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解决物理运动学问题的习惯及对策高一6班沈莉小组.doc
4页中学生解决物理运动学问题的习惯及对策组长:沈莉组员:尹诗琪 卢诗棋 陈红 赖晶珊 陈媛媛指导老师:钟海峰高中物理内容在深度、广度上要比初中物理有很大增加,这对于我们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和一个较高的“台阶”,针对高一物理的运动学内容一定程度上既严密又枯燥的特点,老师采取一定教学手段和方法,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对我们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来说,学习物理知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适应对于一进入高一就面临的运动学问题还是有很多烦恼,没有很好的习惯及对策,做题时都不知道从何入手,从而在考试中失分,丢分虽然,我们在做试卷或是练习时,都有注意到题头上会有一行字:“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然而,真正做题时却总是丢三落四,顾此失彼为了少些答题的遗憾,我们小组选做了这个课题首先,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问卷调查内容如下: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物理学习,每一们同学都有自己的物理学习习惯,请你认真填写问卷调查,以便了解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促进同学们以后的学习,请同学们按实际情况填写。
以下问题都是单选题 1. 你对喜欢物理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2. 你的物理成绩如何( A.85-100 ) B.60-84 C.不及格 ) 3. 上物理课前你经常预习吗( A.经常预习 B.偶尔预习C.从不预习) 4. 在物理课上你有做笔记吗( A.一直有 B.偶尔 C.从不 ) 5. 上课时有没有认真听课,认真思考( A.有听课有思考 B.有听课不思考C.没听课没思考)6. 你做运动学画图题时是否用铅笔和直尺(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7. 你做运动学计算题时会否画出运动情景示意图( A.经常 B.偶尔C.从不) 8. 做解答题时是否按照规范的过程书写( A.全部是 B.有时是C.没有出现过)9. 课后是否会反思课堂上讲解过的习题( A.经常会 B.有时会C.没有出现过)10. 你是否会提前做完老师即将讲解的习题( A.经常会 B.有时会C.没有出现过)11. 平时做习题是否会出现计算结果单位出错现象( A.经常会 B.偶尔会C.没有出现过) 其次,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了问卷调查的数据一、关于解题习惯与考试成绩的关系探讨物理解题习惯与考试成绩之间存在着哪些制约关系?我们对问卷各选项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解题好习惯对于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是必要的。
将学生当前的解题习惯按成绩进行分组比较,如图1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到,一方面,成绩位于低分段(60分以下)的学生,多数承认自己的解题习惯是不好的这一点,说明了规范解题必要的另一方面,处于60~70分段的学生,大多数认为自己有按照规范来解题,可是成绩却依然徘徊在中下阶段是考题太难?非也调查显示, 课后是否会反思课堂上讲解过的习题以及是否会提前做完老师即将讲解的习题,是成绩影响的关键因素60~70分段的学生课前的,课后的习惯有待探讨表一:问卷内容调查结果7. 你做运动学计算题时会否画出运动情景示意图A.经常 56%B.偶尔 25%C.从不 19%8. 做解答题时是否按照规范的过程书写A.经常会 59%B.有时会 19%C.不会 22%9. 课后是否会反思课堂上讲解过的习题A.经常会 65%B.有时会 21%C.不会 14%9. 你是否会提前做完老师即将讲解的习题A.经常保留 55%B.有时会保留 24%C.不会 21%13. 平时做习题是否会出现计算结果单位 出错现象A.经常会 24%B.偶尔会 27%C.没有出现过 49%分析:表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在解物理题时只有约占 56%左右的同学会按照规范做好画图题、解答题、记录以及计算结果,而近 20%左右的同学不按照规范解题,导致成绩不佳。
由此可以看出规范解题过程和步骤有助于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老师所过,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物理的重要一环规范解题过程和步骤要做到认真细致阅读题目,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信息,弄清题目中所阐述的物理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画出必要的示意图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哪些是待求量在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找出与已知和所求都密切相关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后,要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在整个 