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讲3-4工业化建筑.ppt
27页3-4 工业化建筑,建筑工业化的基本特征为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设计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手段,施工机械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组织管理科学化是建筑工业化的保证一)、发展预制装配化结构 1、砌块建筑 2、大板建筑 3、框架建筑 4、盒子建筑 (二)、发展工具式模板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体系 1、大模板建筑 2、滑升模板 3、隧道模 4、升板升层,一、装配式大板建筑 装配式大板建筑是大楼板、大墙板、大屋面板的简称大板建筑是除基础以外构件均采用预制构件,通过装配整体式节点连接而成的建筑 (一)、大板建筑的优点 1、装配化程度高、建设速度快,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2、施工现场湿作业少,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3、与砖混结构相比,墙厚和结构自重都较小,有利于抗震,扩大建筑的使用面 (二)、大板建筑的缺点 1、需要有相应的大板预制厂,一次性投资较大 2、对运输环境及吊装设备要求较高 3、房屋造价比砖混结构高 大板建筑多用于九层和九层以下的建筑,20层以内的高层建筑也有采用,如住宅、办公楼等单一材料外墙板 内墙,(三)、构件之间的连接 焊接连接:又称“干法连接”,主要靠构件间预埋的铁件,通过连接钢板或钢筋焊接而成,这种做法的优点实施工简单、速度快,缺点是局部应力集中,容易造成锈蚀,对预埋件要求精度高,用钢量大。
混凝土整体连接:又称为装配整体式连接(或是“湿法连接”),它是利用构件甩筋与附加钢筋连接在一起,然后灌注高强度的混凝土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刚度好,强度大整体性强、耐腐蚀性好;缺点是施工工序多,操作复杂,需要有一定的养护时间才能受力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是一种装配式接头,它是靠构件上预留的铁件,用螺栓连接而成的—种接头这种接头方式对于变形的适应性强,经常采用在围护结构的墙板与承重墙板的连接,这种做法要求精度高,位置必须准确 1、内墙板的连接 通常墙板的侧面设置凹槽和暗销键,用以消除两板间的变形和相对位移在连接时,将墙板的上下端预埋铁件或伸出的钢筋用钢板或加筋焊接在四块墙板连接处,配以钢筋骨架,内浇混凝土后形成暗柱,以保证上下楼板的整体性 2、楼板与墙板的连接 楼板与墙板的连接处,左右楼板和上下墙板间的钢筋或钢筋环应焊接,然后加筋并浇以混凝土,形成暗梁若将楼板的四周做成卡口,墙板上下面做成暗键和凹槽,浇混凝土后,板间连接更为牢固四)、外墙板接缝防水构造 外墙板接缝防水构造做法通常有材料防水、构造防水、弹性盖条防水等 1、材料防水 材料防水是采用有弹性和附着性的嵌缝材料或衬垫材料封闭接缝,以阻止雨水进入缝内。
外墙板采用材料防水时,板缝宽度一般应小于20mm,防水材料的嵌缝深度不应小于20mm;为防止嵌缝材料过多地进入缝内,可在板缝内填塞水泥砂浆或沥青麻丝、泡沫橡胶等;为防止嵌缝材料过早老化,可在嵌缝材料外用水泥砂浆勾缝保护;除了采用胶泥和防水油膏嵌缝外,还可以采用弹性型材嵌缝弹性型材为有弹性和固定形状的嵌缝带或密缝垫,如氯丁橡胶型材嵌缝条、纤维涂塑薄膜等2、构造防水 构造防水是将外墙板四周的边缝处理成既能防水或排水又便于连接的形式,用以切断雨水的通路,防止雨水因风压和毛细管作用向室内渗透,是以“导”为主,以“堵”为辅的防水方式3、弹性盖条防水:是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的有机结合,其优点在于不用湿作业,与空腔防水相结合,简单方便,效果好弹性盖条的材料可分为金属弹性材料和塑料弹性材料两大类五)、外墙板的保温 大板建筑的保温主要是指在外墙板的接缝处和混凝土肋部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止在这些部位产生结露现象通常的做法是在板缝和肋处,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避免形成热桥,并且在板缝外侧用砂浆勾抹效果较好二、大模板建筑 大模板建筑通常是指用工具式大型模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或楼板的一种建筑形式 一)、大模板建筑的特点 1、优点 (1)、由于墙体在现场浇筑,预制构件比大板建筑用量少,可以节省一部分预制加工厂的投资,故一次性投资费用较少。
(2)、大型构件少,现浇墙的工艺简单,技术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3)、施工速度较快,劳动强度低 (4)、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提高了结构的抗震与抗风能力 (5)、墙面平整,可减少装修工作量,减薄墙体 2、大模板建筑的缺点 现浇混凝土工作量较大,水泥消耗过多,现场施工组织较为复杂但内于大模板建筑技术条件要求不太高,适应件强二)、大模板建筑的分类 大模板建筑的类型,主要区分在外墙做法上,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现浇与预制相结合 这种做法的内墙为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外墙采用预制外墙板,这种做法称为外板内模,俗称“内浇外挂”,主要用于建造高层建筑 (二)、现浇与砌砖相结合 这种做法的内墙为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外墙采用普通砖砌筑,这种做法称为外砖内模,俗称“内浇外砌”,主要用于建造多层建筑 (三)、全现浇做法 这种做法是内、外墙板均采用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主要用于建造高层住宅三、框架板材建筑 装配式框架板材建筑是由框架、墙板和楼板组成的建筑,其承重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梁、柱组成承重框架,再搁置楼板和非承重的内外墙板的框架结构体系;另一种是由柱与楼板组成板柱结构体系,内外墙板为非承重,仅起围护与分隔的作用。
此类建筑的主要优点是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空间分隔灵活;其缺点是钢材与水泥用量大,造价较高,节点构造复杂框架板材建筑适用于较大空间的多层、高层民用建筑一)、框架结构的分类 1、按所用材料分类: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框架和木框架从材料来源、建筑造价等方面比较,钢筋混凝土框架是常用的结构形式;钢框架多用于高层框架建筑中,其装配化程度高,自重轻;而木框架已经很少使用 2、按施工方法分类:可分为装配式框架、现浇式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 3、按构件组成分类:可分为板柱框架、梁板柱框架和剪力墙框架(框剪)二)、装配框架的骨架连接 1、柱与基础的连接 框架结构的基础,通常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柱与基础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杯形基础 基础的截面形式一般为阶梯形或锥形,基础上部预留杯口,承插预制柱 2、浆锚基础 在基础顶面预留浆锚孔,将柱内预留的锚固筋插入孔内 3、短柱基础 将基础与柱同时浇筑,柱的长度高出地面1000mm左右,然后再通过基础上部的短柱与上部柱子连接2、梁与柱的连接 梁与柱通常在柱顶进行连接,工程中常采用叠合梁的做法和浆锚叠压式做法 (1)、叠合梁法 叠合梁的做法是在预制梁端部和顶部预留锚固筋,与上下柱预留钢筋连接,加配箍筋后浇筑混凝土。
这种做法兼有预制和现浇的优越性,节点的整体性好、刚度大2)、浆锚叠压法 浆锚叠压法是将纵横梁压在柱顶,上层柱再压在梁的端部,上下柱的纵筋插入梁端预留的圆孔内,并在孔内灌入高强水泥砂浆,形成了梁柱的刚性节点这种做法构造简单、节省钢材3、楼板与梁的连接,4、楼板与柱的连接,四、其他类型的工业化建筑 (一)、滑升模板建筑,(二)、升板升层建筑,(三)、盒子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