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七 古诗鉴赏 考点四 思想感情适考素能特训.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86874874
  • 上传时间:2019-03-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思想感情题组一 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龚自珍的两首诗,完成(1)~(2)题漫感①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②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注] 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②分:料想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诗从诗人心系边疆局势写起,“惘然”二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B.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都传达出了诗人忧愤悔恨之情C.后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的复杂况味D.这两首诗既豪宕激越,又沉郁悲慨,都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炽热的情感2)“剑气箫心”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2)既拥有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又饱含忧国伤时之幽情的诗人形象或:既有情致又有胆识、刚柔相济的诗人形象。

      诗人形象包含两方面特征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征分析即可)解析 两诗表达的情感当为忧国伤时之情,“忧愤悔恨之情”说法不当诗歌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直抒胸臆的雄浑诗作《漫感》前两句写当年到西北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心藏遗憾,而今东南沿海屡遭掳掠,幽恨满怀,写下许多诗作后两句说带着一支箫、一把剑,仗义行走江湖,本是“我”平生最大的心愿,可如今十五年都已过去了,当初的狂名也全让“我”给辜负尽了一箫一剑平生意”形容少年豪侠、意兴风发的豪情负尽狂名十五年”形容早年颇具盛名,后来却平淡无奇而《己亥杂诗》依然以箫、剑为意象,前两句说,少年时代击剑吹箫,一副英豪之气,如今剑气箫心全都消失了后两句说,没有料想到归乡以后如此苍凉,无限哀愁聚集心头,难以排解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梅花二首苏轼其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其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注] 《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1)简要分析《其一》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衬托手法以“草”“棘”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坚强特点: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2)用梅花的开则无所依赖,落则满腔愁情,喻指作者贬谪途中的孤寂落寞3)对梅花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解析 (1)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能力和对景物特点的分析把握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表现手法,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草”“棘”的枯败衬托出梅花的夺目;“东风吹石裂”“飞雪”表现了梅花生长的环境恶劣,从侧面衬托出梅花的坚强品格,因此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2)解答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结合着全诗内容来分析,“开自无聊落更愁”一句,“无聊”“愁”表明是写花开花落的情感表现,而根据全诗内容可知,此时的作者在被贬途中,正如梅花的开落一样,充满了愁苦无聊的孤寂之情。

      因此这里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法3)解答此题,要根据两首诗歌所写的梅花的不同特点及写作背景来分析,咏物诗重在物我合一强调诗人情感通过外物表现出来作者在第一首诗歌中给予梅花以坚强不屈、卓然不凡的品性,自然是赞美与赏识,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坚强与通达第二首诗歌写美好的花开花落的无聊愁苦,既有对美好的同情,也是自己苦闷愁苦的心灵写照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茅塘马上[宋]贺铸壮图①忽忽②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注] ①壮图:过去的抱负②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落日”意象,你最欣赏哪首诗中的“落日”意象所呈现的意境画面?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示例一:我更欣赏雷诗中的“落日”意象呈现出的意境画面。

      作者勾勒出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山村晚景图:火红的夕阳好像被山衔住一样,日影倒映在尚有凉意的池水涟漪中作者把池塘、远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呈现出宁谧安适的意境示例二:我更欣赏贺诗中的“落日”意象呈现出的意境画面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秋日黄昏池塘边颜色浅淡的落日场景一个“薄”字,突出了略现寒意的季节特征,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恬淡的意境氛围2)第一首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自然风光和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第二首侧重表达了作者对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慨,因而向往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流露出隐退田园之意诗歌鉴赏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作者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一、二两句写山村晚景作者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宁谧安适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后两句表现了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牧童在牛背上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茅塘马上》抒发了作者思退欲隐的情怀第一句写出了失意情怀:“壮图”,是过去的抱负;“忽忽”,形容时间的流逝;“负当年”,写官场的失意。

      作者豪情满怀,无奈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这怎不使人忧闷、痛心!第二句写作者回过头来看到牧童,顿生羡慕之情,认为还是牧童生活得有意思为什么这样说呢?三、四两句道出了牧童生活的快乐作者隐退之意不言而喻,激愤之情溢于言表理语入诗,富有理趣4.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回答问题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系裙腰张先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1)两词都写到了荷这一意象,但所写之荷时间有别,其中《苏幕遮》所写的是________之荷,《系裙腰》所写的是________之荷2)两词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系裙腰》的下片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夏 春(2)①《苏幕遮》:思乡。

      《系裙腰》:相思盼团圆②运用了双关手法末句“问何日藕、几时莲”中“藕”谐音双关为“偶”,“莲”谐音双关为“怜”该句表面写不知荷花何日生藕,何日产莲,实际写不知何时能与心上人团圆,得到心上人的爱怜诗歌鉴赏 《苏幕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句,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静自然凉之意二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呼”暗示昨夜雨、今朝晴叶上”三句,写雨后景色下片直抒胸怀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自己思念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的写法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系裙腰》:上片以景起笔,月影朦胧,如诗如画纵似”由月圆月缺联想到情无长久,令人悲从中来下片由情及景,欲寄心事而不得,伤感之余又充满了愁思小荷才新绿,要到结藕开花,尚待时日,也许那就是相见之期藕”“莲”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以“藕”和“莲”分别谐音“偶”和“怜”,从而委婉含蓄地表达爱情的主题及对爱人的思念5.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问题[中吕]山坡羊·长安怀古赵善庆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1)赏析“骊山横岫,渭河环秀”中“横”“环”二字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说,两首怀古小令慨叹人生无常,思想消极遁世请你结合相关句子进行简略评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横”“环”二字不仅点明所咏之地是长安,而且把历代古都形势的险要、景色的壮丽全部烘托而出,使前后景色形成强烈的对比2)两首怀古小令都有怀古伤今的慨叹,但表达的思想却不完全相同《山坡羊·骊山怀古》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奢侈行为和为争夺政权而残酷厮杀的行径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将之看作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

      《山坡羊·长安怀古》在抒发兴亡之感的同时夹杂着作者对人生无常,瞬息即逝,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消极遁世思想 诗歌鉴赏 《山坡羊·长安怀古》 一、二句,用“横”“环”点明歌咏之地是长安,而且把这历代古都险峻的形势、壮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磁场.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docx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期中测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英语试卷.docx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数学试卷.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docx 2023-2025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力的相互作用与受力分析.docx 2026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4等比数列.docx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