物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挂起钩来,根据物理现象,正确地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二、收集同学平时的作业习惯及错误,提炼规范而在平时的考试、作业中,我们很多时候往往由于一些原因而失分总结起来就是:1、扣不住题眼,就是不知道到底求些什么,搞了半天求出来的还是错;2、物理量不明确,会代错数据;3、有些学生会把公式搞混,知道物理量,却不知道带什么公式;4、没有认真看题目,物理量的单位可能和需要求的物理量单位不同,所以就算会做也会失分5、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①对题目所求,要有明确的回应,或在行文中已经设定,或在最后要说明;②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如果最后表达式中含有未知量或中间量,即使前面已经求出了,也视为运算没有结束。
③物理数据可以取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分数做结果(文字 的系数可以)如m/s、m等做答题④如果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应取2-3位有效数字⑤矢量取负值时,应说明负号的意义,只写“-55m/s”“-2m/s2”是不妥的老师常常提醒我们:矢量矢量,你不注意他是矢量,它就让你“死了”最后,是我们的一些对策:一、矢量公式的规范 初中时,我们对速度概念有较深入的理解,但高中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最重要的物理量,我们很难透彻地理解加速度这个物理量课本在解直线运动的题目时都以初速度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按照这个规定,得到物体减速时,速度变化为负值,加速度也就为负值,所以得到a、v反向,物体就作减速运动这个结论;反之物体做加速运动学完牛顿第二定律后大量的参考书却又规定加速度的方向为正向前后的不一致,造成了我们的茫然!不知到底是选速度方向,还是加速度方向作为正方向对此,我们规定,始终以初速度方向作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方向就是F合的方向,这样一来就得到了F合和V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反之作减速运动作出这样规定后,既保证了书本知识的连贯性,也有助于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 二、构建物理问题情景示意图的规范 构建物理问题情景示意图实际就是对物理问题进行过程分析,这是初高中解决物理问题最显著不同的地方,也是高一新生最薄弱的地方。
当我们会画物理问题情景示意图,就成功解决了物理问题的一半我们强烈建议大家每做一道题,都要根据题意构建出物理问题情景示意图,将已知量和末知量都标注其中,这样有利于分析和思考问题例如我们,记得老师要求我们对运动学公式的记忆也是采用这个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理想的运动模型三、审题的规范 物理是研究运动学规律的学科,运动学计算题中到底是研究哪个物体的运动,这一点对解题特别重要审题是基础,是关键一般情况下要做到“三审题意”:动笔前审题;解题过程中审题;解题结束后审题:平常训练中的“说题”,强调从五个方面审题:一说出情景与过程;二说关键语句与隐含条件;三说涉及的物理公式;四说解题方法;五说解题结果例、高速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减运动,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m/s,刹车后6s汽车的位移是多少?分析:有的同学分析题目后,直接由公式得到 S=vot+1/2at2 ,但本题汽车是匀减速运动,代入公式中的加速度应为-5m/S,又若汽车静止需时间为t,则t=4s,由此可见汽车实际运动了4s,而不是6s,不应当直接死代公式,而不管解题结果是否与实际的运动相符四、解题过程的规范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这是历次高考解答题题头的经典话语所以这些就是很重要的东西,既然标出来了,就一定要注意因此高中物理规范化要求应该从高一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是对题目完整解答过程必不可少的文字描述,它能使解题思路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整方程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原始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时方程式也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可是有的同学根本没有根据,没有原始式,一上来就代数据,让人摸不着头脑 现在我们高中的运动学题目大多都是变速直线运动,而变速直线运动又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而这样的题目更需要明确已知是什么,需要求什么,应该怎么求我们应该试着去分析高一上期研究的问题通常以直线运动为主我们经过大量的题目分析发现:起始阶段的问题,物体的加速度几乎都和物体速度在同一直线上因此我们建立坐标系时一般采用V0方向做正方向。
