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市屯溪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8页黄山市屯溪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想《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课尚实,诗赋欲丽。
《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再次,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诗赋欲丽”的“丽”,“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衫”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炼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二:鲁迅论“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其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他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事实上,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怡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而有“绮靡”之美,刘想兼重“风骨”与“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闲情。
文学自觉,指的是一种自觉之创作意识与状态为艺术而艺术,仅仅指作家看重艺术,借艺术(文学)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摘编自雷恩海《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想强调“文”有韵,而萧绎所说的“文”已等同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他强调“文”之抒情和语言的形式美B.曹丕《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诛、诗赋四科,是文体辨析开始与文学自觉的标志C.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导致了南朝时期更自觉地追求语言的形式美D.“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强调作家的才情与生命体验的独特性,是文学性明确与丰富的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明确区分了诗与赋的文体特征,也是体现出创作者不同的审美追求B.建安、曹魏时代的作家关注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而汉赋难见个人情性C.魏晋时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借文学表达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但并未否定文学的社会责任D.“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了文章的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借此超越权势与生命的局限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学自觉的一项是( ; )A.《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并列B.蔡邕《独断》等作品反映了早期的文体辨析的意识C.钟嵘《诗品》评价曹植的诗“情兼雅怨,体被文质”D.郭象《庄子注》认为万物不是由道产生,是自然如此4.请根据材料一内容完成以下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8字文学自觉①(自觉的开始)南朝时期地位文笔之分强调文学文体辨析始于《汉书艺文志》③举例论证增强说服力增添文采《典论论文》分四科更自觉《文赋》分十类文体《文心雕龙》《文选》更系统审美特性追求②语言形式美的追求艺术特征的追求5.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
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论述加以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见麒麟哥舒意苏园原园主一门五相,崇祯煤山后辞官,从此不再出仕返家在屋后种下了第一株桃树,每年开春又种下新树,园子里的桃树变成了桃林,桃林又连成一片从屋里往外望,是漫山遍野的桃树,桃花一旦绽开,满眼都是花海南庄方圆百里都能闻到桃花清香,人称“万里桃花”丁丑年秋,日本陆军进驻了南庄藤原走进苏园大屋,成为园林的住者不久日本翻译就传出话,藤原长官要为儿子承太找个家庭教师,要求是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史记通鉴无不精通,还要一手工整行书整个南庄唯有一个私塾先生符合要求,当地人称苏夫子夫子女儿守真和私塾的孩子们玩耍,渐渐走入桃林深处,在晨昏明暗间,第一次看见了一个奇特身形再次醒来时,守真已经躺在父亲的怀里我好像看见了一头走兽守真说,“它像是很大的狗或者很大的鹿,但要比它们都大,它头上有冠冕一样的犄角,昂着脖颈,看起来很骄傲,又孤独,像是落单了在寻找伙伴,但是它看着我的时候,眼神就像看着自家幼崽夫子提起笔,在粗纸上写下两个字,两个非常多笔画的古字守真学着写,四十二笔,一笔一画,写出这两个字她看纸上墨宇,仿佛一头沉默古兽,浓缩在她笔端夫子说:“麒麟,这是它的名字。
麒麟是古兽,古人把它视为仁慈的化身,太平之世,或者祥瑞之人才能看见它夫子说,“孔子就曾经见过麒麟守真说:“可是现在是乱世夫子说:“所以麒麟不应该现在出现一天,午课结束,一队士兵从车上扛下一棵大树承太说:“父亲说,园里桃树已经枯死,想看看樱花树移植过来能否存活守真说:“如果能呢?”承太说:“那就把桃林都砍掉,全部换成樱花树反正这片桃林都快死了这样到了隔年春天,我们就能看见漫山樱花了守真说:“樱花不是南庄的桃花月亮渐渐隐没,云隐风起,风起树动,树叶簌簌作响守真第一次这么近看见麒麟的样子,她慢慢站了起来,抬起手轻轻抚摸麒麟的躯体,感觉手上一片湿滑,还以为是雨水,再看向麒麟,地看清了它身上的斑纹那些斑纹不是普通纹路,有形而具意,是一行又一行的文字有的字她认识,有的只在字帖摹本见过,有的字不知其意有的古朴如鼎,有的行飞如云字和字连在一起,有时会形成句子,句子又结成了篇章白日依山奔流到海,十年生死不尽长江她能认出一些诗句,每当她读出所见的文字,随着雨水的冲刷,躯体上的文字又变成了新的字句地仔细分辨,看着自己的手,雨水的颜色没有这么深,在夜里,这是像黑墨一样的颜色,粘在地的手上麒麟身上遍布伤口雨夜惊雷大作,一道闪电劈下桃林。
守园的日本兵清晨换岗时才看见,一棵大树被昨夜的雷电一劈为二,正是刚刚移植到园子的枝垂樱树他们走近倒伏的树身,树下的焦土上,有四枚深深的蹄印藤原请夫子前往书房一叙夫子进入书房,看见藤原正在写字,“夫子的颜体,真有真卿先生的风骨藤原说,“相比真卿行楷,我对另一位大家的字体更为推崇夫子说:“这是瘦金体藤原说:“正是北宋徽宗皇帝的笔法,有宋以来,没有比它更具美感的书法了夫子说:“字是好字藤原说:“夫子擅长否夫子说:“没练过,恐非所长藤原说:“书法之道,不能勉强我们不说书法,来说一下这两个字夫子问:“哪两个字?”藤原拈起老旧宣纸,上面是夫子写的两个字,四十二笔藤原说,“我们就说一下麒麟夫子既然写了,我想听夫子说文解字夫子摇了摇头,“麒麟是传说中的动物,大多出现在上古神话、民间传说,腐身牛尾有角,现实里并无这种动物,我想这大抵是古人的想象,牵强附会藤原说:“原来夫子看来,麒麟只是想象那么说起来,孔子二见麒麟,《春秋》见麟而止,只是孔子想当然夫子说:“也许孔子见到的只是一种驼鹿,所以这两字都以鹿为字首藤原说:“所以夫子并不相信中国有麒麟这种祥瑞之兽夫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敢问一下藤原先生,如果见到了麒麟,又会怎样?”藤原说:“如果我有幸看见这种神圣高贵的动物,绝对不会抓去动物园圈养,我们会请回京都,尽一切可能保护和研究。
真是可惜,麒麟并非野兽,我觉得麒麟代表了中国文化里最宝贵的那一部分夫子说:“遗憾的是,藤原先生见不到麒麟不管在这个园子里,还是其他地方,都没有藤原先生想象中的麒麟,那只是传说中的动物雷雨过后,南庄执行宵禁第二天进苏园上课时,大门卫兵仔细检查了夫子的通行证,才放他们进入府邸夫子下午开始讲解经文,讲的是《里仁篇》章节藤原进入教室听讲时,夫子正好说到,“朝闻道,夕死可矣两个孩子随之吟唱,仿佛这是一句孔子千年前吟唱的诗滕原拍了拍手,从教室门外走进两名日本宪兵藤原说:“最后还想再问夫子一次,夫子见过麒麟没有夫子说:“我从没有见过麒麟一名宪兵搭住了夫子的肩膀,夫子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守真低声说,“爸,覆巢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