复音虚词(三)复音虚词““以是以是”” ““是以是以”” ,相当,相当““因此因此””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八则》 )四、四、 “其其”的用法的用法(一)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一)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他(的) ” 、 “她(的) ” 、 “它(的) ” 、 “那(些) ” 、 “这(些) ” 、 自己等 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常蹲其身 (《幼时记趣》 ) (二)(二) 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 (三)(三) 与数词连用,可译为与数词连用,可译为““其中的其中的”” 。

      其一犬坐于前 (《狼》 )五、五、 ““于于””的用法的用法(一)介词(一)介词 1.可译为“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2.可译为“比” 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 3.可译为“到” 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 ) 4.可译为“向” 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 5.可译为“从” 管夷吾举于士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6.可译为“对、对于” 泥于掌故 (《治水必躬亲》 )六、乃的用法六、乃的用法1、译为、译为““于是,就于是,就””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2、译为“才”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3、译为“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4、可译为“是” (表判断的副词)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七、且的用法七、且的用法1、译为“尚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2、译为“况且”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3、译为“将近,将要” 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以为且噬已 《黔之驴》八、焉的用法八、焉的用法1、译为“哪里” 。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2、相当于“它” 时而献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3、相当于“于之” 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4、译为“在那里”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八则》 5、语气助词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九、则的用法九、则的用法1、、 可译为可译为““却却””问之,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 《捕蛇者说》至则无可用《黔之驴》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2、、 表假设,可译为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3、、 可译为可译为““就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十、若的用法十、若的用法(一)(一) 、用作代词用作代词 相当于“你” “你们” ;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 (二)用作连词二)用作连词 “若”和“夫” “至”结合,组成“若夫若夫”” ““至若至若” ,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 (四) 相当于“好像” 仿佛若有光 (《桃花源记》 ) (五) 可译为“如果” 万钟若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十一、也的用法十一、也的用法1.表示判断语气的.表示判断语气的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2.表示感叹语气的,如:.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 十二、与十二、与①① 给予,授予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②② 结交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③ 和、同、跟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④④ 参加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⑤⑤ 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⑥句末语气词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十三、为十三、为㈠㈠动词动词 wéi⒈“做” 例:①并自为其名 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③为我为云梯之械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行拂乱其所为 ⑥好为《梁父吟》 ⑦行拂乱其所为⒉“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③以丛草为林 ④武陵人捕鱼为业 ⑤以牒为械⒊“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⒋“是” 例:①知之为知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天下为公 ④中轩敞者为舱 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⑥此为何若人 ⑦若为佣耕㈡㈡介词介词 wèi⒈⒈“替、给、向替、给、向”例:例:①愿为市鞍马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为楚造云梯 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⑦为天下唱⒉⒉“被被”例例: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 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⑤士卒多为用者 ⑥贤能为之用十四、者十四、者㈠㈠指代人、物,指代人、物,“的人、的东西的人、的东西”①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③卜者知其指意 ④或异二者之为 ⑤得道者多助 ⑥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⑦往来而不绝者 ⑧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⑨肉食者谋之 ⑩若有作 犯科及为忠善者 ⒒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㈡㈡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③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㈢㈢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①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 ⑤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文言虚词包括文言虚词包括 一代词:一代词: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谦辞、敬辞、人称复数 指示代词 近指、无指、旁指、虚指代词 疑问代词 代人、代事物、代处所 二副词:二副词:程度副词:轻微度、加深度、极高度 范围副词:表总括、仅限、共同 时间副词:过去将来时、正在变化时 语气副词:肯定确认、否定禁止、推测估量、反诘 频率副词: 谦敬副词: 三介词:三介词:于、以 四连词:四连词:并列、层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假设、修饰 五助词五助词: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语气助词:语气助词:陈述语气:也、矣、耳、焉 疑问语气:疑问语气:乎、与、耶 感叹语气感叹语气:哉、夫 句首语气:句首语气:唯、夫、盖 六叹词六叹词 七兼词七兼词 诸、焉、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Same or Different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hen Tomorrow Comes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语文《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六国论》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说“木叶”》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2024—2025学年高一文言文特殊句式初探.pptx 语文《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与妻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轴与绝对值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复习'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多项式运算'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展开图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线段与角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性质'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性质'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逆定理'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